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充满智慧温柔的教师

2016-12-26徐明珠

考试周刊 2016年99期
关键词:陶行知心灵智慧

徐明珠

“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特别重视小学教师的作用,认为:“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做温柔、智慧的教师,富有温度且内心柔软。

一、温柔有方,师德为范

一名温柔、智慧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有德的教师,“德高”才能“为师”。师德修养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哉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陶行知正是看到教师对学生影响之深远广泛,所以认为教师与医生一样,“惟其事弥大,其责弥重,斯其德亦弥要”。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对老师怀有特殊的敬意与信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因此产生放大效应。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家里常常会搬出老师的话,并将这些话全部奉为“圣旨”,总是喜欢跟父母说:“老师让我们这么做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时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班级里的班干部们管理班级时,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训斥的话,细细想来,这些都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话。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应当斟酌再三。要让学生知礼仪,自己要先文明;要让学生爱劳动,自己要先动手;要让学生好学上进,自己也要勤奋努力。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师德就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指引着孩子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只有道德高尚的老师才会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智慧有识,授业解惑

陶行知呼吁要做“第一流的教师”。诚然,当好一名智慧的教师,仅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专业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水平,要敢于探索,不断扩充知识储备。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化程度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小学教师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例如上思想品德课时,讲到“雷雨的形成”,可以动用到物理中的知识,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他们听,诸如“为什么不能在雷雨天躲在树下”、“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杆上不会触电”等延伸问题,需要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才能解答。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自觉地向一专多能型转化。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滞,要勇于探索真理,拓宽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

其次,教师要有“康健的生活”。在陶行知看来,这种健康的生活,不仅指身体的康健,而且包括工作、学问和道德精神的健康。陶行知在《每天四问》里对教师生活的四个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教师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称职的教师,常常是工作起来不分课内课外、不分上班下班、不分校内校外的,这些都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只有先对自己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对待学生更加尽心,不会有气无力,影响情绪。

教师要做有知识魅力的人,不仅要学习教育本身的知识,还必须学习社会科学,了解政治、经济、历史……不断交流,不断促进。当你向学生细细解惑的时候,学生将向你靠近,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三、温柔智慧,以励动人

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应热爱、信任、了解学生,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这种宽厚仁慈的情怀与博爱之心,无痕、无声、无私、无疆,普惠学生。教师最需要学会的便是在教育中有爱。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新课程呼吁教育者要摆脱独裁者的身份,蹲下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孩子们都是上帝的天使,带着美好的心灵而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一颗博大的爱心滋润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不再用冷眼讥讽,不再用教鞭威吓,不再用告状压制,就一定可以开发学生惊人的潜能。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我们总是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曾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渐渐地,孩子们的心门便不会向我们打开,教师与孩子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其次,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都应是同样重的砝码。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班主任最头疼的是和调皮学生的“斗智斗勇”。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被宠惯多了,不受管束,上课小动作不断,影响其他学生;下课追逐打闹、调皮捣蛋。教师和家长绞尽脑汁,软硬皆施,却通通不吃。我只能时刻留心他的动向,以免闯祸。后来学校组织了一个“故事大王”的比赛,谁知他脱颖而出,拿到一年级组二等奖。借此我便不断鼓励他,上课发言了就表扬。慢慢地他变得积极主动了,从让人头大的问题学生变成了一名令人骄傲的优等生。从他的身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表扬和激励对一个孩子有多么大的作用,看来培养孩子不一定是“严师出高徒”,而要对症下药,多用欣赏和爱看待每一位学生。

最后,教师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我们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心,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当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冷静些,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温柔待之,并有智慧地细心询问分析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训斥批评。让学生感到真爱和温暖,使师生情感融洽,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老师的劳动,更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做好友,与老师积极合作,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将进入良性循环中。

孩子的心灵就是如此,你爱他们,他们便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喜欢为你做一切事。正是由于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爱,才使得学生主动地对他人施之以爱,学会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并播种爱。只有当真挚、美好的“爱”像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学生的心头时,教育才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陶行知先生说:“为师者,要爱满天下。”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陶行知先生以真知灼见告诉我们:“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当俯下身去,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也许我们正在疲于应付一波又一波的琐事,因为教育而烦恼,但当看着学生一天天生长起来,其中的无限快乐便可抵消所有烦恼,而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做一个有智慧的温柔的教师,让彼此的心灵变得睿智而丰盈起来。

猜你喜欢

陶行知心灵智慧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陶行知教育名录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有智慧的羊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智慧派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