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古代园林排水能力超越现代都市?

2016-12-17王斌赵天

奥秘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明沟青砖涵洞

王斌+赵天

雨季来临,国内不少地方遭遇了强降雨天气,首都北京也不例外。然而近日,一则“北京遭遇强降雨,六百年故宫地面无积水”的帖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不只故宫,甚至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园林,都同样有着十分惊人的排水和蓄水能力。

面对强降雨,可以做到“雨过地皮湿,无一处积水”。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园林里,古代集水技术一直沿用至今,虽历经上百年,仍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古代北京城的排水艺术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 保留并疏浚了大都城的排水沟渠。明朝有记载的排水干渠有内城的大明壕、东沟与西沟和通惠河故道, 以及外城的龙须沟、虎房桥明沟、正阳门东南三里河等。到了清朝, 又增辟了一些新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亘东西的花市街明沟,这应该是北京城罕有洪涝雨潦之灾的主要原因。

明清时期,人们对城市排洪防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清代,朝廷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管护也十分重视,京城内外排水沟渠有专人分段进行管理。顺治元年,定令街道厅管理京城内外沟渠,以时疏浚。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康熙五年,定修筑城壕例:护城河遇水冲坏处,内城由工部委官修筑;外城由顺天府及五城官修筑;城上挂漏处,由步军统领衙门会同工部委官修补。

当时的皇宫内帏——紫禁城,占地72公顷,宫殿建筑连檐接栋,地面大都为砖石铺设,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掏挖养护,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可见其排水效果之良好。

宫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天安门前汉白玉石桥下的外金水河

紫禁城内总的排水走向是将东西方向的支线排水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各排水分区既要适应总排水趋势,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以保障水流畅通无阻。为此,各院落地面多留有“泛水”,即预先确定的庭院水流落差坡度。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御路或通道,其断面多呈“熊背”式样,即庭院正中的南北向御路或通道断面通常呈中间略高、两边稍低的形式,工匠以此构造作为院落的分水线。降水时节,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钱眼”状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而后依次通过支线、干线排入内金水河。除了排水干渠以外,紫禁城内外还布置有纵横如蜘蛛网般的二级、三级排水沟。

这便是“六百年故宫地面无积水”的根本原因。

颐和园:古建四周暗藏涵洞

颐和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皇家园林,与故宫有着相似的排水系统,一直沿用至今。即便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北京局地积水成了“汪洋”,但颐和园凭借这些“老物件”,雨过地皮湿,仍无一处积水。

在颐和园的古院落和长廊间行走,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排水设施在哪儿。其实,每一处古院落的四周和围墙的外面,都存在不少用来收集积水的“沟眼石”。沟眼石是一种外观呈圆形的石头,下面压着一个同样为圆形的“雨箅子”,地势与周围相比低一些,连着涵洞,顺着一条条“暗道”把雨水引到就近的小河或者池塘里。沟眼石与周围的方砖颜色一致,正好又处于院子的角落里,所以非常不易被发现。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整个古院落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走势,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把雨水引到排水口。

雨水流入沟眼石后,并不直接被引到昆明湖里,中间还会有一个环节。在万寿山前,有不少池塘或者小湖,雨水将顺着一条条“暗道”先流到这里,清代工匠的卓越智慧便体现在这儿。雨水里面夹杂着泥土,如果直接注入昆明湖,会影响水质。这些池塘或者小湖又叫“沉淀池”,水流汇集到这里,流速会变缓,夹杂的泥土在这里自然沉降。沉淀池与昆明湖底直接相连,水最终顺着暗道注入昆明湖。整个过程非常隐蔽,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积水就被引走了。

同样的排水设施在北海团城也能看到。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西侧,高于地面4.6米。在周长约276米的城墙外,找不到一个泄水口,地面也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雨下得多么大,在团城上只是雨过地皮湿,不会产生径流。那么,这些水去哪里了呢?

天坛的“方城砖”路面

原来,秘密就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用青砖建成的涵洞上。这些将近600年历史的青砖,模样十分特别,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表面上看,一块块青砖排列得严丝合缝,但下面却空有一个个三角形缝隙,这些三角形缝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雨水能够很快通过网络渗入地下。

但是,面对今年“7·20”这样的强降雨,地面的青砖以及它的下层土壤都吸足了水分,那么多余的水怎么办呢?原来,团城地面上,围绕着中央古建筑承光殿和古树周围,有11个水眼,每一个水眼下部都有涵洞相连通。涵洞也是用青砖建成,高度在8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些雨水汇聚到涵洞里,在储存之余,还可以沿着下、左、右三个方向继续向更深的土壤渗透。因此,团城的水通过不同途径全都回到了土壤中。降雨过后,当天气干旱时,储存在涵洞里的雨水可以起到浸润土壤的作用,有利于树木成长。

香山公园:在山林中首次应用雨水收集技术

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大型广场和居民区,但在北京的山林公园的应用并不多,香山公园尚属首例。香山公园静翠湖本是一个泄洪湖,去年,公园完成了湖底清淤工作,并进行了加高处理,有的泄洪沟也被重新疏通,打造成了长约30米的叠水景观带。这样一来,静翠湖蓄水量从过去的700立方米增加至1000立方米。水将被循环到山上补充地下水,形成流动的水景观,收集到的雨水还可用于周边植物的浇灌养护。此外,香山公园还建有四处蓄水模块储存池,用来储存雨水。

雨水收集利用设备投入使用后,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全年收集到的雨水总体保有量相当于公园内面积最大的水体静翠湖的10倍容量。

天坛公园:恢复方城砖路面 便于雨水回归土壤

天坛公园除了祈年殿、圜丘等祭天建筑外,大部分被绿地植被所覆盖,广袤的林地和植被,让宝贵的降水留了下来。

近年来,天坛公园完成了园内道路改造,园区内所有的水泥路、柏油路通过“修旧如故”的做法,重新恢复为原有的“方城砖”路面。这些砖具有很好的透水效果,不仅恢复了天坛原有的风貌,而且使路面具有了一定的渗水性,便于使雨水回归土壤。同时,道路路面被设计得稍稍高出周边的植被区域,雨水能够很快流入两边的土壤,不仅减少了积水,方便了游人,还最大限度减少了降水的流失和蒸发,让雨水留下来充分滋养草坪和树木。

同时,天坛公园在多年的绿化建设过程中,着重保留、保护本土植物,树木以柏树居多,植被包括二月兰、紫花地丁、苦荬菜等。这些植物能天然适应北方气候,到了夏季降水集中期,其根系如同庞大的海绵,能吸收并存储大量降水。

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却依然能靠当时有限的材料和观测设备,设计出如此巧夺天工的排水设施,以至于超越了当今的城市排水系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也值得我们的城市建设部门好好学习。

大浪淘沙 荐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明沟青砖涵洞
超高水头大型船闸闸室明沟消能特性研究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浅析涵洞的种类及特点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头屯河水库泄水涵洞除险加固浅析
船闸明沟消能研究综述
历史建筑中传统青砖等温吸湿性能比较研究
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的构造及施工
船闸闸室明沟消能工消能效果三维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