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构建朴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2016-12-26张弟聪

未来英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分母新知性质

张弟聪

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最近,我上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课《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数学课既没有精彩的教学情境创设,也没有过多的使用电教媒体,却彰显了朴实无华之特色。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重在诱导、启发和点拨,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优质、高效。现结合一些教学片段加以分析,与同行共同分享。

一、巧联妙引,让数学课堂变得丰满

课始,老师通过复习四年级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为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巧妙铺设了必备的“基础”,老师看似普通的一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里的1÷2可以写成。”又把学生思维带入了分数与除法间的千丝万缕联系中,唤醒了学生原有认知,从而让学生建构新知变得十分顺畅。因为1÷2==0.5,2÷4==0.5,4÷8==0.5,从而得到:==

课尾,老师一句:“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数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你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吗?”把学生知识层面充分进行“扩充”与“交融”。在学生准确解释因为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即a÷ b=(b≠0)”后,老师提示学生这也是我们六年级还要学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节“分数基本性质”课,既承接了旧知“商不变的性质”,又延伸到新知“比的基本性质”,看似独立的知识得以完美链接,课堂中数学的深度、广度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所以课虽止,学生思维不止

二、操作探究,让数学学习有实效

首先,老师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把这“、、 ”三个分数表示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这三个分数相等吗?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操作,有的选用正方形、有的则用圆形,还有的用长方形,呈现了多样的“、、”的表示形式。但不管怎样,它们的大小都相等:“==”;然后课件演示帮助回忆,重新操作,再次验证;接着,老师再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两个相等的分数,不一会儿,学生创造了如=,=,= ......并用学具操作验证。学生通过两次亲身经历操作和课件辅助演示,对“、、”为什么相等,不容置疑, “分数基本性质”已经是呼之欲出

三、教给方法,让学习本领显著提升

整节课,无论是老师的“质疑”还是学生的回答,处处显现出“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的思维方法,从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证明==,它们为什么会相等,到呈现概念时教给学生抓住“同时,相同的数和0除外”等关键词来深入领悟分数基本性质;练习中不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方法,如一道“分子乘5,分母除以5,分数大小不变”判断题重在让学生说理“错在哪里?”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当学生说分子乘5,分母也乘5时,老师又问还可以怎么改?学生说还可以分子除以5,分母也除以5,大小不变。这时,再引导学生观察,

a÷b===(b≠0、n≠0),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用字母n表示,n≠0),大小都不变,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字母能代表一切已知和未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刻。特别是课尾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习的过程,提炼出有效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猜想→验证→归纳→应用”,并激励学生要好好总结,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以生为本,让数学地位回归本真

课前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预习,超前感受新知,为放手学习新知提前做了准备;课

始让学生大胆猜想“与、”是否相等,课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分数和验证操作,操作过程充分让学生展示,操作结果充分让学生去表述,问题充分让学生去解决,方法充分让学生去感悟。总之整节课处处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迷茫处、疑感处加以启发和点拨,体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相机诱导的功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要我们经常反思、不断改进,一定会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地学习,创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分母新知性质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