APP下载

操作舞出空间精彩

2016-12-26于敬敬

未来英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具小棒长方形

于敬敬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它在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归纳、概括等基础上的。

一、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针对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以小组为单位,怎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后,平移再拼一拼,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再比较变化情况: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最后学生讨论汇报,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了自己的空间观念。

二、操作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刚开始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3件上衣和1条裙子、2条裤子进行搭配,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感觉到有许多种搭配方法,但容易混乱,难以统计。这时,不少的学生就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记住呢?于是,我把思维的空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讨论、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又有效的方法。可见,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富有创造力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增加了学生自强自信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合理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通过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移多补少”的应用题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分层次进行操作:先让学生摆小棒,两行各10根,再从第一行移动一根,两行相差多少根?移动2根呢?3根呢?……得出相差数与移动数的关系;然后第一行摆10根,给第二行2根,两行同样多,第二行原来有多少根?边摆边说是怎么想的。教师创设操作情境,学生凭借动手实践,数形结合,不仅明确了算理,也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

四、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设计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实践、思考问题的探索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仅在这一重点环节中,我就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姆指和食指轻轻夹住1厘米的小棒,轻轻拿出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夹一夹、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观察实物—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操作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提出操作要求,首先得让学生想象一下,可能会有多长,有多大、是什么样子等,然后再通过操作,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在学生手舞脑转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利用学具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猜你喜欢

学具小棒长方形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一起数小棒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移小棒
长方形的困惑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