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地区》一节内容的教学设想

2016-12-17朱建华

关键词:青藏铁路

朱建华

摘 要:初中地理《青藏地区》一节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着重介绍了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及青藏地区的高寒农牧业。但是,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就加入了青藏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来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关键词:青藏地区;高寒农牧业;入藏公路;青藏铁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81-2

在现代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把地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以及能力培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青藏地区》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幻灯片、投影与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以便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影像资料使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面貌,方便其掌握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山脉的分布特点,农作物产区、矿产、能源及交通道路的分布状况。通过对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各种资源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本课主要围绕该地地理图片展开教学,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地串联在一起,通过看图、解图、绘图及填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将知识由抽象化转向具体化,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文围绕“人地关系”展开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面貌特点与地区文化,进而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进行探讨。

一、高寒的自然景观

1.高寒的地理特征

[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青藏高原地形图及三级阶梯图。

[提问] 请学生们观察图片,看看青藏高原与其他地区有什么区别,然后试着分析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大约是多少?已知若每升高100米,平均温度就会降低06℃,同时,计算一下本地区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间的温差是多少?

学生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接着教师根据回答内容进行解析,指导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讲述] 通过读《中国地形图》,我们知道青藏地区主要是具有高寒的自然特征,而且具有高寒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其平均海拔高于4000米,又称“世界屋脊”或“第三极”。因为地势较高,相比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气温要低23℃左右。所以,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就是“高”、“寒”,并且形成了独有的高原景观。

2.高寒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

[思考] 本地区的自然景观都有哪些特点呢?

[回答] 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回答,教师解析并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

[板书] 高原地区所具有的特点:①其分布着大量的雪山及冰川,是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②高原表面高低起伏和缓,多河谷和盆地。③湖泊分布比较广,并且数量多。④在河谷两岸分布着农田、乡村以及城市。

[讲述] 青藏高原所处地势高,温度低,山上冰川广布且常年被积雪覆盖,等到天气转暖后,冰雪开始大量融化,为发源于此的长江、黄河等数条大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本区所处地势虽高,但与藏北高原相比其高度并不大,兼具起伏和缓的特点,在边缘地区,河流湍急,山高谷深。本地区存在许多淡水及咸水湖,是我国两大湖区之一。其中,青藏高原中有一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最大的咸水湖,即青海湖。本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人们居住,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有农田、城镇聚集分布。

二、高寒农牧业发达

[思考] 思考青藏高原上数量最多的牲畜有哪些?是什么?主要农业区都有哪些?

学生通读文中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思考。等一定的时间后,由学生回答,教师解析,同时再对学生的回答适当做出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板书] 青藏高原农牧业比较发达,最多的牲畜当属臧山羊、藏绵羊和牦牛。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高海拔的缘故,农业区主要集中在水源丰富、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地方,其中,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底,青海省的农业区则主要位于湟水谷地,由于日照充分等原因,其农作物如豌豆、小麦、油菜及青稞等单位面积的产量较比较高。

三、居民生活

[思考] 藏族人民生活是否与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通过主食、服饰、居所、出行等方面,进一步了解高寒的气候条件如何影响到藏族人民的生活。

[阅读] 请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思考。

[歌曲] 藏族民歌欣赏,通过民族歌曲对藏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有所感触。

[回答] 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作答,教师进行解析和评价。

[板书] 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由于高原地区的“高”、“寒”等特点,其居民的衣食住行也不同于其他地区。他们的衣服主要以藏袍为主,食物则是产量较高的青稞、小麦。住所主要是牛毛毡帐篷及碉房,出行要靠牦牛。

[讲述] (1)衣: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致使这里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在一天当中,气候也会时常变化,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因为其特有的气候特点,藏族人民的服装以藏袍为主,藏袍的袖子既长又宽,当温度降低时,能够增温保暖,当温度升高时,可褪掉袖子,露出臂膀,起到降温的功能,他们的服饰就是因气候特征所制。衣料质量好,具有良好的防寒效果,夜间还可当作铺盖,十分方便。藏袍是不仅仅藏族人民的民族服饰,更是其民族的特殊标志。

(2)食:藏族人的饮食偏向于游牧民族,不喜欢特别辛辣的食物,很少以小麦及大米作主食,且该类作物因地理特征的原因,在高原地区产量极低。所以,其主食以青稞为主,该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使得青稞的产量极高。青稞既可以用来酿青稞酒,还可以做糌粑,再加上酥油茶,是藏族人特有的食物。

(3)住:西藏地区的房屋,多数以土石结构为主,屋顶通常比较扁平,而且屋顶较低,一般低于3米,四周有围墙,墙壁上面较厚,下部较薄,门窗较小,这样便于保温抗寒。碉房、干栏式建筑、帐篷等为其主要的建筑形式。

(4)行:藏族人以前出行一般靠牦牛、马等,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青藏地区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出行以汽车、火车、还有飞机为主。

四、交通运输变化

[思考] 新中国成立前后青藏地区的交通状况及其变化有哪些?阅读相关内容,思考本区交通状况的改善与经济的发展有何关系?

[讲述] 历史上,青藏高原是因海拔高、交通不便等原因被称为“边陲之地”,人口稀少,经济、文化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修建了数条公路;另外还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另外,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也随之快速增长起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图片] 展示青藏铁路的幻灯片,同时加上《天路》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思考] 为什么青藏铁路的许多路段都以桥代路?铁路上的车厢为什么是密闭的?

[回答] 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作答,教师进行解析和评价。

五、结语

1.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青藏地区的“高寒”特征及其特有的农牧业都基本了解并掌握。同时,补充说明了该地区气候特点对居民衣食住行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2.达标测试

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多种题型,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若出现错误或重难点,教师应及时指正错误,并详细解析。

3.结束新课

本节课程结束后,给学生放映“青藏高原”片段,回顾本节内容,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骆福权.新课程理念下地理“问题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

[2]张旭如.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地理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

[3]刘文英.基于中考区域地理复习的微课开发——以《青藏地区》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4]于连之.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调用电教媒体[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

[5]刘宗华,隋洪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6]张静.脱离教材 走近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

猜你喜欢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涵洞积冰太阳能融冰探索
巧选素材 激活地理课堂
探讨青藏铁路的热棒工作原理
探讨青藏铁路的热棒工作原理
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建构
青藏铁路的两次“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