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颗“碳卫星”牛在哪

2016-12-23

环球时报 2016-12-23
关键词:探测仪分辨率大气

12月2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这是中国首颗、全球第三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碳卫星”。那么,中国为何发射碳卫星,这颗卫星装备了哪些仪器,究竟有哪些本领呢?

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专家表示,要达到《巴厘路线图》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量化减排目标和相应的计量方法,就必须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对温室气体的测量方法,为全球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持,“碳卫星”由此应运而生。日本于2009年成功发射全球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GOSAT),美国2014年发射了OCO-2卫星。中国的“碳卫星”是世界第三颗同类卫星。这对碳排放数据上“知己知彼”,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表示,地面观测点虽然也能搜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据,但全球二氧化碳地面观测站总共仅有数百个,难以满足监测需求。只有用卫星才能绘制二氧化碳分布全景图。

专家说,碳卫星实现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是基于大气吸收池原理,太阳光经过空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对近红外至短波红外波段的光波有不同程度吸收,形成特征大气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的强弱进行严格定量测量,综合气压、温度等辅助信息并排除大气悬浮微粒等干扰因素,即可计算出卫星在观测路径上二氧化碳的分子数量,从而得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要获取高精度的大气吸收光谱,就要依靠碳卫星的主载荷——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二氧化碳探测仪采用大面积衍射光栅对吸收光谱进行细分,能够探测三个大气吸收光谱通道,最高分辨率达到0.04纳米,如此高的分辨率在国内光谱仪器的研制上尚属首次。

据了解,碳卫星发射运行后,科学数据将依托风云系列地面接收站资源完成数据下传。然后经过大气物理学家进行高精度的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反演计算,最终成为全球二氧化碳观测数据产品并共享发布。▲

(章节)

猜你喜欢

探测仪分辨率大气
揉以成器,大气悠远
我国科学家发明计算超分辨图像重建算法拓展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极限
大气光学现象
危险探测仪
日本查酒驾不许再闻
微趣图
嫦娥四号将载4台外国设备登月
ARM发布显示控制器新品重点强化对分辨率的支持
从600dpi到9600dpi
锐化与显示器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