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位幼儿教师都成为课程叙事的“动力源”

2016-12-23唐海燕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动力源如东县园本

唐海燕

2013年9月,我开始担任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工作。那时候江苏已经开始实施“学前教育第一个五年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东县很多乡镇民办幼儿园逐步被当地政府回购为公办,全县公办园数量急剧增多。然而,虽然很多幼儿园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幼儿园教师群体的素质还比较低,农村幼儿园正式在编教师很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摆在我面前的幼教教研工作任务比较重。

怎么办?幼儿教师素质提高不上来,幼儿园的发展就寸步难行。针对如东县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新时期对幼教工作的新要求,我借鉴全国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卓越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做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园本课程叙事活动”,旨在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让老师们在亲自做课程、叙课程的过程中,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建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典型示范,积极探寻课程叙事的基本框架

什么是课程叙事?如何叙述课程?这对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个新鲜事,他们困惑、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起步。众所周知,园本课程开发从教师参与的形态来说,包括个别教师参与的园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园本课程以及全体教师参与的园本课程。因此,在园本课程叙事活动开展伊始,我并没有对全县各个幼儿园做统一的要求,而是先从县城几所幼儿园开始实施,因为如东县学前教育的骨干力量都集中在县城几所幼儿园中,同时这几所幼儿园具有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经验,这为园本课程叙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届园本课程叙事活动全县有近400名幼儿教师参与了活动。活动中,县城几所幼儿园老师从不同层面分别叙述了园本课程《礼仪课程——让孩子有“礼”走天下》《节日课程——让节日绚烂幼儿的童年》;年级课程《科技课程——奏响爱车主旋律》、班本课程《种子课程——欢乐“种”动员》《蔬菜课程——蔬菜蔬菜我爱你》等。从这些课程中,我们提炼出课程叙事的内容框架以及课程叙事的基本步骤。

课程叙事的内容框架:

课程名称:即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开展的课程活动。教师可以给自己的课程取一个较为诗意但又和自己的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名称。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活动,旨在让孩子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

实施周期:即本课程预计实施的活动周期,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适当延长或缩短研究的时间。

实施过程:

(一)集体活动:围绕课程建设所开展的涉及相关领域的集体教育活动。

(二)区域活动:围绕课程建设所创设的区域活动。

(三)亲子或社区活动:围绕课程建设所开展的亲子或社区活动。

关键经验: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阐述在本课程中幼儿所获得的关键经验。

课程反思:阐述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举措。

课程评价:一是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是否彰显了幼儿的学习过程,三是故事性是否强,四是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五是反思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能否给大家带来启发与思考。

课程叙事的基本步骤:

认真谋课程: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学期初,围绕本学期的课程叙事活动,幼儿园要组织多个层面的研讨活动,通过全园教师、年级教师、班级教师之间的头脑风暴以及相关的理论学习,明晰课程及课程叙事的概念和操作要求,初步确定本园、本年级以及本班的课程叙事主题(主题来源于教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及幼儿园所具有的各类教育资源等等),并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之中。

踏实做课程: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叙得精彩。课程是做出来的,是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等人员共同经历的一段美妙的旅程。因此,当主题确定后,我们首先要制定详实的方案,内容包括:课程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应该组织哪些活动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教学、游戏、材料的准备有哪些,如何与家长、社区联系与合作,需要收集哪些资料,最后的展示形式是怎样的等等,再比如瓣玉米这个活动,事先要论证与商讨活动的可行性与意义,还要与附近的农家联系,要去踩点进行实地查勘等。这样,课程实施才能更有序,更有效。

真实记课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课程经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是叙好课程的关键。根据课程叙事的需要,我们可采用文字、表格、拍照、录像等多种方式,记录课程中所发生的关键事件,孩子们在其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的语言、行为,记录教师实施课程中的一些思考,困惑等等。通过记录,使得教师能够对课程开展情况,对孩子们的发展情况等有个系统的了解,并能够及时调整课程方案,使得课程更适合每一个幼儿。同时还要注意收集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如幼儿绘画或手工作品、亲子制作的作品,所运用的调查表、记录表、倡议书或问卷等,并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便能有效反映课程进程、幼儿发展的轨迹。

用心说课程:把课程建设过程中散落的一个个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这根项链要串得好,不仅需要我们对所做的课程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归纳与提升,还需要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自己所经历过的课程事件,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努力做到融故事性与思辨性、文学性与学理性相结合,让听者在身临其境的同时又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美国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设计的“4R”标准,即Rich(丰富性)、Recursive(回归性)、Relational(关联性)和Rigorous(严密性)。在课程叙事中引导幼儿教师努力追求:课程的创生性、开放性、体验性、探究性、整合性等等。这样的课程叙事是一种全身心融入的、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的深刻的学习。

二、人人参与,个个成为课程叙事的“动力源”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来带。课程叙事活动的开展,为全县幼儿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现场,使他们对课程叙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为了使全县所有幼儿教师都能体验到什么是课程叙事,我们对园本课程叙事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制作成光盘,提供给每个幼儿园,这样即使没有到活动现场的老师也能对课程叙事有所了解。

有了两个学期的课程叙事经验之后,上学期我们提出了“1+1”的课程报送要求,前面的一个“1”,就是县城每个幼儿园、乡镇一个幼儿园(乡镇几个幼儿园中评选一个)要提交一份课程叙事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乐、课程叙事PPT等,后面一个“1”,即教育局发展中心任意点击乡镇幼儿园一个班(乡镇幼儿园有很多,但只点击其中一个幼儿园一个班)、县城各个幼儿园一个班,被点击班级的课程叙事资料也要提交。这样做的目的是推动所有教师都投入到园本(年级、班级)课程建设中来,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因为,我们知道,如今的“动车组”火车为什么跑得快,是因为“动车组”每节车辆都有动力,每节车厢都会自己“跑”。只有每位教师都主动“跑”,并投入到课程建设的队伍中来,课改的列车才能跑得高效。

农村园的园长们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并和老师们一起讨论、一起研发,老师们的创造潜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在第三届园本课程叙事活动中,我们减少了县城园教师叙事的比例,给予了农村园教师更多的展示机会。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依然提出了“1+1”课程报送要求,但前面的“1”又有了不同的内涵,即全县每个幼儿园(不管是县城还是乡镇)都要报送一个课程,课程形式不限。通过三学期的课程叙事活动开展,老师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随意性大、系统思考不够;二是统一要求多、孩子们自主选择的空间还比较小;三是更多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深度思考不够;四是没有能更好地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个性思考不够等。针对老师们课程叙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先后邀请了相关专家来为老师们做关于课程叙事方面的专题讲座,如《课程叙事:做一个有“理性自觉”的幼教实践者》《课程叙事三字经》等,使老师们进一步明晰课程建设对孩子们成长、教师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期待通过自下而上的实践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性指导,努力呈现一园一特色、一班多课程,春色满园的课程图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动力源如东县园本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新高地!新标杆!新动力源“双子星”TOD激活区域“财富密码”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一把荷叶伞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缸体的加工设计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