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捏脊疗法在基层的应用

2016-12-20商晓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骶椎枕部拇指

商晓娟

小儿捏脊疗法是儿科按摩方法之一,是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的巧妙组合,作用于小儿嗄背脊柱两侧的肌肉,有调阴阳、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

用捏脊方法治疗疾病,在古代中医有关文献中早有记载。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描述“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捏脊的雏形,后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逐渐发展为较成熟的捏脊疗法。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易学易会,不需特殊的器械和药物,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

操作方法

第1种方法:用拇指指腹与示、中指指腹相对。夹持脊柱两侧的皮肤,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

第2种方法: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示指桡侧相对,夹持脊柱两侧的皮肤,拇指在前、示指在后,拇指向后用力、示指向前用力,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

第1种方法力量稍轻,适用于较为瘦弱的患儿;第2种方法力量稍大,适用于较为壮实的患儿,也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先用示指、中指从枕部向骶椎轻推2—3遍,然后再行捏脊治疗。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连捏3遍。原则上捏3下向上提起皮肤1下,如果患儿年龄较小、耐痛力弱或第一次进行捏脊治疗,可不用“捏3提1”手法,并且捏起的力量要轻,待患儿能够适应治疗再加重力量。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捏脊疗法是一种不用药物而且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没有毒副作用,对小儿疳积、食滞、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尿频、咳喘、夜啼,或病后体虚,证见形体消瘦。发育不良,或见五迟、五软及遗尿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给小儿做捏脊治疗时,应选择好小儿的体位。小儿应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安静不动,最好伏在大人的身上或大腿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趴在床上,这样便于操作。

治疗前操作者应温水洗净双手,保证双手温热。

将小儿的上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但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3℃左右,避免受凉。

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

操作要点

●手法一定要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

●对于年龄较小、耐痛力弱的患儿,运用手法要轻揉耐心。由少至多,南轻逐渐增加微力。

●对于适应捏脊疗法的患儿,施用“捏3提1”的手法,效果更为显著。

●捏脊时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

●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等皮肤病或严重的心脏病、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出血性疾病,则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猜你喜欢

骶椎枕部拇指
CT 图像和重组技术在骶椎临床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SPECT/CT 骨显像骶椎“H”征及其变异对衰竭骨折的诊断价值
绿拇指
骶椎神经鞘瘤MRI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有趣的拇偶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绿拇指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
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在后颅窝术后枕部皮下积液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