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造全球 智领未来

2016-12-23史鹤幸

上海企业 2016年11期

史鹤幸

中国制造业最高等级、最具影响力、最有规模和水准的展示平台——“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秋如约——堪称一场聚焦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引领产业发展趋势的“智造全球、智领未来”的饕餮盛宴。

观察一:现场“亮点多”

开馆首日,笔者被人流“推来推去”,用脚步丈量工博会的“长度”。放眼展馆,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及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节能与环保技术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多个专业展区,“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国际机器人认证检测高峰论坛”……仿佛亲历一场世界工业革命的“起承转合”,憾慨“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智慧城市、第四次工业革命、新能源、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未来工厂、工匠精神,还有高端、顶尖以及创新、智能、绿色……原本这些名词在工博会上竟转化为“动词”。上海航天研制的远征三号多星发射上面级,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种介于有效载荷与基础级运载火箭之间的具有自主轨道机动能力的运输工具。它在轨飞行48小时,主发动机具有20次以上的重复启动能力,最多一次性实现大于十颗卫星的发射能力,也可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预定轨道位置,实现不同轨道的多星快速部署和相同轨道的多星组网部署,显著提升我国基础级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能力。

上汽集团自主车型荣威e550插电强混轿车,斩获“中国汽车界诺贝尔奖”的“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后,新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又获“2016工博会工业设计金奖”——堪称“双喜临门”。另携MG名爵-iGS智能驾驶汽车、荣威eRX5插电强混SUV、荣威e950插电强混轿车、大通EG10纯电动MPV、荣威e950燃料电池轿车、大通V80燃料电池车,一一亮相工博会。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二代高温超导“交钥匙”产线,凭借其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其在超导产业内所带来的重大影响,荣获工博会产品奖金奖。这款被液氮降温的列车模型可以正向或反向悬浮在永磁体的两级,或是顺着永磁体轨道快速悬浮“飞行”的未来高铁——超导低空列车,没有与地面的摩擦力,只受空气阻力影响,速度较高铁可提高2-3倍。

缘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获“特别荣誉奖”,卡巴斯基工业控制论安全方案获“主宾国特别奖”,EPR核电蒸汽发生器等4项展品斩获金奖,远征三号多星发射上面级等4项展品获“创新金奖”,荣威RX5等4项展品获“工业设计金奖”——那是实至名归。

观察二:创新“朋友圈”

本届工博会上最具潜能、潜质的70所高校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竞相登台,一举获得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被誉为“工博会”上的“得奖大户”。

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获652项高科技项目亮相科技创新展,并有11个项目获得工博会大会奖;上海大学的“精海号无人测量艇”问鼎创新金奖,成就高校在本届工博会的创新金奖“半壁江山”。原先“待字闺中”的技术,成为了创新生力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VOCFREE建筑DIY涂料”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物纳膜磁化抑尘机”项目的成功签约及与更多客商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成为促进高校科技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复旦大学的“光纤拉丝塔用高效紫外LED光固化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进口产品功耗大、辐照度不足、寿命短的问题,可节能80%以上,比进口的同类产品固化速度提高50%;上海交通大学的“海象—1500米ROV水下作业系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1500米深水油气工程维修专用大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复杂水下环境设备无法检测维修的难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机器人”,通过采集人体日常健康数据,进行客观量化分析,为人们提供专业精准的保健、康复方案,为智慧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同济大学的“防爆除尘和工业废气治理”、上海大学的“小型足式仿生机器人”及全国“挑战杯”和“上海市教委汇创青春展”的优秀作品等,也粉墨登场。

一个来自上海大学的新一代“小型四足仿生机器人”,预期行走速度最快达每秒3米,负载15公斤左右。同济大学“防爆除尘和工业废气治理”、上海海事大学“海事二号搜救水下机器人”、上海海洋大学“太阳能智能屋顶”,一些废旧冰箱、电脑、电视机……这些令人恼的“电子垃圾”,既含铅、汞、镉等有毒有害物质,也含稀有金属的金、银、铂等“城市矿产”——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励精图治十余年,他们研发“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与污染防治”的系列技术与装备,成功玩转“垃圾”变“矿产”的魔术。

还有同济大学研发的新式无人机“极视窄带多光谱阵列航摄仪”,载有多光谱成像系统,采用大面阵传感器,具备稳定的量子效率,帮助获取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在广东丹霞山帮助统计植被“丹霞梧桐”株数,识别成功率已近八成;华师大包起帆团队集成了北斗通信和定位、NFC/BLE、传感器等技术,研发了新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复旦大学丁传凡团队则突破了质谱仪的多项核心技术,不仅提高了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一种)的工作性能,还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制作离子阱的成本,为实现质谱仪全国产业化提供支持。

另有,上海交通大学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诊治一体化系统”实现了超声波在诊断之外的超强能力,能够绿色“无创”地精准灭瘤,在现场作全套演示;上海师范大学展位上,观众可以体验活动自如的“智能无轨送餐机器人”带来的精细化服务——如果说,“机器人”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关键先生”;那么,高校创新大军,便是“双创”时代的“朋友圈”。

观察三:智能“风向标”

上汽联袂阿里两年,首创“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亮相工博会。它采用上汽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科技,百公里加速表现比同级SUV快2秒以上,百公里刹车距离比同级SUV短3到5米,百公里油耗比同级SUV少2L,并搭载领先同价位产品2代的10.4英寸全高清电容触控屏,“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从而有效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差异化竞争力。

彰显国家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促进高端装备的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机床展”,成为我国最高端的国产数控机床的一次整体亮相。其中,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展位号:3H-A143),高调展示用于偏心轴类零件大批量加工的“H367数控随动高精度偏心轴磨床”。采用FANUC数控系统,控制砂轮架的横向进给、工作台的纵向移动以及头架的回转。能在一次安装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多档偏心轴外圆表面的自动循环磨削。工作台采用双层结构,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高精度滚珠丝杠实现在纵向的移动;砂轮架采用直线电机驱动,配置高精度线性光栅尺保证进给精度;砂轮主轴系统采用高精度动静压轴承保证磨削时主轴的回转精度、刚度和工作稳定性——堪称磨出了“上机人”时代工匠的精神。

纯民企的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量产高温超导带材的企业。那是得益于公司的发展路线:即材料和装备“两条腿走路”。用装备的是材料工程师,他们在材料工艺上有什么需求,就会和装备工程师沟通,让后者改进设计,形成两个团队供需对接、密切合作,从工艺到装备改进了上百个技术点,使带材的成品率、性价比大幅提升。本世纪第一个10年,全球只有3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供应商,2家在美国,卖得很贵;另一家在日本,禁止出口。如果材料只能靠进口,我国发展高温超导产业就会被“卡脖子”。为此,上海上创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合作,终于实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量产。上创超导的人员说,“我们期待相关行业的企业与我们对接,加速我国高温超导产业的兴起。”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对国民经济和大科学工程将产生重要影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牵头筹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质子对撞机,高温超导材料的性能和造价,将决定质子对撞机的建设是否可行,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工博会策划首届“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世界著名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品牌会议,齐聚国际知名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围绕具有颠覆性的新兴产业,聚焦全球重大科技创新,深入交流探讨,助力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观察四:绿色“制造业”

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的领导品牌的上海电气(展位号:4.1H-E001),演绎从智能输、变、配电到电源、电力电子以及工业电器的最新设备、技术和理念。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新能源发电领域,展示上海电气云平台、智慧能源园区平台、世界最先进的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四代核电技术和分布式能源的实际应用。

庞然大物的首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国电泰州电厂3号机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海电气瞄准更安全可靠、更高效清洁的煤电产品技术,开展了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以及700℃超超临界的开发研制。该项目是我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正在成为全世界最优、指标最好的示范项目。

上海电气集团的亮源公司(BSE)是公认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领导者,其前身是著名的鲁兹公司(LUZ),三十多年来在开发槽式塔式聚光电站技术和项目建设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具备国内领先的整机(包括叶片、控制系统、塔架等关键部件)设计能力,可以完全独立地研发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更可根据特定风力资源和气候条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化设计和服务。

作为风机行业佼佼者的上海通用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携CF54离心风机出席了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争做风机行业翘楚——这款设备是自行研制的具有先进技术和制造诀窍的单吸式离心通风机。风机性能达到一级能效标准,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可广泛用于工矿企业、汽车涂装、造船、石化、建材、建筑、环保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绿色出行的上汽展示MG iGS智能驾驶汽车,就是上汽第一辆实现高速公路自主驾驶功能的智能互联汽车,具备双驾双控、全速跟车、车道保持、超车换道、主动避障、“车车、车路”短程无线通讯等高级自动驾驶功能。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量、积累量和产量是世界第一的,下一步还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作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全球能源事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特变电工全面展示了其以能源为基础,输变电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火电到光伏,从国内到境外的各项示范工程。上海和长三角经济圈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造船、冶金、航空航天、新能源、发电和输配电、电子信息产业、物流等工业用户行业,成为环保企业重点关注并全力拓展的必争之地。成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盛会,为业内同行相识、相聚、相交提供了理想的商务平台。

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Energy Show)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旗下的一个面向电力、电工及新能源技术的专业展会,旨在为电力领域,从电力发电、变电、输配电到电力的最终用户提供一个采购、销售、技术交流的交易平台。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到2020年,新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2%-13%,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和节能型电力电工技术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蕴含无限商机。同时,随着智能电网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全面建设,电力行业的全面升级,对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