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漠化地区农民贫困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黔西南州为例

2016-12-20安仕琴李英勤

乡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石漠化精准

安仕琴 李英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石漠化地区农民贫困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黔西南州为例

安仕琴 李英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下,黔西南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但是农民脱贫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基于此,立足实际,介绍黔西南州的贫困现状,并分析黔西南农民贫困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而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反贫策略。对于政府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有一定意义。

土地石漠化;农民贫困问题;反贫策略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石漠化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但是,农民在市场上依旧没有优势,农民收入不高,农民依旧没有脱贫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贵州省黔西南州石漠化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1/3,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与农民的收入。石漠化如此严重,如何有效地帮助石漠化地区的农民脱困已是关系到全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 黔西南州贫困现状

1.1 贫困基数大

石漠化地区大多数是偏远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数相对较大。2016年,黔西南州政府在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下,组织各级按照“六个到村到户”要求,对全州139个乡(镇、街道),包括1 210个村(居、社区)的特困户进行摸底统计,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100.89万农村贫困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约348万)的1/3[1]。

1.2 基础设施不健全

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基础建设投资基本靠政府拨款建设,因此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从表1南黔西州望谟县基础建设情况可以看出,黔西南州望谟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落后。整个州的过境铁路只有南昆线和威红线,高速公路有沪昆、汕昆2条,国道只有342和320,这些都只是外部的环路。州内部百德镇路网与盘兴高速(含延长线)等道路都尚在建设中。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更为落后,很多农村地区还是以传统的土路为主。

1.3 石漠化地区人均收入低且不稳定

石漠化地区大多数是农民,收入来源较少,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外出务工,二是在家务农,三是政府的补贴。如图1所示,2010—2015年南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持续增长,但还是远远低于同期全国人民人均收入水平[2]。

表1 南黔西州望谟县基础建设情况

图1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2 黔西南州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2.1 基础设施陈旧且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设施的落后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出行,阻碍了货物的交易和运输;水利工程的落后造成农民依旧靠天气生活,不能有效解决洪闹灾害的影响;网络建设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交流的不畅通,阻碍农民掌握市场行情及当地产品的销售。

此外,黔西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自然灾害频发区[3]。特别是在2013年4月,兴义等5县遭受特大风雹灾害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9 738.7 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 770.64万元[4]。除了气象灾害,农民还要面对蝗灾、瘟疫等恶劣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农民基本上毫无抵抗力,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部分贫困户也再一次陷入极度贫困。

2.2 农业科技落后,农业技术推广滞后

当前,黔西南州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面一直很严峻。全州涉农单位581个(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利、农机化和综合站),其中州直级单位30个,县直级单位283个,乡镇级单位268个。技术从业人员5 158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 473名[5]。全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业推广体系人员与制度建设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业生产依旧以家庭承包为主,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的农产品散乱杂,无经营意识,种植效率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农业劳动力和人才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低

南州常驻人口中文盲人数(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占南州人口总数的10%,远高于全国的4.08%[6]。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足够的致富本领。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大部分的农民放弃耕地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截至2012年,黔西南州农村总人口305.83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高达49.96万人,农村劳动人员仅剩162.85万人[7]。大量的外流人员变成南州农业难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加快石漠化地区农民脱贫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克服“先天的缺陷”

黔西南州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加强道路建设,加大修路工程扶持力度;第二,加强农村电网建设项目,加快完成农村石漠化贫困地区电网改造,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加强农田水利、防洪减灾工程建设。重点加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大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靠国家和省级部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还要广泛吸纳金融信贷、产业资本等其他社会资本投入。

3.2 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黔西南州农村地区需要立足当地自然优势,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和旅游业。一是要发展特色产业,以贞丰县白层火龙果园区等园区为示范,建设三无、绿色、有机商品蔬菜基地,发展高效生态油茶基地等特色农业。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依靠南州多民族、多文化特色,发展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布依族历史文化的休闲旅游地,拉动当地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大技术引进和改造力度,科学合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3.3 加大农业科技技术投入及其推广力度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实际生产力是带动农业发展的基础。所以,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和农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硬件”建设[8]。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战略思想,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此外,需要加大土地流转,提倡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农业效率,为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创造条件。

3.4 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走“互联网+农业”销路模式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且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9]。政府要抓住目前互联网发展的形式,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园区的同时,积极引导本土特色走出村,打破传统的封闭销路途径,提倡走“互联网+农业”销路模式。对此,政府要抓3个方面:一是要抓农业网络化和物流体系建设,达到村村有物流站点的基础目标,为后期电商扶贫与特色农业产业园的结合打好基础;二是要抓农民培训管理,做好农民技术培训和素质培养,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难题,帮助农民走进市场;三是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找市场,引进投资,给农民创造稳定收入的途径,做农民最坚实的后盾。

3.5 全面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015年以来,“精准扶贫”一直是黔西南州一直坚持不懈的任务。全面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政府需要坚持扶贫。第一步,精准识别。在农村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等,完善准确的数据档案。第二步,精准管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好扶贫工作,可以从县直各部门抽派干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每位副县级以上干部负责定点联系1个贫困乡(镇)或贫困村。对每个贫困户都明确1名帮扶责任人,实现村、户帮扶全覆盖。政府抓好精准扶贫不应单纯给予经济的补助,而应带动农民谋发展,脱贫工作应要慢慢从资金补助脱贫转向劳动脱贫。

古人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所以,国家不仅要建设民生工程,更要建设民心工程,关心三农,关心基层,真正意义上帮助农村农民致富脱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邓伯祥.精准扶贫:黔西南百万农村贫困人口“普照阳光”[N].黔西南日报,2014-12-09.

[2]黔西南州统计局.2014年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2-26)[2016-07-26].http: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3]百度百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EB/OL].(2015-09-06)[2016-07-26].http://baike.sogou.com/ v172128.htm?fromTitle=%E9%BB%94%E8%A5%BF% E5%8D%97.

[4]祝庆庆.黔西南5县市遭特大风雹1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770万元[N].贵州都市报,2013-04-30.

[5]州政协调研组.黔西南州基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EB/OL].(2013-12-24)[2016-07-26].http://www. qxn.gov.cn/View/QxnZX.scdy/77610.html.

[6]黔西南州统计局.黔西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10-28)[2016-07-26].http: //wenku.baidu.com/link?url=iXhhbPLzuB0R84MxJ6aN -frhi2DgvA1od7BO5nnFbl3XiNS_5vDCf_50Z5z1_2-1Hkg-Zc1MzOpU0Vlzq-wbF7No6l2bG-kM4VugbJcX8GOOq.

[7]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黔西南州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EB/OL].(2012-05-16)[2016-07-26].http://www.qxn.gov.cn/View/zwyw/49939.html.

[8]王雅鹏.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09)[2016-07-26].http://www.cac.gov.cn/2015-11/09/c_1117080309. htm.

(指导老师:李英勤)

F323.8

A

1674-7909(2016)24-86-3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石漠化精准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