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2016-12-23施菊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课前预习意识

施菊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学生学习自主能力。而课前预习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弘扬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预习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课前预习;意识;习惯;方法培养;习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0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学生学习自主能力。而课前预习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弘扬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时时关注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和预习状况,从而展开一节课的教学。中高年级,(尤其农村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方式的指导上,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一、引导学生不断地树立语文预习意识,并将其培养成习惯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小、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理解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一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极少要求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或者只是简单预习。然而,在升入中高年级后,语文课程难度与广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仅仅靠课堂中教师的讲解远远达不到对课文深层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例如,在《敕勒歌》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该句中,将无法很好地在自己脑中构建出辽阔、高远、草长、羊肥的草原画面,而这恰恰是该诗歌的核心,从而导致他们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可以说实施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不但有助于学生能够在提前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确保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感悟语文之美。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语文预习意识,并将其培养成习惯至关重要。在每学期开学后的学习计划和要求中,笔者都会向学生提出课前预习以及对完成好得的同学给予奖励,通过这一方式鼓励与引导他们有预习意识。在教学时,每节新课前,将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长此以往,不但可以让教师将语文预习逐渐培养成为学生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情况下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升学生预习能力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就犹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探索,也才有可能登上知识的巅峰。中高年级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要想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学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语文有效的预习方法可以归纳为“读、勾、查、记、思、悟”六个字。“读”即熟读课文,读熟生词,理解文章大意,读出对课文的感悟为止;“勾”即在预习以及读课文时,将不懂的生词、不理解的句子或段落以及学生认为意义深刻以及优美的句子勾画、标记出来。“查”即通过查阅字典或资料书来解答自己的疑问。“记”即将生词的字、形、词、义记起来。“思”即思考,思考课文的主旨大意,思考不能理解的词句等内容,如若仍是无法从思考中得出答案,则应做好标记在课堂中向教师提问,“悟”通过以上过程感悟了什么,心灵有何震撼。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鸥》时,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1. 通读课文。第一,先对课文初读一遍,并将文中的多音字、生字标记出来,并将文章里所出现的四字成语与生词用“——”标记出来。第二,二次阅读课文,并将各个自然段按顺序标出,并反复读学生认为难读的句子。第三,对课文进行第三次读,并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各个自然段所表达的大意,并将生词、语句等有疑问的地方用“?”标识出来。2.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学生要思考该篇文章重点描述什么内容,并将其概括出来。3.自己去查找文章中生词的含义。4.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好词佳句用“~~~”划出。5. 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6. 感悟课文情景,让学生升华自己的思想。

三、精心设计课前课后习题,提升语文预习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应当通过对课前课后习题进行精心准确的设计。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对语文课前课后习题进行目的性、针对性设计,例如在《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后,有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准确地讲述这一事件。对此,有位教师这样设计:第一,以时间作为节点,画出“卢沟桥事变”中各个重要阶段的时间轴;第二,在时间轴各个重要阶段上写出敌我双方的表现以及二者在用词上的差别是什么。通过对这一习题进行的解答,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抓紧课文重点,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在掌握文章脉络基础上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所设计课前课后习题的有效性,在设计中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可以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媒体、书籍、词典,尽可能在习题设计中采取学生所喜欢的表述方法或内容。

总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听课时,注意力就会比较容易集中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上,做到听课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就教师而言,教师在设计、检查预习作业的过程中,既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大脑开发和潜能挖掘,使教学过程呈现立体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将不断地努力探索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法策略,帮助语文课堂高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钟祖荣,陶礼光.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课前预习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以数据分析观念引领统计习题的设计
初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研究
做好课前预习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