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2016-12-20

新闻爱好者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数字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专业设计师巧妙利用平面视觉元素符号,例如:文字、图画和色彩,作为传播媒介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设计。主要功能为传播和推广。但是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运用到这一专业课程中来,是学界研究者孜孜不倦以求解决的学术难题,陈绘与王廷信编写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一书终于为学界带来了答案。该书在数字时代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对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进行剖析,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对设计效果影响、设计术语、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视觉传达的平面呈现方式、空间展现方式和图像显现方式,回溯往昔,展望视觉传达设计的时代前景:如影随形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人性化、本土化、时代化和特色化以及创新性,期冀对视觉传达设计建构一个广阔清晰的轮廓,为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实践操作与作品创作提供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依据。

该书关于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问题给予读者清晰明了的答案,对有疑惑的读者起到释疑解惑、点拨迷津的作用。这也正是其他书无法比拟之处:第一,该书准确论述了伴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运而生的全新理念:社会化媒介整合、设计大众化、设计创新化、技术支配化和方式多样化。第二,该书并不是堂而皇之的理论建树,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体讲述了数字传媒艺术在视觉传达艺术课程中的运用方法,这些方法为师生所喜闻乐见,能够实现对传统课堂的反转,符合素质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前瞻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观点使得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学术视野达到了同行望尘莫及的水平,走在了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和新高度。

正是陈绘与王廷信编著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一书,将数字传媒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使得此书的科研价值和教育改革以及教学指导意义达到同类书籍无法比肩的高度。本书在学界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国内视觉传达教育拥有20年历史,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再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称更迭不休,但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却并未与时俱进地反映出信息社会对设计形态变革的诉求。该书刚好体现出这一要求,通过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来实现视觉的多元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有效地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的平台。并且提出与其他领域交叉相连,如何形成一个与其他媒介联结并协同创新的设计新领域。作者以设计理念和思维变革及传播途径的创新为重点,将视觉传达设计引领向一个多元素与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设计方向来进行发展,从而有效构建完整的、富有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刚好符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从“技巧型”向“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陈绘与王廷信在书中提出建构全新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并以此为结构框架,并延伸开设摄影、摄像、影视语言、影视特效、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交互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等国际化课程,培养学生在现代数字环境下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适应视觉媒介发展的创新能力,从而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距离,更快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综合性学科,高度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内涵理念,将此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来,符合数字时代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国际视野、批判思维和全球眼光,并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培养文化自信,更好地让传统文化走出去。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陈绘与王廷信编著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一书强调,必须以精准的专业培养方向构建具有特色的学科,加速课程体系建设步伐;创新课程内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此外,《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一书吸收了人文、自然、社会和艺术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了设计艺术学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为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学术造诣,该书的科研参考作用不容小觑,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值得一看。

(明媚/汉口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数字时代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