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

2016-12-26臧宏图牟丰盛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吉林省

臧宏图+牟丰盛

摘要:玉米蚜在吉林省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我省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其以成、若蚜刺吸玉米叶片、雄穗和雌穗苞叶,还可传播病毒病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本文介绍了玉米蚜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吉林省;玉米蚜;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55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俗称腻虫,隶属同翅目蚜虫科,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刺吸类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玉米蚜除了危害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还危害狗尾草、马唐及芦苇等多种杂草。近年来,玉米蚜在吉林省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我省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玉米蚜以成、若蚜群集在玉米的叶片、叶鞘、雄穗和雌穗的苞叶上为害,造成玉米植株营养不良,雄穗无法散粉,雌穗灌浆不实,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同时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玉米蚜对玉米生产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可达20%~30%,严重地块可达50%以上。由于其种群繁殖力高,发生期难施药和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防治较为困难。为此,了解该虫的生活规律和危害特点,通过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该害虫,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形态特征

1.1有翅胎生雌蚜

体长为1.8~2.0毫米,翅展为5~5.5毫米,体深绿色,头胸部黑色稍亮,复眼暗红褐色;腹部近于黑绿色,第3~4节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触角6节,长度约为体长的1/2左右,第3节触角有圆形感觉圈14~18个,呈不规则排列,第4节有感觉圈2~7个,第5节有感觉圈1~3个;腹管暗绿色且较短圆筒形,端部呈瓶口状;尾片两侧各着生2根刚毛。

1.2有翅孤雌蚜

体长为1.5~2.5毫米,体深绿色,头胸部黑色,腹部近于黑绿色,腹部第2~4节,两侧各具1对大型缘斑,腹管前斑与后斑融合,围于腹管;腹部第6、7节有背中横带,第7节有小缘斑,第8节斑横贯全节;触角第3节触角有圆形感觉圈12~19个,呈不规则排列;腹管长圆筒形具覆瓦状纹。

1.3无翅孤雌蚜

体长1. 8~2. 2毫米,深绿色,披薄白粉。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与缘斑相接,腹部两侧均有黑色腹斑。触角较短,为体长0.4倍。腹管长圆筒形具覆瓦状纹,黑色,端部收缩,长为尾片的1.5倍,尾片呈圆锥状具4~5根毛。

2发生规律

玉米蚜主要以孤雌生殖繁殖,生存环境适宜时,以无翅孤雌胎生蚜为主,生存条件恶劣时,以有翅孤雌胎生蚜为主。在吉林省一年发生9~11代,以成、若蚜在狗尾草、马塘和芦苇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叶鞘内或根际处越冬。5月底至6月初大量有翅蚜迁飞到玉米上,在玉米叶片背面危害、繁殖,当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玉米上部蔓延,同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向附近株上扩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玉米蚜为害部位由植株下部逐渐上升,7月中、下旬玉米正值抽雄散粉期,蚜虫集中于顶部叶片及雄穗为害,蚜量成倍增长,为全年危害盛期。8月上旬,温度适宜仍有利于玉米蚜的繁殖,但由于玉米雄穗散粉结束,玉米上部叶片老化,玉米蚜的种群受到抑制。8月中旬昼夜温差加大,在环境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有翅蚜大量产生,迁出玉米田。玉米蚜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而暴风雨对玉米蚜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3危害特点

玉米苗期,玉米蚜群集于嫩叶背部及心叶为害,危害重时,造成玉米叶片褪绿,抑制玉米植株生长,甚至造成死苗。玉米蚜还会传播玉米花叶条纹病毒(MMSV),玉米叶斑病毒(MLSV)以及甘蔗花叶病毒(SCMV)引起玉米矮花叶病,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玉米孕穗期,玉米蚜喜集中于雄穗苞、新抽出的雄穗、旗叶基部、雄穗柄和幼嫩的雌穗苞叶上为害,且不同品种间受害程度差异很大。蚜量大时布满整个雄穗,使导致花粉发育不良,阻碍授粉,致使雌穗授粉不足,造成玉米秃尖、缺粒、空秆或小棒。田间玉米上部叶片被蚜虫分泌的大量蜜露,形成霉污。同时蚜虫取食造成的伤口及排泄产生的蜜露会加重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问管理,结合中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基数;玉米蚜在不同玉米品种(系)上的取食行为有一定差异,高抗玉米品种浚单20和郑单958在叶片表面和韧皮部层次上对玉米蚜存有一定的抗性,因此种植抗病耐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4.2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玉米蚜的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中华草岭、大草岭、丽草岭、麦蚜茧蜂、草间小黑蛛等。当田间天敌与蚜虫比在1∶100以上时,自然天敌可控制玉米蚜种群数量。

4.3化学防治

用7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可防治苗期蚜虫;玉米进入拔节期,点面防治,发现中心蚜株。当有蚜株率达30%~40%,应进行全面普治。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玉米蚜的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进行机械施药。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750~1500克,对水450~600升喷雾,或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

作者简介:臧宏图,农业推广硕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玉米栽培育种,玉米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