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用大豆规模化栽培技术

2016-12-17许映君崔萌萌余宏军蒋卫杰

农村百事通 2016年21期
关键词:菜用子叶豆荚

许映君+崔萌萌+余宏军+蒋卫杰

菜用大豆株型紧凑,生育期短,能增强土壤肥力,耐阴性强,适应性广,利于茬口安排。其上市期正好是南方蔬菜淡季,可大大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浙江省慈溪市菜用大豆平均每亩产鲜荚550~650公斤,加工企业收购平均每公斤价格为2.8~3.0元,每亩产值达1500~1950元,经速冻加工后每吨价格为1500~1600美元,经济效益明显。

一、主要种植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栽培季节选择适于加工的菜用大豆品种。目前适于慈溪市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浙农303、青酥2号、青酥5号、毛豆3号、浙农6号、浙鲜豆8号。

二、茬口安排

菜用大豆采用露地直播或地膜覆盖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达到10℃左右时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采用小拱棚栽培,于2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3月上旬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

三、整地做畦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田块。播种前25~30天深翻耕,根据种植品种和田块肥力水平,结合整地每亩施商品有机肥100~200公斤、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6-8-12)35~40公斤。整地细耙做畦,实行三沟配套,保证田间灌排畅通。如人工采摘,要求畦宽(连沟)1.5~1.8米,其中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机械采收,要求地块局部坡度小于5°,畦面净宽1.6米、畦沟宽不超过30厘米,畦沟深不超过20厘米。

四、小拱棚育苗移栽

1.苗床选择:苗床宜选择土壤肥沃、pH值6.5~6.8、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及交通便利的田块。

2.深翻做畦:机械深翻15~20厘米,彻底粉碎大土块,整地要细、匀,畦面宽1.2米、沟宽20厘米。育苗苗床结合翻耕施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7-17-17)10公斤。

3.播种:播种期为2月20日左右。每亩播种量6.0~7.5公斤,苗床和大田比例为1∶(25~30)。播种前先浇水,以手捏泥土成团,松手土块散开为宜。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种子不能重叠,轻踩畦面,使种子与土紧密结合,覆盖2~3厘米厚的细土,再覆一层地膜,膜两侧用泥土压实。

4.搭盖小拱棚:搭小拱棚的小竹竿长2米,每隔70~80厘米插一根小竹竿,小竹竿两端插入土深10~15厘米,呈拱形,然后覆盖0.07毫米厚的薄膜,拱棚两侧的薄膜压入泥土。苗床两端各插一根长约60厘米的小竹竿,薄膜打结固定在小竹竿上。

5.苗期管理:出苗前密闭小拱棚,保温保湿,地温保持在25~30℃;出苗后适当通风降温,幼苗期小拱棚内白天温度18~25℃,夜间10~15℃。待子叶顶土且转为绿色时,及时揭掉地膜。子叶展平后,在小拱棚两侧每隔3~4米横向插入一根2米长的小竹竿,揭起薄膜通风降温,逐步炼苗。

6.移栽定植:当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刚显露时及时移栽。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壮苗。子叶缺失的幼苗不能定植。定植密度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和品种特性而定。定植畦两侧各留10~15厘米,每畦种4行。如毛豆3号,定植行距40厘米、穴距30~33厘米,每亩栽种5000~5500穴,每穴3株。

五、直播栽培

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播种适期。每亩开5000~5500穴,播种深3厘米,每穴播3~4粒种子,不重播、不漏播。建议在播种后出苗前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播种后覆盖地膜。注意在直播前3天进行小拱棚育苗,按大田播种量的10%培育壮苗,以用于适时补苗。

子叶顶土出苗后及时挑破地膜。当幼苗1~2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2~3株健壮苗。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六、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生长前期如遇持续干旱、土壤表面泛白时需及时浇水。菜用大豆从开花结荚期到鼓粒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要保持畦面湿润。若遇干旱需进行畦沟灌溉2~3次,以畦面表层土壤含水量80%为宜。

2.追肥:基肥施足且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菜用大豆生长期间可不追肥。如果田间植株生长不平衡,叶片颜色偏黄绿色、茎秆较细时,在第一复叶期每亩追施尿素5.0~7.5公斤,初荚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打孔穴施,同时喷施总氮为32%的尿素硝铵液肥1.0~1.5公斤(兑水30公斤)。豆荚鼓粒期可结合防病治虫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3.清除杂草和中耕培土:定植前10~15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2500~3000倍液化学除草。露地栽培,植株4~5片复叶时,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52.5~67.5克喷雾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封行前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中耕培土,培土不宜过高过宽,以不超过第一复叶节为宜。

七、收获

在菜用大豆栽培过程中,采收是费力最大、耗时最多的生产环节。如采用人工采摘,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0%左右。为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大规模种植的,可利用菜用大豆收割机收获,工作效率为每小时采收5~7亩,可连续工作,小到中雨的天气仍可田间作业。豆荚损耗率小于5%,豆荚机械损伤率小于3%。人工采摘一般在豆荚饱满、色泽青绿时收获。如作为速冻加工原料,则应在豆荚八成熟、已鼓粒、豆粒之间的缝隙刚填满时收获。

猜你喜欢

菜用子叶豆荚
豆荚儿,嘭!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黑山羊胎盘子叶性状结构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橘红心大白菜形态标记的遗传及稳定性研究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生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