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2016-12-20孙宁宁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三弦

孙宁宁

【摘 要】三味线是一种日本的传统乐器,其前身是我国的三弦。自16世纪中叶以来,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三味线成为日本邦乐体裁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对于三弦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和途径,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挖掘史料,系统梳理了中国三弦传入冲绳及传入日本本土的脉络关系。

【关键词】三弦;三味线;历史渊源

中图分类号:J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59-02

三味线是一种日本的传统乐器,其前身是我国的三弦。自16世纪中叶以来,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三味线成为日本邦乐体裁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然而,关于其历史源头一直众说纷纭,是东方音乐尤其是日本音乐史研究者探讨的焦点问题。那么,中国的三弦是以怎样的路径传入日本,从而变身成为三味线?对于这一问题,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三弦首先传至冲绳,再由冲绳传至日本本土。①但在具体细节上尚存争议。笔者对这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史料挖掘和整理。

一、三弦传入冲绳诸说

(一)主流观点:14世纪末期,闽人三十六姓传来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为众。日本权威辞典《日本音乐大事典》的“三线”词条中,也列举了此项记述:“三弦繁盛之地——福建的闽人三十六姓移民至冲绳的时候(据《中山世鉴》为1392年)所带来的”。

实际上,这一观点所依据的史料为《明史·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外国四》中的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夏……山北王怕尼芝已卒,其嗣王攀安知二十九年春遣使来贡。令山南生肄国学者归省,其冬复来。中山亦遣寨官子二人及女官生姑、鲁妹二人,先后来肄业,其感慕华风如此。中山又遣使请赐冠带,命礼部绘图,令自制。其王固以请,乃赐之,并赐其臣下冠服。又嘉其修职勤,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及惠帝嗣位,遣官以登极诏谕其国,三王亦奉贡不绝。”

这是一条记载明朝与琉球官方来往的史料,文中并未提到“三弦”或“三线”,学者们多是根据此记载进行推论,认为洪武年间(确切为洪武二十九年,即1396年,并非《中山世鉴》中所说的1392年或洪武初年,特此强调),明朝派赠闽人三十六户至冲绳,这些移民随身携带了当时繁盛于福建一带的三弦,使其传入冲绳。

(二)其他时期传来说

14世纪中期说:又吉真荣以察度王与中国建立进贡贸易关系开始于1372年为由,认为双边的交流早已于彼时开始;15世纪说:三隅治雄认为,“当时的冲绳本岛由尚氏王朝统一,与中国的明王朝结为君臣关系进行盛大的贸易。三线……要成为自己的东西,被充分弹奏、掌握,必须要有宫廷的富裕的环境。”;池宫正治从奥摩罗歌谣的角度来考察,认为三弦传入冲绳的时间应该为15世纪后半至16世纪前半,王耀华在论著中表明认同这一观点,但出发点是以文献记载为依据,认为最早出现的明确记载“琉球人弹三味线”的史料是《上井觉兼日记》(1575年),故推论得出最为稳妥的时间段是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前半叶。②

笔者认为,目前的各方观点都摆脱不了“推论”性质,考虑到三弦从琉球传往日本本土的时代溯源(见下文),只能得出三弦早于16世纪上半叶传入冲绳的结论。

二、三弦传入日本本土诸说

在日本,自江户时代起有很多文献提到过三味线的起源问题,明治以后,一些学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和考证,逐渐达成了学界的普遍观点,即三味线是永禄年间(1558-1570)从琉球经由堺市传入日本本土,由盲人法师改造后得以定型的。但是,在传入年代、路径、人物和乐器样貌等细节方面尚存有争议。在诸位学者的研究中,以吉川英史的《三弦传来考》③和田边尚雄的《三味线音乐史》④对此问题涉入最深。尤其前者,几乎网罗了所有与三弦起源相关的史料,从年代、路径、人物、乐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是为三弦起源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归纳吉川先生的观点之前,首先来看一下被引用和讨论频率最高的几段史料。

(一)《丝竹初心集》下卷“三味线之事”(1664)——文禄说,三根弦,擦奏。盖日本初弹三味线之事,起于文禄年间。谓“石村检校”⑤之法师,心灵手巧,技艺举世无双,时渡至琉球,此岛有“小弓”之器,为三根弦之物,以马尾拉弦,称为“小弓”。石村试之,认为此物可比琵琶。弦之调子,一、二弦与琵琶相同,第三弦高于琵琶两音。若论产地,此岛多真蛇,有曰“拉哎依卡”之物将真蛇作为食物,小弓之声稍似拉哎依卡鸣叫声,故专门拉奏小弓吓退真蛇。琵琶法师在此逗留期间奏之,其后石村返回京都,仍热衷琵琶,并由此做成三味线。⑥

(二)《色道大镜》(1678)畠山箕山卷七“玩器部”——永禄说,两根弦。三味线之起,是于永禄年间传自琉球国,当时有器物张蛇皮,二弦,由泉州堺的盲人琵琶法师中小路取用之……获灵梦赐予新阶,大中小三根弦足矣,故添第三弦弹之,奏出美音无限,由此得名三味线。

(三)《大幤》(1685)——永禄说,两根弦(与《色道大镜》述文相同)。

(四)《松之叶》(1703)。永禄年间,从琉球传来蛇皮二线之乐器……经住于堺的琵琶法师中小路之手,获长谷观音灵梦,增加第三弦,世称三味线是也。

以上列举的是现存述及三味线起源的最早的几处文献记载,可以发现,文禄说出现最早,但力量却最为单薄。永禄说虽出现晚一些,但后续文献的支持度为高。吉川英史认为,三弦传来的年代应以永禄说更为稳妥,路径为琉球至堺市,然而对最初的经手人和乐器原貌等方面的谜题持保留态度,认为不可妄下结论。

平野健次在“三味线组歌概论”⑦中对诸说所集中的问题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归根到底,(这些说法的)相异之处就在于文禄还是永禄、石村还是中小路、胡弓还是二弦。”

马渊卯三郎在专著《“丝竹初心集”的研究——近世邦乐史研究序说》⑧中也谈及过三味线的起源问题,他以疑古思想为指导,考证了《丝竹初心集》《竹丰故事》等记载的可信性,认为三味线传入日本时日已久,这一“个体历史事实”经过了无数后人的记忆叠加,更混合了后人使史料合理化的主观动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结论。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三弦传至日本本土的具体细节尚有许多谜团未得解开。笔者对马渊先生的观点十分认可,因为当前学界的普遍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面向“合理化”的妥协,不论在年代问题上的“永禄说”还是人物问题上的“中小路说”,都是采用了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记载。而在传来时的乐器究竟是二弦还是三弦这个问题上,大都避而不谈,或移花接木,用《色道大镜》中的“永禄说”配上《丝竹初心集》中的“三根弦乐器说”(如《邦乐百科辞典》“三味线——历史”词条“……其前身乐器是琴鼓张蛇皮的三根弦拨弦乐器,永禄年间(1558-1569)从琉球(冲绳)传至堺港(现大阪府)……⑨)。这种妥协一方面是无法统一众说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三味线起源问题悬而未决,有待进一步考证和挖掘。

注释:

①也有学者主张三弦直接传入日本本土。

②转引归纳自王耀华.三弦艺术论(下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89-90.

③東洋音楽学会.三味線とその音楽[東洋音楽選書七][M].東京:音楽之友社,1978.

④田辺尚雄.三味線音楽史[M].東京:創思社,1963.

⑤检校:盲人官位名称。除“检校”外,还有“勾当”、“别当”、“座头”等。

⑥平野健次監修.三味線古譜の研究[M].東芝EMI株式会社,1983,30.

⑦平野健次.三味線組歌の成立——三味線組歌全集』[M].東京:ソニー,1974,6-7.

⑧馬淵卯三郎.糸竹初心集の研究――近世邦楽史研究序説[M].東京:音楽之友社,1992.

⑨吉川英史监修.邦楽百科辞典[M].東京:音楽之友社,1984,497.

基金项目:本文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1241A。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三弦
爷爷的三弦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安徽民歌音乐制作创新性分析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朝鲜音乐历史上的三弦与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