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超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室内研究

2016-12-17张忠亮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井液黏剂缓蚀剂

张忠亮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学研究院,河北 廊坊 065201)



高温超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室内研究

张忠亮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学研究院,河北 廊坊 065201)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温度压力不断的上升,传统的完井液已经无法满足作业需求,针对密度达到2.4g/cm3以上的完井液体系,通常采用的甲酸铯完井液,其高昂的成本是各大石油公司所不能接受的。调研后对现有的完井液进行分析,室内对抗高温超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的研究,开发出一套抗温达180℃密度可至2.4g/cm3无土相有固相的完井液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无黏土、无惰性加重剂(如重晶石),酸溶性、热稳定性好,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油气层保护效果好、密度调节简单范围广。

高温超高密度;完井液;无土相;可酸溶;稳定性;储层保护

勘探开发井的完井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可溶性盐完井液已经无法满足作业需求,行业急需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廉的完井液[1~5]。从此问题切入,本着储层保护为原则的理念,开发了一套使用海水配制的抗高温有固相完井液体系。经过室内的性能评价,各项指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1 室内配方构建

1.1 固体加重剂及加重方式选择

对于完井液的加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固相,常使用可溶解性盐配合可酸溶的加重材料,常见的加重材料钛铁矿粉和方铅矿粉的自身密度虽然很高,但是成本也比较高;石灰石粉的自身密度较小;重晶石不能酸溶;铁矿粉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其自身密度也较大[6~9]。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温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选择使用可溶性盐与有固相加重剂(铁矿粉)联合加重的方式。

1.2 处理剂的优选

1.2.1 增黏剂的优选

高温高密度固相完井液中固相含量往往很高,要求体系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所以需要在体系中引入性能优良的增黏剂,提高体系黏度的同时增强体系悬浮固相颗粒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抗盐能力,良好的触变能力,以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

试验基础配方:海水+增黏剂HZN-T+0.2%纯碱+复合盐(加重至1.70g/cm3)+2%分散剂HFS-2+1%除氧剂HST+铁矿粉(加重至2.40g/cm3)(配方中百分数为质量分数,下同)。表1为不同质量分数的增黏剂HZN-T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增黏剂HZN-T质量分数为1.0%~1.2%时,使用复合盐加重至1.70g/cm3,再用铁矿粉加重至2.40g/cm3的配方性能较好。老化前后流变性(表2)均能满足要求,静置72h后上下密度差较小,可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1.2.2 缓蚀剂的优选

由于该完井液的加重材料选用的是可溶解性盐和铁矿粉联合加重,盐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如果不加入缓蚀剂,完井液将对井下金属类的工具造成严重的腐蚀。室内在体系中没有加入缓蚀剂时测得的腐蚀速率为6.783mm/a,因此在完井液中加入缓蚀剂,控制其腐蚀性,试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在腐蚀温度180℃、腐蚀时间72h条件下,该完井液中加入2%HSL+0.5%HLN,其腐蚀速率为0.063mm/a,小于完井液腐蚀速率为0.076mm/a的行业标准。

表1 增黏剂HZN-T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注1:μa为表观黏度;μp为塑性黏度;τd为动切力;Nφ6、Nφ3分别为六速旋转黏度计6、3r/min对应的读值。下同。

注2:老化条件为180℃;测试温度为50℃;密度静置72h后测试。下同。

表2 加入1.2%增黏剂HZN-T后的体系性能

注:ρ为密度;Δρ为密度差。

表3 缓蚀剂的优选

注:试验条件为180℃×72h。

经过处理剂优选之后,确定体系配方为:海水+0.2%纯碱+(1.0~1.2)%增黏剂HZN-T+2%分散剂HFS-2+1%除氧剂HST+1%防水锁剂HAR-D+2%缓蚀剂HSL+0.5%缓蚀剂HLN+复合盐(加重至1.70g/cm3)+铁矿粉(加重至2.40g/cm3)。

2 体系综合性能评价

试验配方:海水+0.2%纯碱+(1.0%~1.2%)增黏剂HZN-T+2%分散剂HFS-2+1%除氧剂HST+1%防水锁剂HAR-D+2%缓蚀剂HSL+0.5%缓蚀剂HLN+复合盐(加重至1.70g/cm3)+铁矿粉(加重至2.40g/cm3)。

2.1 酸溶性评价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当盐酸质量分数大于15%,体积大于50mL,反应时间为16h时,酸溶率在95%以上,说明体系具有较好的酸溶性。

表4 酸溶性评价

2.2 沉降稳定性评价

试验数据如表5所示,体系在静置72h后上下层密度差以及沉降因子均较低,说明体系具有较好的静态沉降稳定性。

表5 沉降稳定性评价

表6 腐蚀性评价

注:腐蚀周期为72h;钢片材质为N80。

2.3 腐蚀性评价

试验数据如表6所示,完井液体系在160~180℃的腐蚀速率比较小,可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0.076mm/a)。室内钢片防腐蚀效果如图1所示,钢片腐蚀性比较小,钢片表面未出现明显的蚀点。

2.4 储层保护评价

取2块天然岩心进行储层保护试验,先用完井液污染岩心然后用酸溶,试验数据如表7所示。其渗透率恢复率达到94%以上,说明完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3 结论

1)根据完井液设计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海水高温超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

2)综合考虑经济、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了使用可溶性盐(复合盐)与固相加重剂(铁矿粉)联合的加重方式。

3)确定了高温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的配方为:海水+0.2%纯碱+(1.0~1.2)%增黏剂HZN-T+2%分散剂HFS-2+1%除氧剂HST+1%防水锁剂HAR-D+2%缓蚀剂HSL+0.5%缓蚀剂HLN+复合盐(加重至1.70g/cm3)+铁矿粉(加重至2.40g/cm3)。

4)对高温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进行了综合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完井液体系具有较好酸溶性、热稳定性、沉降稳定性、抑制性以及较小的腐蚀性,并且对储层天然岩心的污染较小,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1]鄢捷年,洪世铎,宗习武,等.用Amott/USBM法评价完井液及其组分对砂岩的润湿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5):82~91.

[2]杨永利.低渗透油藏水锁伤害机理及解水锁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3):137~141.

[3]赖南君,叶仲斌,赵文森,等.川西致密气藏水锁损害室内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6): 75~77.

[4]崔晓飞.水锁伤害影响因素分析及解除方法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0(10): 16~18.

[5]张玉涛,刘安建,齐海鹰,等.洼38块钻井完井液于储层配伍性评价[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4,11(3):29~33, 49.

[6]邱正松,韩成,黄维安.国外高密度微粉加重剂研究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4,31(3):78~82,101.

[7]左倩.微细粒赤铁矿分散行为及机理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8]Clark D E,Hubbard J T,Magcobar N A.Technique for thermodynamic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brine fluids[J]. SPE11674,1983.

[9]杨兵.东方1-1气田甲酸盐钻井液完井液一体化技术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2002.

[编辑] 帅群

2016-10-20

张忠亮(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钻、完井液等方面科研工作,zhangzhl6@cosl.com.cn。

TE254

A

1673-1409(2016)35-0080-04

[引著格式]张忠亮.高温超高密度有固相完井液体系室内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35):80~83.

猜你喜欢

井液黏剂缓蚀剂
不同浓度的缓蚀剂对水轮机常用低合金钢的腐蚀防护研究
深部煤层气开发管壁煤粉黏附特性
返排完井液对原油破乳效果影响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JRHS-2二氧化碳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钻完井液静态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
基于W130-S的新型隐形酸完井液室内研究
硅酸钠作为胶黏剂的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胶黏剂黏弹性对粘贴式FBG应变传递的影响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曼尼希碱型酸化缓蚀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