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016-12-22吴兰樱江西省上饶县兴园学校334100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计算题数学计算计算能力

吴兰樱   (江西省上饶县兴园学校   33410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吴兰樱(江西省上饶县兴园学校334100)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必不可缺的数学综合能力,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教师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训练学生计算速度、准确度。对此,笔者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算理简便方法错题纠正

DOI:10.16657/j.cnki.issn1673- 9132.2016.02.153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考查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经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计算失误丢分。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呢?本文将作出探究。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是一项复杂高深的脑力活动,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既要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又要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与数学探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2011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虽然降低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才可以进行严密的数学推理与逻辑运算。所以,小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以此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教师要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需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算理,注意运用简便方法,引导学生及时验算与检验,并注重错题的纠正。

(一)使学生掌握算理

计算要遵循一定的算理,如果算理掌握不当,计算势必会失误。因此,学生掌握计算算理与法则至关重要。要让学生理解算理与法则,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时,教材中出现了一个算式——25×17,如何让学生掌握呢?教师利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看到了10个25 和7个25的相加,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将25×17看成是20个25是多少,这样多算了3个25,那么把20个25的积减去3个25的积,这样做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二)注意运用简便方法

简便方法十分有利于计算速度的提高和计算准确率的提升,因此应该作为学生掌握的主要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在简便方法的运用方面存在欠缺,不会用,或者没有意识去用简便方法。如:对于38+75+62这个计算,放在应用题中,如:植树节,1班种了38棵树,2班种了75棵树,3班种了62棵树,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的列出式子:38+75+62,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个位数加起来可以满十进一的数,学生很快发现38+62=100,再拿100+75就很轻松地得出了175的答案。

(三)及时验算与检验

培养与训练小学生积极验算与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答案的正确。验算是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与较强的数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检验验算,既可以培养自身的负责意识,又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活动。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认为验算可有可无,这是有害无利的。学生初步完成一道题的计算,往往因为马虎、不仔细等各种原因而无法保证这道题的答案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初步计算完后再及时地仔细地验算与检验,以此判断计算的答案与题意是否相符、答案是否准确,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运算过程或者纠正错误答案。即便某些小学生具备了很强的笔算或者口算能力,也必须要求学生再通过验算来确保得数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培养与训练学生养成及时验算、检验的良好习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打下基础。

(四)注重错题的纠正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计算时产生的错误,均具有普遍性与相通性,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就能够克服与纠正计算错误。不过,有的学生因为数学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对于错误的答案也就较其他学生难以纠正。因此,我们必须在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情,及时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准确选择学生计算过程中典型的常见的错例,指导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醒学生对之加以注意与及时纠正。对于那些因为形近而容易产生错误的计算题,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将之进行对比练习,纠正思维定势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我通常这样设计纠错题型的练习:判断计算题的对错→找出计算题的错误之处→分析计算题产生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总结防止出现同类错误的策略。在练习形式上,可以指导学生做改错题、找题错误处、判断题等单项练习题;也可以指导学生做综合计算题;还可以把不同的错题制成试卷,在课堂上发给学生订正;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错题本,而后自行分析与订正错等。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傅如龙.对一节计算课教学的思考[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10).

[2]周佩青.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基本策略[J].科技资讯,2006(33).

[3]张文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4]孙黎明.小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弊端及其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04(Z3).

[5]高亚兵.对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1).

[6]杨亮.谈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7]田小勤.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

[8]李燕.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浅探[J].陕西教育:教学,2005(7).

(责编齐真)

猜你喜欢

计算题数学计算计算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