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的力量来自员工

2016-12-17洪剑波

经营者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人力薪酬资源管理

洪剑波

一、引言

毛泽东说,“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企业发展的力量很大程度上由员工能力所决定,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实现组织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问题上群众路线给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大的引导,指明了方向。

二、全面认识群众路线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如同一艘航行的帆船,在行驶中将遇到无数的风浪波折,而员工就像水手,与企业并肩作战、乘风破浪创造辉煌。船的航行离不开员工,也将与员工一起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驶向更远更美好的前方。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开拓新局面,势必要依靠员工的力量,而群众路线正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凝聚员工力量的法宝。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企业内外环境难免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在企业内部,员工关注薪酬、晋升、培训、保障等切身利益,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走群众路线,听员工的声音,深入了解员工的诉求,有利于制定符合员工和企业发展的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不断把握和化解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过程,是谋求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坚持以群众为核心,围绕群众路线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薪酬、培训、招聘以及组织关系。每个模块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都涉及“人”,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政策,公平有序选人、用人、育人、管人,最终形成合理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循环,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良性运作,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重点,在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是使企业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使企业和员工都能获得长期的利益。

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规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规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员工达到长期利益的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规划。因此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收集员工的意见,虚心向员工学习,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人力资源规划要善于灵活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法,注重员工参与的广泛性,多向员工收集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信息,搭建多形式的沟通平台,采取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和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努力拓宽了解和听取员工意见的渠道,建立员工意见分析机制。

(二)坚持群众路线,抓实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正面引导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绩效管理是一个有计划、有准备、有指导、有沟通的循环过程,既重视结果,亦重视行为。绩效考核除了促进企业达成目标外,还要达到发现员工问题、促进员工成长、实施员工激励的目的。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工作任务的布置和下达,更要注重对员工的绩效指导和关心。

在绩效考核指标下达时,要从基层员工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不能脱离基层实际,不定基层落实不了的指标,做好与员工的调查、沟通工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走好群众路线员工才会相信绩效考核体制,才会配合绩效考核工作,才会切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绩效考核的结论要对员工本人公开,以保证考核的民主,并向员工就考核结果进行解释,肯定员工的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让考核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确保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使考核成绩不好的员工心悦诚服,奋起上进。绩效考核的形式应借鉴群众路线,“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形式,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不光包含上级对下级的考评,也应包含360度考评,让更多的员工参与互评,请员工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创新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评议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员工的对绩效考核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三)坚持群众路线,薪酬分配公平正义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模块中,薪酬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利益,也牵涉到企业的发展。在薪酬管理实践中践行群众路线,关键是把“努力让每个员工在薪酬分配中感觉到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因此,企业在启动、实施、修改薪酬政策时,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同广大员工一对一宣贯解释,才能使薪酬制度得到大多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薪酬政策的制定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让员工切实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业绩的提升提高自身薪酬收入,保障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作用。

(四)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工作需要以“人为中心”,将课程与不同层级人员的特点和对应素质能力相结合,对应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标准,对应开展课程进行培训,真正做到有效培训。

培训工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贴合员工的能力及需求,只有真正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才能推动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把培训效果落到实处。培训计划制定前,需要自下而上全面获取不同职位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与自上而下培训要求相结合地设计培训课程内容,并采用多元混合式的培养形式予以实施,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真实诉求,从实质、内容上强化员工自主、自愿学习和积极参与培训的动机,以及对学习效果转化的期望。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从根本上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同时使企业员工的整体能力素质也将得到有序、有效的提升。

(五)坚持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内部用工方式、分配方式以及劳资双方利益的不同,造成了劳动关系的内在差异;企业所有制性质、经营者素质、企业环境、员工队伍构成的不同,导致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差异。员工和企业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难免会出现不和谐因素,矛盾越是突出,问题越是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企业需要及时跟踪和响应员工诉求,通过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面对面、零距离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搜集归纳当前企业里用工方面的问题难点,以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结语

以群众路线为核心,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工作,是实现组织目标、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证。只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积极适应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诚心接受员工监督,在员工队伍的建设上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单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力薪酬资源管理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70%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