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血塞通、红花黄色素和血栓通治疗中风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6-12-23张娅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黄色素血塞通注射用

李 江, 张娅楠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药剂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注射用血塞通、红花黄色素和血栓通治疗中风的成本-效果分析

李 江, 张娅楠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药剂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中风;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注射用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脑部的血液流量、提高供氧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脑缺血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黏度,对中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4]。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是从活血化瘀的中药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功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5-7]。注射用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抑制钙内流[8-10]。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种治疗中风的中药注射剂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神经内科出院的初发中风患者中,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为依据,选取中风严重程度一致且无其他基础疾病的中风患者115例,年龄45~88岁。排除标准: 复发的中风患者; 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基础疾病者; 药物禁忌证者; 接受其他物理治疗方式。A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40岁; B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45岁; C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31岁。

1.2 治疗方案

3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并进行中风患者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A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kb228, 15ab214, 15eb208, 15eb224, 200 mg/支)2支,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B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09212, 1501219, 1504202, 1509205, 50 mg/支)2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缓慢滴注; C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091316, 15020216, 15030610, 15060214, 150 mg/支)3支,加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3种药物均为1次/d,14 d为1个疗程。同时常规性给予抗血小板、溶栓药、营养神经等针对性治疗,同时观察并记录疗程中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标准

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进行评价。治愈: 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 好转: 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 未愈: 症状及体征无变化(包括无效和恶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C组注射用血栓通总有效率最高,为90.04%; A组注射用血塞通总有效率最低,为78.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中, A组有1例恶心呕吐,B组有1例头晕, C组有1例头痛,各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表1 3组治疗效果比较

与A组比较, *P<0.05; 与B组比较, #P<0.05。

药品的成本是根据本院当期药品的零售价为依据计算。A组药品成本为31.8×2×14=1 030.4元; B 组为67×2×14=1 876元; C组成本为36.8×3×14=1 545.6元。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见表2。从成本-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每获得1个单位的效果,3种方案的成本分别是13.20元、22.64元、17.17元。A组的成本虽然最低,但是有效率也是最低的。增量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在A组的基础上每增加1个效果,B和C组需要的成本分别是175.80元和42.97元。C组增量成本-效果值最低,有效率较另2组高,所以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C组是较好的方案。本研究假设公立医院改革后所用药品的价格均下降15%,进行敏感度分析,3组药品价格均下降15%后,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相似,认为本研究分析结果可信。因此C组仍是较好的方案。

表2 3组成本-效果分析

△C/△E: 成本效果比。

3 讨 论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急促,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患者经济负担重。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栓通在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药理功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3种中药注射剂中,注射用血栓通成本-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最高,在A组的基础上,增量成本-效果比也是最低的,因此注射用血栓通是较有效、经济的方案[12-14]。注射用血栓通采用三七主根为原料,主要成份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中含多种单体皂苷成份,其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较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神经的作用。而人参皂苷Rb1等二醇皂苷主要为消炎、止痛作用。

[1] 张关心, 孔晶. 脑梗死3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 19(7): 411-412.

[2] 周小建, 熊嘉玮, 袁红宇. 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 48-49.

[3] 邓卫清, 陈燕平, 李洁. 注射用血塞通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5): 158-159.

[4] 张新宇.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14): 31-32.

[5] 韩英.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患者脑梗死恢复期早期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 8(3): 377-378.

[6] 龙雅丽, 陈魁, 胡风云.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9): 1093-1094.

[7] 李乐军, 尚德师, 杜宏明, 等.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5(1): 3-4.

[8] 曹林芝.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7(17): 71-72.

[9] 肖章红.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 首都医药2009, 11(5): 37-38.

[10] 杨世平.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1(14): 62-63.

[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61.

[12] 徐磊, 华启海, 阎兴洲, 等.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0): 1745-1747.

[13] 于大川, 陈曦, 朱东强. 中风后遗症之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 26(1): 169-169.

[14] 张江, 连丽英, 冀绪, 等. 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3, 35(12): 924-925.

2016-09-20

张娅楠

R 743.3

A

1672-2353(2016)24-102-02

10.7619/jcmp.201624034

猜你喜欢

黄色素血塞通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联用血塞通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棓丙酯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