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智慧与爱相随 让爱与教育同行

2016-12-15王宪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师爱教育者后进生

王宪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5-02

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他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深感歉疚与感慨,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以后,每看到这个学生举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在班里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还悄悄告诉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不会时请高举右手。结果,他发现整个班都变的活跃起来了,学习的氛围也浓厚起来。

这是一个育人和教书血肉交融的举动,这是一个尊重孩子、将爱的教育付诸实践的举动。人们普遍认为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一、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的还是稍差一些的。在语文课上,我经常叫那些后进的学生回答问题,因为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犹豫不决。他们不是不会回答,而是缺乏自信。他们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生怕自己回答的不对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他同学都很着急,想要替他们回答。但我并不着急,耐心地等待、引导并鼓励他们,直到回答出来。这时他们往往向我投来信任与感激的目光。虽然这样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这一点点时间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被重新唤起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的。

虽然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知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豪地说出“我能行”。

二、学会欣赏,懂得表扬的艺术。

正确的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呢。后进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大难题,他们要想得到表扬是难上加难。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的是自暴自弃。对待他们,教师更应以全身心的爱去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一位大作家说过:“人人都是天才。”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做为教师则应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班有一位沉默寡言、缺乏自信的女同学,由于她成绩差,动作慢,班中的同学都不愿和她交朋友。一次,我偶然发现她得手很巧:用纸折出的小动物惟妙惟肖,用手编制的小饰物漂亮极了。于是我把她的特长介绍给了大家,同学们很感兴趣。许多同学都向她请教制作手工,并主动帮助她补习功课。慢慢的,她开朗起来,学习成绩进步了,也自信起来。看到她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我由衷的为她高兴。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里,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学生个性的幼芽健健康康地舒展开来了。

“厚德可以载物,师爱能够生辉。”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爱是教育之本,情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爱也是一门艺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爱,每个人都懂得爱。没有爱的人本身就生活在没有阳光的晦涩空间。爱更是一种责任,她的价值在于付出,当爱与教育同行,爱便有了她更深刻的内涵。

三、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与学生交流时我总是蹲下来与他们平视,消除了身高带来的压迫感;在学校里,面对学生真挚的问候,我总是给与热情的回应;在课堂上,“微笑”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教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猜你喜欢

师爱教育者后进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