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生育变革 人们态度如何?

2016-12-16朱长超

科学生活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孵化器生育机器

朱长超

自从最早的人类诞生以来,已经有300万年漫长的历史了。从此,人类就不断地进行着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为了种族的繁衍,也是为了让改造世界的伟大使命能后继有人。

由于人类是自然界唯一的直立行走动物,人类的生育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骨盆进化还没有与这种生育巨变相适应。另外,人类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大脑对于人的生存非常重要,而脑颅的增大又增加了难产的风险。因此,新生儿的诞生是哺乳动物中最困难的,痛苦最大,难产率也最高。在医学不太发达的年代,生孩子是“一只脚踏在棺材里”的高风险的事。上天把死亡的高风险交到了母亲的身上,让她们既体验婴儿从自己体内诞生的幸福,也承担高倍的生存风险。我们在小说中也可以看到这种风险。巴金小说《家》中的梅表姐,就是因为生育难产而早早离世的。

多少世纪以来,生产人类自身的,都有个伟大的母亲。她孕育了孩子,生育了孩子,还抚育了孩子。

但是,最近德国人创造了一台机器,可以代替母亲孕育孩子,并且成功地进行了实验,一对双胞胎在这台机器上从受精卵开始,孕育成为人类的第一对由机器孕育的孩子。

事情要从头说起。

德国的科学家制造了一台人工孵化的机器,想要进行一次真正的人工孕育的试验。德累斯顿的霍夫曼夫妇同意进行一次试验。他们将两个受精卵存放于新人类公司的孵化器中,公司给了他们一笔奖金,他们拿了钱去周游世界了。期间,他们两次回到柏林,隔着透明的孵化器看望自己的孩子。他们看到,孩子在一天天地健康成长。

孕育机器的原理其实也并不太复杂。胎儿是在子宫里孕育的。那是个恒温环境,母亲通过脐带提供空气和养料并带走胎儿的代谢产物。就是说,胎儿生长的环境是由母亲不断地净化的。人工孵化器其实是一个具有子宫功能的装置。受精卵存放在这个模拟子宫环境中成长,它的养料靠精确计算的培养基进行供给,由科学家掌控营养液的调配和投放。孵化器的温度是准确控制的,做到这一点是容易的。这个人工子宫是透明的,胎儿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天天在成长,一天一个样。

人工孵化器的优点有很多,首先,由于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透明的,因此,科学家对它的生长情况了如指掌,母亲对自己的胎儿的情况是不太清楚的,而现在可以通过透明的玻璃壁对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情况看个一清二楚。其次,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家可以对胎儿的成长进行干预,例如,如果胎儿超重了,可以适当减少营养供应,调节他的体重;如果发现遗传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检测,可以方便地中止人工孕育。再次,自然的孕育期是270天,大约9个月,而人工孵化器可以适当提速,6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成熟。最后,它大大减轻了母亲的负担,怀孕是艰苦的,挺着个大肚子不容易;生育是痛苦的,也是危险的。俗话说,一个孩子半桶血,生个孩子半条命,这可是真的。用机器孕育,母亲倒是轻松多了,既不用流血,也没有风险。可以轻轻松松有孩子,轻轻松松当母亲了。

话说这对夫妻的一对双胞胎,一天天地在人造子宫中成长。他们在孵化器中待了六个月之后,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已经完全成熟,再多待在机器中就没有意思了。于是,公司通知胎儿的父母回来,迎接胎儿的诞生。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生中一个应该记住的时刻。

那一天晚上,有500多名科学家和媒介体记者参加了这对婴儿的诞生仪式。他们见证了也许是人类生育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9:43分,新人类公司首席执行官格林博士当着众多的科学家和记者的面,打开三号孵化器。打开卵化器的一瞬那间,两个小脑袋浮了上来,他们睁大着眼睛,好奇地向外张望,就像小鸡从蛋壳中破壳而出时会好奇地张望这个新奇的世界一样。这对双胞胎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尽管母亲没有怀孕,但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了,霍夫曼夫妇还是很激动,他们热泪盈眶,快步上前,从孵化器抱出自己的孩子,一人一个,紧紧地抱在各自的怀里。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表示祝贺这一对婴儿的诞生,也是祝贺这一对夫妻当上了父亲和母亲。这是世界上最轻松的生育了,母亲不流一滴血,没有经历一丁点儿妊娠反应,不经过最轻微的疼痛。

生育机器问世了,生育实验成功了。但是,如何看待这种生育的变革?人们的态度怎样呢?从调查的情况看,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三类情况,一种是赞成派,第二种是反对派,第三种是怀疑派或者担心派。

赞成的意见认为,“这个办法挺好的”:1.减少了女人怀孕的痛苦;2.缩短了孕期等待;3.最重要的是可以对遗传基因进行优胜劣汰。

反对机器孕育胎儿的人们认为:1.千千万万年来都是母亲生孩子,现在变成机器生孩子了,很难接受这种新玩意儿,这个颠覆性太大了,很难接受;2.人与母亲有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生育的过程也是这种情感联系的一部分;3.怀孕、生育的体验也是珍贵的人生体验,只有经历痛苦而幸福的孕育和生育的过程,作为母亲的体验才深刻、才完整。因此,婴儿应该由母亲孕育!至少人类应该如此!

还有些反对的理由是从进化的角度提出的。相信大自然经历了几十亿年进化而选择的过程一定是优化的、有益的。比如说,科学家已经发现,自然分娩的孩子的健康水平、智力水平、发病率、心理健康等都比剖腹产要好。同样的道理,自然生育的孩子比机器生育的孩子要更合理更优化。从孕育过程看,孕育过程中母婴之间的交流对胎儿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机器孕育却缺乏这种母子之间的交流。从母亲的人生看,从来没有怀孕的母亲在成长体验上有可能不够完整。综合以上种种考虑,有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我是婴儿,我希望由母亲来孕育;如果我是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由我来亲自孕育。”

更多的是怀疑派或担心派。这一派人数最多,不反对,也不赞成,只有担心和怀疑。他们的态度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觉得,技术的脚步是拦不住的,因此,他们不反对。他们也有怀疑,也有担心,因此,他们也不赞成。

猜你喜欢

孵化器生育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未来机器城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