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山实验”:把良好生态变成发展红利

2016-12-26叶晓婷撰文摄影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2期
关键词:霍山县霍山工业

◎本刊记者 叶晓婷 撰文/摄影

“霍山实验”:把良好生态变成发展红利

◎本刊记者 叶晓婷 撰文/摄影

甩掉“贫困县”帽子 跻身国家级生态县

霍山县库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 张红兵/摄

大别山区腹地的霍山县,曾是安徽省西部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如今,霍山不仅综合县力跃居安徽省前列,它还在发展中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先后关停数十家污染企业,拒绝了近百个不符合生态标准的项目入驻,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不过,该县不满足现状,正乘胜前进,以实现从“国家级生态县”到“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的跨越。

大型雕塑《激流》立于霍山县东淠河岸边,造型为一组木锹立定于旋转升腾的浪花之中,底座浮雕刻画了佛子岭和磨子潭水库大坝的建设场景,展现了霍山人化水害为水利的治水精神。

修建一条扶贫快速通道

“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古人的感慨让此地得名大别山。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交界,东西连绵380多公里,山南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汇进淮河。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米,在霍山县境内,因云去雾来之中,山的形状恰似白马而得名。霍山位于大别山北麓,境内的三大水库——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是淮河重要的清水产流区,是合肥市民饮水的“生命线”。

10月20日,霍山县细雨霏霏,《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随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探访了佛子岭水库周边地区。驱车从县城出发,不到30分钟便来到佛子岭水库上游的龙井冲大桥。桥下碧水静静地卧在郁郁葱葱的竹海间,云飞雾涌,鸥鸟盘旋,山风吹来,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芬芳。

霍山县水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叶祥义告诉《环境与生活》记者,龙井冲大桥是霍山扶贫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沿通道一直走便可到达白马尖。通道全长111.73公里,改善了山区的出行条件,“原先没这条路,从县城开车到龙井冲需要1个半小时,现在不超过半小时,对旅游发展促进明显。”

“顺着扶贫快速通道走,处处皆景。去别的地方旅游,有的景色还不如我们自家的呢!”霍山县环保局局长龚耀宗自豪地告诉《环境与生活》。

生态考核与经济考核等效

霍山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龚局长介绍,2000年霍山县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通过10年的努力,2010年1月通过了环保部行政验收;2011年7月,被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

霍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下简称“生态办”)主任程先扬告诉《环境与生活》,2011年,霍山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并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在第七届全国生态省论坛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国家生态文明县是国家生态县的‘升级版’,对环境、生态工业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程先扬说,为了使霍山成为28项考核指标均达标的“大别山明珠”,到2022年成功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霍山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霍山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确保有章可循;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和6个专抓小组,力争在安徽全省进入第一批验收序列。据介绍,当地把环保与生态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体系,与经济建设成效同等考核,作为干部任用和评价政绩的重要依据。2016年3月,县里编制出台《水污染防治方案》,以库区水环境质量和东淠河出境水环境质量达标为核心,分短、中、长不同时期提出总体工作目标,成为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责任状”。

“下游用水方需对我们进行生态补偿,每月取一次水样,检测出境断面的水,目前,没有不达标的情况。水治理需要较长时间,并非一蹴而就。省里、市里都在霍山划定了生态红线范围,区域内绝对不能开发。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定,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同时与地方发展相衔接。”龚局长强调。

“生态立县”是首要战略目标

程主任介绍,霍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政府将“生态立县”与“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文明育县”作为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一并推进,“生态立县”为战略之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公式”。

霍山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对比“十一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81.6亿元增至144.3亿元,年均增长10.9%;财政收入由12.1亿元增至19.26亿元,年均增长9.7%。令人欣慰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渐渐转化为霍山崛起的“发展红利”。

农业主攻绿色有机种植

向生态要效益,最直接的一条路是发展生态农业。龚耀宗介绍,霍山是山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独特,农业经济多元化,主产农特产品,发展茶叶、药材、高山蔬菜等绿色、有机食品,是农业的主攻方向。人称霍山是“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

霍山盛产石斛、赤灵芝、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其中,霍山石斛被称为“植物软黄金”,一克卖价可达数百元;霍山黄芽在唐朝就被奉为贡茶,今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霍山还是安徽十大桑蚕基地。当地不断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已建成各类生态产业基地110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64.25%,霍山石斛、霍山黄大茶等5类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还研究制定了霍山石斛的国家标准。

龚局长表示,霍山正在探索减少库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因为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就倾向更省事的喷农药、施化肥。我们与农业部门、县政府协商制定方案,在3个水库的上游禁施农药化肥,鼓励使用生物质肥料、生物农药,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减轻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县水环境保护办主任叶祥义举例补充,当地茶叶种植基本上施用缓释肥,禁用高残留农药,采用人工除草。“种茶有个体户、公司、农业合作社,公司经营居多,‘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比较普遍。有几家公司的茶通过了有机认证。”

毛竹成农民“绿色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霍山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5%。当地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营造针阔混交林等措施,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逐步形成了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共同发展的格局。

作为“江北毛竹第一县”“大别山第一竹海”,霍山现有毛竹面积45万亩,年采伐量约1100万根。全县有竹加工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加工企业16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家,生产竹地板、竹家具、竹炭、竹工艺品、竹笋等上百种产品。

通过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竹加工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叶祥义介绍,当地不少竹产品出口到国外。

乡村游与工业游成全国示范

霍山还是旅游资源大县,有佛子岭、大别山主峰、南岳山、铜锣寨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地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走进霍山,回归自然”作为旅游发展主题,倡导“绿色消费”,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5%,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霍山上市企业迎驾集团的“迎驾工业游”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结合山水和茶叶、石斛、毛竹等特色资源,霍山正在建设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茶谷小镇、小站、小院,以求带动沿线农村面貌改观、促进农民增收。

俯瞰佛子岭水库,山水相依满眼翠。 李学梅/摄

霍山水产“人放天养”

在环境质量提升方面,霍山可谓“大敞钱袋子”。如投入专项经费超过2亿元,拆除三大水库养鱼网箱、整治游船、拆除周边居民排污口、开展坝上环境综合整治,并帮助渔民上岸、转行转型。“渔民们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开农家乐转入旅游业,有的发展林业,霍山政府还以专场用工招聘会和积极争取生态补偿、库区移民后续扶持、扶贫互助政策资金等方式,为网箱养殖户产业转移、就业安置等提供服务。国家支持山区发展的一些资金,优先支持网箱拆除的渔民,引导他们发展其他的产业,比如茶叶、毛竹。”龚耀宗说。

网箱养殖取缔后,水库水面养殖经营权流转到安徽绍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其负责经营水库的野生养殖,坚持“人放天养”,打造生态有机鱼品牌。龚局长强调:“鱼全是自然状态下生长,不准投喂,渔民可以将自己的鱼交给公司,折算成钱入股,也可以加盟绍峰集团的渔业合作社,负责水库渔业的管护、捕捞等工作。政府要求经营公司负责水库整体环境的保护,并对其进行监管。不像原来各家各户不管整体环境,只考虑自家鱼长势,什么都往水里投。”

“霍山的畜禽养殖不像平原地区那么发达,因为粮食、饲料没那么丰富。我们对规模养殖逐步加以限制,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要求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采用堆制发酵后还田、生产商品有机肥、水产养殖和沼气处理等方式。在养殖中推广生物酶制剂、生态养殖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产生量。”龚耀宗介绍,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处理率为80%以上,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利用体系已初具规模。

龙井冲大桥是霍山县扶贫快速通道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最大潜力在生态”

霍山虽是山区县,但工业经济一直处于六安市乃至安徽省县级前列。“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盛行,霍山提前筛选了一些优质企业进行私有化改制,转型后企业发展突飞猛进,当时其他地区还没有跨出这一步,所以我们的经济相对走在了前端,工业基础比较好。10年前,安徽省甚至提出了‘霍山现象’‘工业学霍山’。”龚局长讲述了霍山工业崛起的历史,“十一五”期间,霍山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程先扬表示,霍山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政府明确了佛子岭水库上游8个乡镇的生态功能定位,只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不设立工业集中区、不发展工业;依法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对二级保护区内超标排放的企业限期责令整改,治理无望,责令关停或搬迁。11家国控、省控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仪。

在生态工业建设方面,该县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和技术。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生态型工业。

霍山县面积204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在县城周边的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两个生态工业园,不准有化工项目,所有工业项目必须进入县开发区。“全县是一盘棋,发展不了工业的乡镇,县财政分配时会有所侧重。”据龚耀宗介绍,霍山有几大板块的产业链,如霍山水质好,开发了以“迎驾贡酒”为龙头的食品酿造、加工产业;还有高端装备制造,如上市企业应流集团给航天发动机、核电做装备,“再有是电光源,在全国同行业也排名靠前”。

龚局长强调,目前经济虽然仍以工业为主导,但长远看工业非潜力所在。“霍山没有区位和资源优势,没有大的矿产,也没有周边的经济辐射,10年前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先行一步转型,工业若还作为主要发展目标,肯定不行。不是因为我作为环保局长就说我们生态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潜力还是生态。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叶、有机高山蔬菜、中药材、生态旅游等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经济发展还是得在生态领域做文章。”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在霍山县落脚常驻。 霍山县环保局/供图

霍山是白鹤、天鹅等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地。 霍山县环保局/供图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yexiaot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霍山县霍山工业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小小书画廊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工业人
怎样是一株好霍斛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高寒山区水稻科学施肥的原则和方法
推进霍山县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