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2016-12-23贾秀丽程卫宁杨小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协同脑梗死常规

贾秀丽, 田 荣, 程卫宁, 杨小雅, 肖 文

(解放军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陕西 宝鸡, 721004)



护理学

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贾秀丽, 田 荣, 程卫宁, 杨小雅, 肖 文

(解放军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陕西 宝鸡, 721004)

脑梗死; 协同护理; 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局部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引发缺氧、缺血,从而导致脑血管发生病变[1]。脑梗死多发于老年人,多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2]。相关研究[3]表明,早期给予脑梗死患者全面而常规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协同护理通过协调和鼓励患者以及家属主动参与整个护理过程,提高并发挥出患者的自护能力,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资源,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目的。本院自2012年开始对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本研究选取了90例协同护理老年脑梗死理患者和90常规护理老年脑梗死理患者进行了比较,旨在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7月—2016年6月本院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52~77岁,平均(65.37±11.48)岁; 发病开始到住院时间3~72 h; 梗死部位: 脑叶梗死患者28例,脑干梗死患者13例,小脑梗死患者22例,基底核区梗死患者27例。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53~79岁,平均(64.37±11.42)岁; 发病开始到住院的时间2~72 h; 梗死部位: 脑叶梗死患者25例,脑干梗死患者14例,小脑梗死患者21例,基底核区梗死患者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住院时间、梗死部位等基础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4]: ① 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确诊为脑梗死; ② 年龄50~80; ③ 发病至住院的时间在72 h以内; ④ 经治疗后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排除标准[5]: ① 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 排除意识不清、昏迷不醒; ③ 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整个研究均已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常规对症处置、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包括: ① 病情评估: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结合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患者所需要的护理服务。② 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 ③ 饮食指导: 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少食高盐、高胆固醇或高脂食物; ④ 心理干预: 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⑤ 舒适护理: 指导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衣物更换及操浴,对骨突出位置给予软垫保护,保持住院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⑥ 康复训练: 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起坐、肢体、语言等训练,并给予推拿按摩,加快患者康复。⑦ 安排护理人员及患者学习协同护理相关知识,加强双方对于协同护理的认知,加强信任度,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过程,遇到问题及时与护理人员交流。⑧ 通过画册、健康手册、视频等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⑨组织脑梗死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联谊,进行榜样说教,传授自身经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短精神记忆量表 (MMSE)评分、脑卒中影响量表 (SI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NIHSS评分、MMSE评分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NIHSS评分、MMSE评分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呈正相关[6]。SIS评分[7]评价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包括功能、行动能力、力量、日常生活能力、交流能力、情感、思维与记忆、社会参与8项,共59个条目,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SIS评分、SDS评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8]。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

护理前, 2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 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护理后MMSE评分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后SIS评分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SIS评分的手功能、行动能力、力量、日常生活能力、交流能力、情感、思维与记忆、社会参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SIS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患者一旦发生脑梗死,则可能由于神经功能损伤而肢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发生死亡。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且由于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老年脑梗死的患者也逐年增加[9]。虽然医疗水平的进步降低了脑梗死的病死率,但致残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10]。研究[11]表明,护理方法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P<0.05。

常规护理的侧重点在于对患者提供生活照顾和医疗监护,缺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干预,导致错失患者机体和大脑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遗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协同护理不仅只是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协同护理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积极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护理中,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同时由护理人员进行协同指导,将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三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13]。协同护理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方法紧密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主动性。同时有研究[14]指出,协同护理能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相互依靠的护患关系,充分调动护理的积极主动性,避免了常规护理中患者被动接受护理的弊端。

本院与2012年开始对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目的是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协同护理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 实施协同护理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MMSE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上升,且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由此可见,协同护理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对实施协同护理的脑梗死患者和实施常规护理患者SIS评分比较发现,前者的各项S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后者,可见协同护理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通过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发现,协同护理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可见协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利于患者康复。另外,目前本院采用协同护理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本院在协同护理方法、护理团队、护理理念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在今后加强协同护理知识的普及、协同护理团队的建设、护理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在临床上开展协同护理模式[15]。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谢春霞. 早期综合性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9): 58-59.

[2] 李艳霞, 兰本超. 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6): 90-91.

[3] 王燕.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0): 160-163.

[4] 程坤, 陈雯, 沈朋, 等. 协同护理模式在外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6): 751-753.

[5] 麦晓雯, 凌丽梅.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37(15): 93-94.

[6] 楼俞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42(23): 122-122, 123.

[7] 李静艳, 孙宁, 马宝英, 等.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 河北医药, 2016, 38(12): 1898-1900.

[8] 康可歆. 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3): 1-2.

[9] Han K T, Park E C, Kim S J.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mproving health care outcomes: Multidisciplinary care in cerebral infarctionpatients[J]. Health Policy, 2015, 119(8): 1039-45.

[10] Li F, Chen Q X, Chen Z B.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laque Burden in Vascular Walls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Correlat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 Curr Neurovasc Res, 2016, 28(17): : 255-65.

[11] 袁秀梅, 梁春娥, 郭金兴, 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29(5): 285-286.

[12] Wang F, Liang W, Lei C. Combination of HBO and Memantine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s There a Synergistic Effect[J]. Mol Neurobiol, 2015, 52(3): 1458-66.

[13] 高中华.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9): 221-222.

[14] 余爱华, 夏寒英, 唐亚兰, 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7): 1578-1579, 1619.

[15] 秦蕾, 冀蓁. 协同护理模式对偏瘫患者躯体、心理及生活方式的干预[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8): 1093-1095.

2016-06-19

R 473.5

A

1672-2353(2016)24-121-03

10.7619/jcmp.201624044

猜你喜欢

协同脑梗死常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常规之外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