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黄楼里的庭院生活

2016-12-23卢悦宁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黄木构假山

图/文_卢悦宁(本刊特约记者)

小黄楼里的庭院生活

图/文_卢悦宁(本刊特约记者)

黄巷是在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称的福州三坊七巷中,最古老的一条巷子。黄巷因晋代永嘉年间“衣冠南渡”时,有黄姓人家迁居于巷内而得名。而福州黄巷26号的小黄楼,最初则得名于曾在此“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唐代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小黄楼现存的主体建筑在清代道光年间由当时的学者、政治家梁章钜修葺,占地约3300平方米。2006年,小黄楼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就是小黄楼的前世今生。作为福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式花厅园林之一,这里的建筑分布紧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和谐秀美。

“壬辰五十八岁……是年四月,因病奏请开缺……八月回福州黄巷新宅。”1832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梁章钜返回福州养病,对小黄楼进行了修葺。他在江苏任职八年,将自己对苏州古典园林之精华的耳濡目染,融会贯通于小黄楼西花厅的建设之中。

这个西花厅建筑群由一座木构小楼与楼前的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组成,与其说这是一个深深庭院,不如说这是一个精巧的“艺术品”——它闹中取静,小中见大,极富诗情画意。其中的木构小楼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双层建筑,呈长方形,宽6米,深9米,为穿斗式土木结构,柱顶和瓦檐均雕龙画凤,窗槛和门扇亦是精雕细刻。西花厅自成院落,保存较为完好,双坡顶,四面围墙,楼内驼峰、雀替、斗拱无不精雕细刻。楼上原为主人的藏书阁,楼阁内的十二扇隔扇门、六扇门窗采用珍贵的楠木精雕而成,镶嵌有精美的图案。

西花厅落成后还有不少工程要完成。先是筑假山、架小桥。梁章钜将小桥命名为“廿网桥”,并将这三个字刻在桥的一侧,另一侧则是隶体的“知鱼乐处”四字——想必,梁章钜这样的文人自然是有“智者乐水”的情怀需要有所寄托。筑假山、架小桥之后是挖水池、建凉亭,得以在凭栏坐憩之时,极目远眺,将整个小黄楼内的庭院佳景尽收眼底。小黄楼整体完工后,在这样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同里耆旧以诗酒相往来”,志同道合的文友诗友们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好不风雅,好不惬意。

廿网桥对岸的假山内,洞壑深幽、峰回路转、蹬道迂回,沿石阶可登上假山之顶。东侧有一木构半边亭,三面悬空,一面靠墙,宝珠结顶,四檐翘角,亭内的斗拱桥、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栩栩如生的动植物,亭周则装饰有12个小悬钟。凉亭虽不大,却占尽小黄楼最佳位置。

但是,这些都还不足以说明梁章钜的匠心独运。人们来到小黄楼这处庭院,看到梁章钜不厌其烦下工夫造出来的“雪洞”,才能明白,“诗意地栖居”不只是西方哲人才会生发出的理想——中国文人在自己居住的天地里就已将充满诗意的想象力,挥洒得淋漓尽致。远远地站在雪洞外,依然可以依稀瞧见雪洞里的云海苍茫、两旁的峥嵘突兀、顶上的嶙峋莫测……小黄楼曾经的看门人老林说,雪洞的制作非常复杂:得先预设好图案,然后嵌上铁钉,再将调拌进红糖、糯米的三合土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抹上去,抹出一块块鸟窝状的效果来。

雪洞位于梁章钜那小巧玲珑的藏书阁两侧的通道,成了整个庭院的点睛之笔。来到小黄楼,闭上双眼开始幻想进入庭院生活,仿佛也在消受着某种遥远的良辰美景,仿佛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赏心乐事:近两百年前,满腹经纶的梁章钜是怎样绕出那段不长不短的小路,又是怎样闲看那一段不算丰饶却也足够充盈的好景,起伏着、跌宕着,优哉游哉,气定神闲,渐渐将那“日以翰墨为缘”的好心情酝酿出来。

时世沧桑,大半个世纪后,闽剧“四大名旦”之首的郑奕奏成为小黄楼的新主人。他清秀的容貌,轻盈的体态,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别样的袅娜风流,足以与小黄楼这样的锦绣庭院相得益彰。即使在发黄的剧照中,也能看出他仪态端庄,神色从容淡定,自有一种气度。如今漫步在这时过境迁的小黄楼庭院里,凝神闭目,是否能想象出郑奕奏当年的风采和唱腔、身段呢?“黛玉”是如何凄凄切切地葬花,“晴雯”是如何强打起精神来修补宝玉的孔雀裘,“杜十娘”又是如何五内俱崩地怒沉百宝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唯有小黄楼兀自孑立,默默见证了一个旧时代的清雅、端庄、凝重。

在这里打开更久远、更沉重的历史封印,不必慨叹那高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的铁血人物黄巢,如何在这小黄楼门前打马而过,也不必艳羡那名满天下的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倍受尊崇。遥远神秘的往事像雾像雨又像风,至少这里假山、鱼池、花木、亭阁都还是旧日的模样,我们在历史长河的这一头若有所思,一一游赏。

猜你喜欢

小黄木构假山
他们俩特别像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木构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小黄和小蓝
锲而不舍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
攀比
调皮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