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情包和情绪表情

2016-12-26徐贲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秀兰本能心理学家

徐贲

秀兰·邓波儿有天生的表情演技,据说导演叫她哭的时候,她问,左眼还是右眼

美国加州圣玛利

学院教授

网上有不少关于规范使用表情包的讨论。其实,讨论表情包有一种“规范”之外的意义,那就是帮助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表情”。表情包不过是人们用来传达情绪的拟表情符号。拟表情和人们见面时面部表情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用表情包来表现或代替真实表情,但大多数人只是用表情包在营造一种话语交际的气氛(幽默、热情、友好、感谢、志同道合等等)。

人与人交际的时候,真实情绪与面部的表情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例如,两个对头见面,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脸上却可以满面笑容。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情况下伪装表情,人们会称之为“外交礼仪”;但如果是利用别人的信任,带着欺骗的意图伪装表情,那就成为人们所说的“虚伪”和“伪善”。

表情可以用作欺骗别人的手段,但也是人们用来识别欺骗的主要依据。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害怕被人欺骗,在相信一个人之前,我们会本能地观察对方的脸部表情(看脸色),判断他是否真诚。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先驱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指出,人在微笑时,脸部有43处肌肉(尤其在眼部周围)会收缩,如果有哪里不对,人的眼睛一下子就能察觉到那是假笑。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进化出情绪——那种人自己很难控制,因此也很难假装的情绪,是一种取信于人的机制。因此,如果一个人真的被愤怒、恐慌、爱、妒嫉的情绪控制(如莎士比亚剧中的奥赛罗),他就不可能没有相应的行动。所以,即便是法律惩罚犯罪,也会考虑到犯罪时的情绪影响(如奥赛罗那样)。

表情的真实是从情绪的真实衍生而来的。人们常说“真情流于言表”,“表”要更甚于“言”。就进化机制而言,人之所以自然进化出面部表情,是因为表情有沟通功能,而且能起到说服别人的作用。表情能比语言更直接、更真诚地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也就更能让他的想法被别人了解——怒容让人害怕,笑容让人亲切,悲容令人同情。

情感表情并不总是真诚的。一方面,情感表情很难假装,所以可信度很高。另一方面,正因为表情能够取信于人,有人为了欺骗别人,会加倍努力去钻研如何假装表情。对于公共人物来说,如何在特定场合恰到好处地显露出合适的表情(包括遮掩不合适的表情)更是成为一种实际能力的考验,常被视为他的“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在一切伪装的表演方式中,表情是最困难、最有挑战性的。生动、逼真地展现表情因此成为演员的特殊才能。美国著名演员秀兰·邓波儿1935年9岁,成为有史以来获得奥斯卡奖的第一个小孩。她有天生的表情演技,据说导演叫她哭的时候,她问,左眼还是右眼。这是少有的表演才能,就算是训练有素的演员,又有几人能够如此。

我们对善于假装情感表情的人怀有本能的不信任和戒备。人有提防被骗和察觉欺骗的本能,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看脸色”。这种本能缘于人的自我保护需要。你若轻信别人的情感表情,就很容易成为情感欺诈或欺骗的猎物。

表情演示是人类自然进化和社会变化的结合产物。现代社会比早期社会的人在真实表情流露方面要复杂得多,现代人的提防和警觉之心也要高得多。某些制度环境会普遍强化人们伪装表情的能力,形成有特色的假面社会。在那里,除了儿童和特别率真的极少数人,真实表情与真实情感之间的自然联系变得非常罕见。人们在公共场合会自动戴上表情面具(从微笑服务到尊重领导)。有身份地位的人士更只是在酒精的松弛作用下才会暂时脱下严肃的表情面具。如今,网络时代的不照面交际更是创造了表情演示的新需要,相继出现的“绘文字”(emoji)和感情包就是顺应了这种需要。

猜你喜欢

秀兰本能心理学家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谁更难过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秀兰的爱情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雁殇
《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