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机遇,打造魅力保税区

2016-12-16马福平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税区汕头保税

马福平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这一民心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近年来,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汕头保税区始终担当着重要角色,为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度、促进外贸大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汕头是全国“一带一路”15个主要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保税区——汕头保税区在国际经贸交往间起到了哪些助推作用?针对文化产业又有什么特殊政策?《文化月刊》记者于汕头保税区专访了汕头市政府党组成员、汕头保税区管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蔡佩侬。

《文化月刊》:汕头保税区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建设的?

蔡佩侬:汕头保税区是目前粤东唯一的保税区,位于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南区,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监管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开关运作。2015年,由于申报物流中心(B型)的需要,国务院批准缩减127亩(约0.085平方公里),目前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2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发展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和金融信息业。汕头保税区管委会是汕头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实行“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文化月刊》:请您结合汕头保税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介绍一下汕头保税区这一机构的业务范围。

蔡佩侬: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保税区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有点远,那么我结合汕头保税区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工作。主要涉及制定和组织实施区内有关管理规定,按照国际惯例试行自由贸易区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负责区内改革和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全区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按有关管理权限,受理、审批区内基本建设的各种手续,代发有关证件;组织建设和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统一管理全区的国有资产、财政税收、土地房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经济贸易、对外交流合作、劳动人事、公共安全等行政管理工作,按有关管理权限代发有关证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定权限,负责区内的计划管理,审批或审核备案区内各类投资项目、企业和办事机构,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处理区内的涉外事务等等。当然,以上这些是我们固定的工作职责,我们还要不断创新,近年来,我们与很多国际知名企业签订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协议,这将进一步利用好汕头保税区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月刊》:您刚刚提到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从地利角度上讲,汕头保税区有哪些区位优势?我们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做文章?

蔡佩侬:汕头保税区是目前粤东唯一的保税区,这里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距香港179海里,距台湾高雄160海里,距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8公里,距广梅汕铁路汕头始发站12公里,距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站约25公里。毗邻的广澳港,现已建成6个1—6万吨级码头泊位,其中货主液化气码头3个(最大吨位为6.4万吨)、汕头港务集团码头3个(最大吨位为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并已配套建成广澳港区航道一期工程5万吨级深水航道。现已有法国达飞、瑞士地中海、新加坡太平以及中远、中海等大型航务企业进驻广澳港区,开通了越南、马尼拉、东非等外贸航线和天津内贸航线,以及香港、深圳、厦门等驳船航线,区港联动优势明显。

至于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区位优势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综合考虑各方利弊后的决定。如2015年11月25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个部门联合发文,批复同意在汕头保税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这将让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效率大幅提高,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吸引货物在汕头进出口,也将吸引原来从其它区域出口的货物回流。这就是其中的优势之一。

《文化月刊》:那么,请您为读者介绍下在汕头保税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现实意义有哪些?同时给读者科普下这一专业名词。

蔡佩侬: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粤东地区唯一享受入区退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面积0.085平方公里(约127亩),主要功能是开展保税仓储、物流配送、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现已被列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成后,企业货物进入物流中心视同出口,可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能够进一步发挥功能政策优势,与港口通过功能互补、优势整合、政策延伸,促进仓储物流聚集发展,推动港口加快建设,有利于促进汕头乃至粤东地区加工业转型升级,拓展国际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对进一步完善汕头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平台,提升汕头对外开放度,促进汕头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项目关系到整个汕头乃至粤东外贸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我市发展新兴业态,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市提升对外开放度、促进外贸大发展的重要平台。

《文化月刊》:在“人和”方面,我们又具备哪些优势呢?比如说作为国际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已有多少知名企业在汕头保税区落户?

蔡佩侬:保税区现有企业196家,产业涵盖跨境电商、旅游采购、高新技术、生物制药、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上市公司3家,其中创业板1家(万顺公司)、新三板2家(西电、三宝),另有上市公司分支企业2家(超声覆铜板厂、星辉新材料公司);高新技术企业6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4个,以及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1个。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及生物工程领域,年高新技术产值15.7亿元。

举例而言,如汕头万顺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保税区创立,2010年2月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环保包装材料、导电膜、高精度铝箔行业龙头企业。威尔信(香港)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集团旗下控股企业英国威尔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1年投资设立了威尔信(汕头保税区)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劳斯莱斯柴油发电机组在亚太地区的仓储物流分拨、加工装配业务。汕头保税区维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汕头保税区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实现升级换代的产业承接企业,投资建设了维壹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少数通过国家GMP、美国FDA-GMP以及欧盟PIC-GMP验证的厂房设施和研究设施的企业。同时,近期有58个项目和2个创业孵化器落户我区,还有几个项目在办理手续中,有12个项目已列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文化月刊》:汕头保税区在配套措施方面有哪些自身特色来服务好这些企业?

蔡佩侬:汕头保税区管委会是汕头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内设办公室、监察室、经济发展局、公共事业局、财政局5个职能部门,与驻区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公安等机构集中办公,凡海内外客商投资有关事宜均可在管委会一站办妥。各部门实行首问负责制、二次终结制、人员顶替制、工作日制、跟踪服务制等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有关办事事项24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申报资料齐全的,三天内办妥有关手续。汕头保税区管委会还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劳动服务中心、报关公司等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货物进出口报关、购付汇、仓库运输、水电通讯和劳动用工等综合配套一条龙服务。实行监管便利措施,保税区海关采用先进的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从企业注册、进货、出货、核销全程电子数据的企业档案。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随到随验。同时,汕头检验检疫局保税区办事处还提供简便快捷的利民便民措施,推行报检预约制、收费月结制、为企业提供信息等服务。

《文化月刊》:作为保税区的后起之秀,汕头保税区有哪些独到的政策优势?

蔡佩侬:目前,汕头保税区可以利用上海自贸区政策、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政策、广东自贸区政策、华侨试验区政策以及汕头保税区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六方面政策叠加组成,进一步凸显了保税区功能的政策优势。目前汕头保税区已复制推广了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制度和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制度两项,以适用“互联网+”国际新形态,发挥汕头保税区“互联网+新业态”的产业优势。

《文化月刊》:汕头作为华侨之乡,国家一些华侨利好政策的制定落实是否会向汕头保税区倾斜?针对文化产业有什么特殊政策?

蔡佩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汕头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功能全面提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汕头保税区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区域转型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涉及到大力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和扩能增效;大力发展保税仓储物流,推进保税区和广澳港的深度融合;培植外贸新业态发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鼓励开展金融业务创新,不断丰富金融业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优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盘活区域闲置房产和公共资源,打造适宜创业的园区环境;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等。

目前,汕头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海外侨胞在金融资源领域优势明显。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赋予了试验区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探索发展特色金融的先行先试职能,包括支持侨资和外资、社会资本设立多形式金融机构,提供跨境结算和资金调度等金融服务创新政策,这对于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条件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全国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金融股权交易市场于2015年9月15日在汕头正式挂牌开板,首批218家企业挂牌入驻,意向投资金额51亿元,金融聚集效应明显。2016年6月6日,汕头保税区、濠江区与美国BASE娱乐公司、北京中传建雅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中外建集团举行汽车娱乐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针对文化产业,我们将利用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发展与保税区特殊政策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包括华侨文化产品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创造(不含文化创意产品的制造)等,为海外的文化产品来华展示和制作等提供专业保税仓储、展示、物流等综合配套服务与便利。对在保税区内举办文化展会,给予一定的会展费用补助。对文化类企业,除享受共性扶持政策外,按每年对地方经济直接贡献环比增量的30%给予扶持。

《文化月刊》:近年来,汕头保税区取得了哪些成绩?为了营造更加优良的国际投资环境,在未来几年还有哪些规划?

蔡佩侬:2016上半年,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77亿元,其中今年新投产企业产值为6.02亿元,销售总额27.2亿元,新增企业13户,新增注册资本4.73亿元,实际吸收外资1690万美元,呈现经济规模稳步壮大,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主推动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等特征。2016年,我们将全力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快实施保税区转型发展优惠政策,增创投资新优势,做好项目服务,加强招商引资,抓紧建设保税区海关信息化辅助管理系统。

近年来,在“精致汕头、全球潮人之都、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城市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管委会致力于保税区发展空间的优化设计,在调研确立保税区未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对保税区政策功能发挥、产业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形式以及与广澳港区、濠江片区等周边相互关系进行充分论证,并委托汕头市城市设计研究院对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同时完成了保税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初步论证成果,初步确立了保税区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带、三心、四功能园”,提出保税区发展策略。通过辟建保税物流中心弥补入区退税政策短板,形成“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带动濠江发展,辐射粤东区域性的保税物流基地,构筑出口加工、保税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最终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

猜你喜欢

保税区汕头保税
广东汕头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保税港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7%
释疑解惑
黄征作品
开放扩容:打造大汕头湾区新格局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