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日常维护的精益化创新

2016-12-20于入洋仇兴辉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6年11期
关键词:精益技能作业

于入洋,仇兴辉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部件制造部,济南250220)

设备日常维护的精益化创新

于入洋,仇兴辉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部件制造部,济南250220)

通过对传统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同精益生产设备日常管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现阶段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的方式与目的。

手持移动终端;条码技术;仓储管理

0 前言

随着精益生产管理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在以全面生产性维护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设备管理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安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体制。在精益化生产管理推广实施中,对设备管理注入新的管理内容和方式,不仅可确保生产能够安全与稳定运行,也可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1 日常维护内容的差异对比

1.1 概念及主要工作

(1)日保。操作者对所用设备每日(班)必须进行的保养。主要内容有班前加油、擦拭、调整;班中的检查、调节;班后的清扫、归位等工作。日常保养可以预防隐患,推迟劣化趋势,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

(2)一保。以操作工为主,由维修工辅助,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的定期维护。主要内容包括对设备进行局部的拆解、检查、清洗;疏通油路,更换不合格的毡垫、油线;调整各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电气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企业里将一级保养简称为一保,是根据不同设备及运行条件定期进行的。

(3)二保。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的定期维修。内容包括擦拭设备,调整精度,拆检、更换和修复少量易损件。在进行调整、紧固的同时,刮研轻微磨损的部件,以保持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行。

(4)三保。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统称为三保。一般连续按周期完成,也是设备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接合的有效保养措施之一。

(5)强制保养。设备运转到规定时限,不管设备的技术状况好坏与否,或者任务量如何,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作业范围和要求进行检查和保养。

(6)自主保全。以操作者为主,班前(<15 min)对设备进行的点检,以及润滑、紧固和清扫。

(7)设备定期定量作业维护。基于设备使用说明及设备故障发生部位故障频率,编制的一定周期内及一定数量的维护保养计划。

1.2 对比分析

(1)计划项目内容对比(表1)。传统的设备管理有一级、二级、三级保养和日常点检。精益管理的日常内容为《设备自主保全基准书》、《设备定期定量维护计划》和设备点检等,不但在工作内容、作业人员、方式方法、作业要求、实施确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而且更加具体和适用。

(2)各项作业标准格式。精益化管理的招牌管理方式是作业的目视化管理,它将每条作业内容都以图片形式加以体现,使内容的标准化、可操作性、指导性等更强。具体到单台设备的维保内容,传统管理的《二保计划》(表2)与精益管理中的《设备维护定期定量维护计划》(表略)相比较,两个计划内容的不同之处是:《设备定期定量维护计划表》除针对不同设备编制实施作业内容与作业时间外,还特别注明了作业频度、作业标准、方法与工具,以及实施完成后的确认等。

例如,CA6140车床的定期保养内容是检查、调整、润滑和更换。主要是①主轴箱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每年2次,作业标准是保证润滑正常,实施方法是加入符合标准的润滑油。②调整电机皮带松紧,每年2次,作业标准是松紧合适。③检查变速箱齿轮是否磨损,每年1次,作业标准是齿轮表面清洁,无磨损。④检查导轨是否磨损,每年1次,作业标准是清洁,无磨损等。

(3)参与人员的变化。传统模式中参加保养人员的主体是操作者和维修工;精益管理注重的是人人参与,即,除操作者、维修工外,其他专业人员都需要参与其中。因此,又称为线外保全。

(4)方式方法的区别。精益管理的维护计划内容指定了作业部位,注明了作业方法及使用的工具,明确了维护手段和方法,可操作性强。

(5)执行标准区别。精益管理维护作业实施都需由设备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部位、维护方法、步骤及要点,便于实施人员参考执行。传统管理的维护计划编制,则建立在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较强的技能素质基础之上,通过简言描述,实施人员就可熟知作业内容和实施情况。

(6)结果确认区别。传统管理因建立在技能较高人员的基础上,因此检查落实人员需是专职管理人员。精益管理因对作业内容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其确认只需生产线管理人员(班组长)根据作业标准进行检查确认即可。

表1 设备维护保养内容对比表

表2 设备二级保养计划表

2 实施过程要求

传统管理无论从作业编制和作业对象实施等方面,都对人员技能等要求较高,例如,编制计划人员必须熟知设备操作规程,掌握维修保养知识;操作及维修人员也同样具备较强的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技能等。而在当前生产状况下,由于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员工技能的参差不齐等,在日常生产中很难快速掌握保养和维护技能。因此,精益管理适应了当前企业对人员技能要求的状况,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人员培训等,以实物反应实际操作和作业步骤与方法,现抵现悟,确保了员工技能的快速掌握和提高。

3 日常维保内容与提升

基于设备日常管理与精益管理的区别和不同,传统设备管理体系需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依照人员技能不同和人力资源实际配置等特点,吸收和借鉴精益化管理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制度,既可使精益管理得到不断推广和深化,又可使设备体系管理内容得到丰富和创新。例如,结合精益管理对设备二保定义可扩展为: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的日常维护保养,其保养计划内容编制依据是设备使用说明及设备故障发生部位的频率及大小,作业项目需涵盖作业内容、方式方法、频度、实施时间、检查确认等;具体要体现对设备关键部位及易损部位检查、调整、紧固和润滑,并针对实施内容的关键项(重要度)编制作业指导书。通过吸收改进,可使现阶段的设备二级保养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和程序化。既适应设备管理体系要求,又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精益化目标,以此在整个设备管理制度中都可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4 结语

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给予了人们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路,使企业管理得到不断强化和发展,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管理理念的吸收和创新需结合当前的生产形势、生产装备、人员结构,以及体系制度与模式等情况。因此,对于设备管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进行的重要内容。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设备工程名词术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日]门田安宏著,王瑞株,李莹译.新丰田生产方式[M].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王永洲〕

TS43

B

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6.11.03

猜你喜欢

精益技能作业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作业
画唇技能轻松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