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保障机制的构建

2016-12-18

纺织科技进展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院校信息化

于 勤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保障机制的构建

于 勤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要求,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校外实习保障机制的措施,包括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改革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实习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和实时监控的在线教学管理。

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保障机制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发展规划》)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还指出职业院校要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1]。由此可见,创建信息化环境是职业院校学生校内、校外实习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呈现出实习单位相对分散,实习岗位较多且岗位轮转欠合理,实习内容、实习时间欠明确等问题[2]。这些问题影响了实习的正常进行,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其原因就在于企业和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时间等进行管理,难以保障校外实习的质量。此外,《发展规划》还指出职业院校要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显然提高信息化管理是校外实习质量的保障,本文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校外实习保障机制的构建措施。

1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校外实习的基础保障

《发展规划》提出高职院校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1],而目前校外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往往只是技术型的能工巧匠,实习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所偏弱。所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校外实习的基础保障。

1.1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采取长期和短期培训,提高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能力,丰富其信息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信息化资源的学习中来,创设信息化资源,创建信息化环境,将师生的教学活动做到数字化、可视化,形成集教学、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辅导、考核考试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方式。

1.2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制作能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但实际上是将一些视频、图片等生搬硬套应用到多媒体课件中,对教学效果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促进。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是将各类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因此要培养教师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在线学习平台的能力,将形成的教学资源展现于学习平台中,进而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教学内容媒体化、数字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这必将使学生在校外实习变得不再枯燥。

2 改革实习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校外实习的根本保障

2.1 以应用为驱动,建立“平台+资源+教学”的在线授课模式

融入信息技术元素,改革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教学活动实施注重信息化教学目标;校外实习更需要精选企业中不同岗位、不同产品的信息化教学素材,整体布局教学设计;整合和共享学校和企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等。(2)面向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实习实现远程教学,并能够服务企业培训和终身学习。(3)实现教师网络协同备课和开展网络在线教学,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并能够进行在线答疑。

2.2 以信息职业素养提升为目标,建立“平台+资源+学习”的在线学习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根本特征在于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需要转变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职业素养。这包括:(1)充分利用以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支配学习”转变到“自主建构,创造学习”上来,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和教师交换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见识,从而提高信息化职业素养。(3)利用数据资源,实现智能输送,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评价。

3 建立校外实习课程网络平台是校外实习的有效保障

明确在企业实习的目标,根据实习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课程的信息化平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建成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施、自主训练与测评库、教学评价等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

(2)校企共享资源。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校企共同搭建网络课堂,开展行业资源库、样品库、企业工厂、实际工艺等的共享资源建设。

(3)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上述资源库建设同步构建课程信息化在线学习平台,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空间。应用信息技术精选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学习形式。

4 建立实时监控的在线教学管理是校外实习的重要保障

建立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校务全流程管理。这包括:(1)实习前管理。学生在进行校外实习前根据教学管理系统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企业,并接受企业面试;面试合格后方可开始实习,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对所有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信息登记。(2)实习中管理。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派定制师傅指导学生实习并记录每天教学内容,学生每天对实习内容进行记录并写出感想,学校教师将每次检查过程记录在管理系统中。同时将信息进行搜集并反馈在系统中,学校根据专职教师收集的信息、指导教师的记载和学生实习的感想,不定期处理这些信息并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和学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及时提高。因此从各个层面上采用在线办公管理,就可提高实习管理质量。

5 结语

学生校外实习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和多主体参与的环节,故保障校外实习质量并不简单,特别是在信息化职业教育背景下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如何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兼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仍将是长期的工作,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校外实习质量的重要课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教育部[2012]5号,2012.

[2] 于 勤.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3,(7):194-195.

Construction of Externship Security Mechanism for High-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YU Qin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jiagang 215600,China)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en years development pla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security mechanism about externship wer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ies of normalization,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course, build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practice course and developing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real-time monitoring.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igh-vocational college; externship; security mechanism

2016-01-15

江苏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880100)

于 勤(1979-),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品设计,E-mail:yuqin19791123@163.com。

G710

B

1673-0356(2016)06-0063-02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院校信息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