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心里开出的花朵

2016-12-23邓迎雪

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阿莉通知书花朵

邓迎雪

今年秋天,我到鄂北出差,想起在当地小镇教书的阿莉,我特意绕过去看她。

一路上,我都在想,十几年没有见面了,当年那个瘦小、羞涩,总是心事重重的阿莉,现在又有哪些变化呢?

说起我和阿莉的相识还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1996年冬天,一个阴雨沉沉的午后,我和同事国政、友江在办公室聊天。友江说矿门口小吃摊上有个打工的外地女孩,今年夏天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穷,无力供她读书,她只好投奔亲戚,来到这里打工。

听完友江的讲述,我们都为这个女孩感到可惜!于是大家一合计,不如把女孩叫来办公室,详细了解下情况,看能不能想法帮帮她。

第二天上午,我们见到了她。她就是阿莉,刚满18岁。天很冷,她的衣着非常单薄,手冻得又红又肿,脸颊也有两团红红的冻伤,大眼睛里笼着一层深深的忧伤。谈到考取的大学,她从口袋里掏出了她精心珍藏的录取通知书,递给我们后,她就低着头,两手绞着衣襟,神情伤感。录取通知书上细细地写着,她被本省一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看到被她千里迢迢带到这里的录取通知书,再想想她如今已破碎的求学梦,我心里非常难过。

国政和友江也是唏嘘不已。

但我们几个都只是单位宣传科的穷秀才,又能帮她什么呢?还是友江聪明,他说,我们求助媒体吧,向阿莉家乡的报纸写封信,看能不能帮到她。

后来发生的一切,是我们始料不及的。阿莉家乡的日报接到来信后,非常关注,他们走访了阿莉的家,以及她就读的高中,录取她的高校,在调查属实后,又跟我们取得了联系,说,正在联系相关部门,尽力帮助阿莉重返校园。

我们又高兴又激动!

在报社及各方善心人士的帮助下,阿莉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学校减免了她一部分学费,报社还为她捐了款。那么多美好的善良帮阿莉圆了大学梦,改变了她的命运。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么多人的帮助,阿莉的生活一定会是另一种模样。

阿莉大学毕业后,在家乡小镇当了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现在的她已是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了,生活得平稳幸福。

汽车在小镇停下。远远地,我就认出了阿莉。十七年的光阴已过,当年青涩、害羞的小女孩已是一位身材微胖,笑容明朗的中年妇人。看见我,她迎上来,眼角泛起泪花。我和她牵起手,随她回校园里的家,边走边向彼此说起分别后这些年的境况,一时之间,两人都感慨颇多。

刚到她家坐下,阿莉接了一个电话,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她不好意思地向我表示歉意,让我先稍坐一会,她有个学生要弃学去外边打工,正准备到车站等车,她要赶快去拦下他。

半小时后,我从窗外看到阿莉和一高个子男生在说着什么,那男生耷拉着脑袋,也不说话。进了屋子,阿莉把他的行李包收起来,说,明强,先别回去了,你中午在这里吃饭吧。

阿莉去准备午饭了。我和男生聊天,原来他是阿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家境也不宽裕,所以感到没有出路,想去外边做工。

我劝他,现在做工也要有文化才能找到好工作呢。男生不好意思地笑,老师也是这样说的。

那就别让老师操心,好好学习吧。

他脸上罩上了一层忧愁,我真不想让老师为我再费心了,这两年学费都是老师帮我交的。我不想再麻烦她。

你好好学习,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我说。

他点头称是,沉吟片刻说,老师收入并不高,但是特别关心学生,班上像我这样得到过她帮助的,有好几个呢?每当有人向她表示感谢,她总是说,不用谢我,等你们长大了,有能力了,要主动帮助其他困难的人,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有那么一种感动,在我心里缓缓流淌起来。

我的心仿佛又回到十几年前的那个冬天。原来从那个冬天开始,阿莉就把她接受的善良以这样一种方式传承了下来。当年,那些善心里开出的花朵,芬芳了她的生命,如今,那些花朵已在她这里长成了一座花香四溢,叶繁花茂的爱的花园。

(摘自《当代青年》杂志2014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阿莉通知书花朵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鸟巢里的怪事
入学通知书
背上的花朵
工地上的他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50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中式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