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事活动中城市传播问题的探究

2016-12-19狄丹

今传媒 2016年11期

狄丹

摘 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不断深入的当下,城市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以传播主体的身份出现,以城市为主体举办的各类节事活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节事活动具有鲜明的动态属性,是城市传播的动态文本,更是城市传播研究范式深入挖掘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基于节事活动的城市传播对社会群体心理集群意识具有较好的塑造功能,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共识和认同将有益于形成市民城市共同体,提升城市的社会凝聚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事活动;城市传播;动态文本;多维面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49-02

在逐渐升温的城市学研究中,相较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以传播学视角展开城市问题的探究显然起步较晚。从1998年国内学者章建耀“试论城市传播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立足点”为代表的大众传播视角阐述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问世,到大众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问题的广泛讨论,再到以复旦大学孙玮教授和陆晔教授为代表的坚持传播学范式创新下城市传播的创新性研究,国内学界逐渐呈现出城市传播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研究态势。

一、以城市为载体的节事活动传播

节事活动源起于农耕社会。“节事”(event)包括有“事件、活动、节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节事问题研究视角主要围绕着经济学、旅游学及人类学等学科领域而展开。国外学者中关注节事活动中传统商品和服务的迪克兰(Tikknanen)[1]、视其为文化体验产品的佛迪兰和威廉姆(Ferdinand&Williams)[2]。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对节事活动的定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此处借鉴戴光全和保继刚提出“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简称,英文为Festival & Special Event(FSE)的概念[3]。现代节事活动(Mega festival& special event)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文化庆典,文艺活动、商贸活动、体育赛事、政治事件以及私人事件等。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类节事活动带有人与人之间密切而频繁的交往、有效的组织策划与传播、回归以人为本位的文化交流,以及由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传播等丰富内涵。

现代节庆被理解为某区域或某地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风情风貌、地理优势、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体,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仪式[4]。作为高度聚合性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原始的节庆庆祝活动还是现代的节事活动都体现了人的“集群”特点,即个体人在群体交往中得到了自身需求的满足,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群体的互动合作和社会的进步。剥离包裹节事活动外在功能效用表层的论述,挖掘以个体人为传播源的深层论述,回归到城市问题研究的本质,即个体人是城市传播的主体,同时也作用于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传播的动态文本——节事活动

城市节事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纷繁多样的信息交流活动,现场集聚的特性打破了城市中个体人之间的区隔,且个体依据主观愿望在特定主题下参与活动,相互沟通交流的同时分享彼此共同的经验和信仰,是城市市民个体沟通的深化与拓展。节事活动作为城市传播的动态文本首先体现在参与活动的个体——人。人本身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以及可塑造性、可变性等特点,而上述特征在节事活动中展示的最为明显。以历时性的视角,现代商务和博览类的节事活动中,商品信息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交易双方在节事活动的特殊平台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换,满足交易双方的利益需求,特定主题和特定主体的节事活动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以共时性视角,城市民俗和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活动被视为地方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传播活动,展示地方风貌文化的延续性使得秉承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以政治为主题的城市节事活动层出不穷,在以政府间合作为目标的实践中扩大了以城市为单位的社会认同范围,提升城市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城市传播的范畴。有学者就曾论述,节庆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传播,活动中政府的“形象”以及居民的“娱乐功能”占据了很大成分[5]。现代节事活动承载了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样化内涵的综合传播形态,就此而言,仅仅关注节事活动的经济价值难免忽略其本体价值,脱离了节事交流沟通的本质,将无益于城市节事活动的长久发展,而只关注文化含义的节事活动也将受限于现实传播的范围和实效。

参与节事活动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NGO)以及市民,具象实践中,传者和受者在节事传播实践中的角色互换,其中的市民(公众)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城市传播文本中个体人是作为具有动态性属性的文本。“城市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所构成,相似的人无法让城市存在。[6]”由个体人参与的节事活动作为城市传播有别于展示性的空间性文本和可阅读性的大众媒介类文本,不但具有动态属性,而且由其实践整合了传播文本,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成为了影响城市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节事活动中城市传播的多维面向

传播形态的兴衰变迁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古至今,节事活动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依然活跃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无论是从早期自发性的群体性庆祝活动,到后来有组织的群体性传播活动,节事活动始终以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互动为基础而展开。复旦大学张玮教授认为,城市生活得以形成、运作、发展,依赖于传播构筑的多重关系网络,这个传播构筑的城市关系之网,是信息之网,交往之网,意义之网,是传播视野对于中国城市研究的价值所在[7]。

现代节事活动中城市传播的表达与展示复杂化而又多元。例如,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奥林匹克盛会和足球世界杯等赛事活动,活动本身不但对于体育爱好者这一特殊受众群体而言是难得的盛会,而且对于举办国家和城市而言也是全民参与的节日庆典。参与活动的不但包括组织策划的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包括加赛事活动的运动员和观看比赛的各类普通观众。举办节事活动的国家和城市利用这一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绝佳时机,将自身的文化融入了口号的设计、吉祥物的选择、场馆的规划与设计及工作人员的服饰等的各个环节。节事中意义的生成和表述有赖于大众媒介的参与和传播,更有赖于活动中普通民众参与下的有组织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活动。普通参与者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为节事活动中的传播带来了诸多不可控因素,如何针对个体参与的节事活动行为进行适度影响和控制,正确引导其信息传递和交往行为是提升节事活动效率的必要思考。

越来越多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不仅是因为个体人能够借助节事活动的平台获得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在于个体人的想法和观念得到了有效或适度的表达。现代城市节事活动传播正是为个体参与公共事务、公开的发表观点、参与对话和互动提供了平台,特别是在一些“大事件”传播活动中。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哈贝马斯以启蒙、民主、话语交往、合法性等视角系统的阐述了公共领域的相关理论,强调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领域[8]。城市被认为是传播呈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的公共领域[9]。所谓城市话语是一种城市传播现象及信息形态,是一种以传播城市信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解决城市发展中内外问题为目的的城市传播行为[10]。节事活动的举办期间不仅是地方人文历史的展示,还为市民集体意见的表达提供了机会,塑造了市民城市共同体的集体话语诉求。

吉普森和路易斯认为,作为传播学正在兴起的领域,城市传播以城市学、传播学、经济学籍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为出发点,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文化等维度来观照、阐释、反思城市发展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11]。运用跨学科的视角,突破大众媒介和空间实体考察城市传播文本的局限,探究城市传播这一综合复杂传播过程的本质——以人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往活动,将有益于思考城市与人、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处理节事活动中以受众导向或是资源导向,以节事活动作为城市形象的传播路径以及城市发展转型等问题的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1] Tikkanen I.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AMusic Festival:Case KuhmoChamber[J].Journal of Euromarketing,2008,17(2):127-139.

[2] Ferdinand N, Williams N L.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as Experience Production Systems[J]. Tourism Management,2013,34(1):202-210.

[3]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示(上)[J].旅游学刊,2003,18(3):26-3.

[4] 王娟.民俗学概论(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1.

[5] 张敏.会展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

[6] 理查德·桑内特.黄煜文译.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肉体与石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5.

[7] 孙玮.“上海再造”: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80-86.

[8] 王晓升.“公共领域”概念辨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22-30.

[9] 周妍.城市传播理念与路径研究[J].当代传播,2012(3):115-121.

[10] 李亚铭.论城市话语传播[J].新闻知识,2013,10:25-26.

[11] Timothy A Gibson, Mark Lowes, Mark Douglas Lowes, eds.Urban Communication: Production, Text, Context.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6:5.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