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中着力转型

2016-12-16

纺织机械 2016年2期
关键词:棉纺织纺纱同比增加



困境中着力转型

2015年部分棉纺织产业集群运行情况

近期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部分棉纺织产业集群2015年12月份累计的经济运行数据进行跟踪,汇总十余家产业集群的有效数据,通过与上年同期数据对比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显示2015年棉纺织产业集群整体生产经营形势基本稳定,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集群地区企业数量保持稳定

2015年1~12月累计报表显示,十余个地区集群全口径企业总数比上年同期略增0.8%,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同比小幅下降0.9%;从企业绝对数量上看,十余个地区集群内企业总数增加27家,主要来自于临清市,其他集群全口径企业数量基本与2014年持平或有个位数增减,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总计比上年减少了7家,所在地区分散。平均开工率则在70%~95%之间不等,总体上纺纱集群的开工率好于织造集群。

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看,这些集群全行业总人数同比增加了4.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加2.4%。从地区看,新疆石河子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同比上年增加了59.2%,郓城地区从业人员增加了25%(规上企业增加11.4%),而集群中减员最多的地区从业人员少了900人左右,同比减少11%,其他地区从业人员下降幅度在2%~5%之间,集群从业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升级,自动化程度提高用工下降等,也有兼并重组等因素。

从以上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的变化看,这些主要棉纺织产业集群的企业总体保持稳定,未出现大规模倒闭转产、人员大量流失的不良情况。

2、产能与产品产量增减各异

纺纱:2015年1~12月份,有统计的集群纺纱产能同比增加12.4%,各类纱线产量同比增加3.2%(规上企业增加3.5%);其中产能增加集中在临清市,环锭纺同比增加了23%,石河子和郓城地区小幅增加2%左右,其他地区纺纱产能持平,说明这些集群的纺纱产能没有大幅度减少;而纱线产量增幅最大地区在新疆石河子达到49%,主要是2014年纱产量降幅(-35.7%)过大,2015年为恢复性增产,其产能变化不大,个别地区由于企业重组等原因,纱线产量降幅较大,其他地区纱线产量变化并不大。

3、集群经济运行质效不理想

2015年1~12月累计报表显示,棉纺织产业集群各项经济指标增幅不尽相同,总体上各项运行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等指标的增幅大于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幅,说明集群企业运行质效不理想,企业负担较重。其中石河子市2015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4、集群企业着力转型

2016年初,中棉行协在山东郓城、高青和湖北马口镇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从实地走访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集群内纺纱企业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产品也从低支数向中支数发展,除专纺牛仔纱线的企业外,几个集群目前的主流纱线支数都达到了40支,普梳纱为主,有少量的精梳纱,主要销售模式还是以市场为主,销售地区有南通家纺市场、福建和广东等地,由于近年来下游需求不旺,集群内企业都不敢囤积棉花等原料,现用现买,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充分利用原有销售渠道和地域区位优势,稳定客户,保证销售,积极开发本区域内的下游产业企业,减少运输成本,尽量控制成品纱的库存量。

在设备方面,有的企业购置新机型,也有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改造,紧密纺、赛络纺等新型纺纱装置成为集群企业升级的首选。郓城企业除了技改,还全新投资新建了5万锭自动化的粗细络联纺纱生产线,现已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用工明显降低,产品档次也由中低支纱开始向中高支纱迈进。

在企业融资方面,受到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和担保圈风险频发的影响,集群内棉纺织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几大国有银行都把纺织行业列为限制贷款类,资格审查、展期评估等手续繁琐,放贷时间冗长,企业往往拖不起,不得不转而使用地方商业银行等其他融资渠道,支付高额融资费用。

(整理自中棉行协官微/武筱婷)

思维跳板

猜你喜欢

棉纺织纺纱同比增加
2021年《棉纺织技术》主题索引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卓郎”2018年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发布
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发布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
2015年10月中国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进口量同比增加36.7%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新型纺纱“魔术”的数字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