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方式及疗效评定

2016-12-19陈业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9期
关键词:缓释片硝苯地平缬沙坦

陈业媛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山 528467)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方式及疗效评定

陈业媛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山528467)

目的:研究并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降压、降糖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糖尿病病史,且因糖尿病而引发肾病,血压超过正常水平,被确诊为高血压,其收缩压达到140 mm Hg,舒张压达到90 mm Hg。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51岁,年龄最大79岁,平均(65.17±11.62)岁,糖尿病病史4~8年,平均(5.93±1.49)年;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50岁,年龄最大80岁,平均(65.29± 11.96)岁,糖尿病病史4~9年,平均(6.35±1.6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本资料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133022)口服治疗,2次/d,每次10 mg;观察组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给药方法同对照组,缬沙坦口服,1次/d,每次80 mg。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肾功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n时间血肌酐(mg/dl)肾小球滤过率(ml/min)对照组观察组30 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84.23±31.21 167.51±26.74#184.73±31.87 155.92±25.91#*85.12±9.71 74.49±8.54#84.97±9.96 65.62±7.64#*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10.00%)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2例头晕、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2例(6.67%)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1例头晕、1例恶心,均自行缓解。两组患者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相当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主要是由于机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血管所受压力增大,血压增高[2]。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有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受损风险通常高于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也较高。因此,临床上应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其预后。

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多采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而降压药物的选择是决定其治疗效果的关键[3]。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钙离子阻滞剂,能够对钙离子进行高度选择性的抑制,阻断钙离子的转运,扩张血管,促使心肌耗氧量有效减少,减轻心脏承受的负荷,还能对肾小球系膜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减轻肾脏的钙化情况,保护肾脏功能,同时,硝苯地平缓释片给药后对机体内糖代谢的影响较小,不会导致血糖增高[4~5]。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能够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有选择性的抑制,从而有效抑制血管收缩,促进血管扩张,同时还可作用于肾小球微血管,减轻肾脏微血管病变,从而改善肾功能[6]。

临床上关于高血压的治疗方面,提倡联合用药,临床普遍认为,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降压效果相对于单一用药更加显著。硝苯地平与缬沙坦这两种药物不存在配伍使用的禁忌,可联合使用,且由于硝苯地平可对血管进行扩张,减少心肌耗氧量,而缬沙坦则可以对血管收缩进行抑制,二者联合应用,可使促血管扩张作用更加显著,有效降低血压,同时,由于硝苯地平可对肾小球系膜进行保护,缬沙坦可保护肾小球微血管,二者联合应用,对肾小球的保护作用进行叠加,可更加显著的改善肾功能,故采用硝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可促使降压效果、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得到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其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较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加显著(P<0.05),充分说明了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显著降压、降糖作用,还说明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肾脏损伤有缓解作用。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降压、降糖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1]崔秀玲,奚悦,马跃,等.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21):2439-2441

[2]刘海青.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4):554-555

[3]奉雁.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5):924-926

[4]张广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21-122

[5]王艳.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53-55

[6]葛俊.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43-144

R587.1[1]。因此,临床上应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本研究分别采用常规降糖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常规降糖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探讨治疗方式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9.008糖尿病肾病是一种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内糖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肾功能受损,临床特征以肾小球血管损伤为主,存在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容易导致血管压迫增大,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一般情况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病风险要高于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后,高血压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6-08-11)

猜你喜欢

缓释片硝苯地平缬沙坦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