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下推进渝东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研究

2016-12-20李青峰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2期
关键词:理念生态发展

李青峰

中共忠县县委党校 重庆 404003

五大发展理念下推进渝东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研究

李青峰

中共忠县县委党校 重庆 4040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强调,新时期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的提出,既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也为各地区具体发展提供了指南,尤其对重庆市渝东北地区怎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方向性指导。

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渝东北

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对于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宏伟目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作用。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引领发展,一直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的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好利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二)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基本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五大发展理念既统揽全局,又针对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当中的每一个发展理念都各自相应地解决了发展当中的问题,如:“创新”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解决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开放”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解决的是发展的社会公平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之间都各有侧重,且相互支撑,以问题为牵引,不仅抓住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找到了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科学配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了方向性指导。

(二)五大发展理念既把握发展速度,有顺应时代变化

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揭示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路径,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思想。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新变化,站在时代制高点,深刻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变化,着眼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止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是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超越发展困境、赢得发展主动的重大战略抉择。

三、五大发展理念下忠县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路径分析

忠县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一部分,在“十二五”时期,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忠”总任务,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奋力进取,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十三五”时期,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忠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一)坚持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1、培育发展新动力。强化投资拉动、消费带动、出口撬动的积极作用,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扩大消费领域,引导绿色消费,壮大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让更多“忠县造”产品“走出去”。

2、构建产业新体系。对接国家、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信息消费、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3、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和“+互联网”行动,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工业企业产业链智能服务平台,改进产品生产工艺,优化管理流程。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4G网络实现县域全覆盖,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1、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等“多规融合”。优化“县城发展区—重点镇—一般镇(乡)”空间格局。稳步推进新区开发,基本完成城镇棚户区、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特色小城镇。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统筹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城区市政道路建设,新建一批停车楼(库),有效缓解城区拥堵。新建和改扩建两河水库、黄钦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加强病险水库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洪灌溉能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3、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加强文化、文物古迹保护,修缮保护半城老街,抓好秦家上祠堂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守“五个决不能”,优化生态空间,保护生态安全,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

1、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发展绿色交通。积极发展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创建低碳城镇、低碳社区、低碳园区。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引导城乡居民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公共机构节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实施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深化环保“五大行动”,加强大气污染物防治,综合整治生产生活噪声,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产生活污水深度治理和重复利用,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等污染物防控。划定耕地、林地和森林等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开发强度和规模。加强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四)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改革促开放,完善开放功能,加强开放协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县级公立医院、行政体制、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股份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投融资、财税、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完善开放功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中新(重庆)项目,构建畅通便捷的开放通道。积极配合争取渝(重庆)西(西安)高铁、广(安)忠(县)黔(江)铁路等过境铁路纳入国家规划。争取沿江高速北线忠县段和孙家—石宝—西沱高速纳入市级规划。加强与山东、沈阳、大渡口等对口支援地区和周边区县合作交流,推进区域协作发展。

3、科学理性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全面捕捉招商信息,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抢抓《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机遇,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围绕柑橘、页岩、石灰石、岩盐等资源策划包装项目,提高招商针对性。围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瞄准知名企业,抓好产业链招商。

(五)坚持共享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推进贫困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实施产业发展、异地搬迁、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精准措施。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深化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合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和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持续巩固扶贫成果。

2、不断改善民生民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以上用于民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全覆盖。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不断增加中低收入家庭收入。

3、推进三峡后续工作。优化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统筹实施后续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沿江综合整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移民小区综合帮扶等项目。加大移民生产生活扶持力度,加强移民培训和就业扶持,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做好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保障库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9-10.

[6]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0

李青峰,单位:中共忠县县委党校,职务:教研科讲师。

猜你喜欢

理念生态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