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耄耋老人的阳光人生

2016-12-15文达广魏冉

侨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家谱回忆录人生

文达广 魏冉

耄耋老人的阳光人生

文达广魏冉

不久前,笔者采访了一位“80后”的耄耋老人——从沈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岗位上离休的殷蔚然。他银发稀疏,神采奕奕,侃侃畅谈,一口标准北京话。他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谈话文雅,根本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

他1934年出生在北京,建国前夕来沈阳,到现在67年了。15岁参加革命,1953年入党,1994年离休,离休22年出版了6本书。对这位老人的采访就是围绕这6本书进行的。

离休写书硕果累累

殷老的离休生活主要体现在写书上,他先后出版的6本书是:学术专著《城市志研究》,10万字;第一本家谱《殷氏家记》,记载1840年以来,136年、5代、70人,15万字;综合性著作《殷蔚然笔耕录》,29万字;《七十年人生路——我的回忆录》,45万字;第二本家谱《殷氏家记增补本》,记载170年、7代、81人,28万字;《家谱回忆录城市志论文集编著手记》,24万字。沈阳市委老干部局和沈阳市档案局2015年6月举办离退休老干部著作展览,参展的离休干部51人,著作77本,达到6本书的只有他一人。

听殷老回顾22年的离休人生,笔者以为是阳光的人生,更是有内容、有成果、有意义、有品位的人生。

殷老获得多项荣誉:1992年获“辽宁省地方志专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沈阳市编修地方志优秀工作者” 称号,2006年获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的“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主要事迹1994年载入《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1998年载入《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第二集,2000年载入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编的《中国人才辞典》第二卷,2003年载入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编的《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十四卷,2013年入选辽宁省老龄办和辽宁省老年服务协会编辑出版的《成功路上的离退休杰出人才风采录》。

两部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城市志研究》这本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中国首轮全国大规模修志进入总纂成书阶段,针对确保城市志总纂质量这个关键性和要害性课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形成的著作。书中不仅对保证城市志质量作了总体阐述,还对如何保证和提高城市志中的政党志、政权志、“政治运动”志、工会志、工业志等进行了专题阐述。该书最后还就主编对城市志总纂的组织和指导作了总括性阐述。该书受到一些城市志领导者和编著者的重视和好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城市志指导组组长陆天虹亲自作序,1994年获辽宁省地方志专著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殷蔚然笔耕录》中,《略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2004年在中国经济杂志社和建国五十五周年系列丛书编委会联合开展的征文中获特等奖,2005年获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评选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经典成果论著”特等奖;《略论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的思想》,1991年获沈阳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优秀论文奖,2003年获人民日报社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单位授予的优秀科研学术成果奖,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征文中获一等奖,2006年获“神州强国人才优秀文献”特等奖。

《城市志研究》和《殷蔚然笔耕录》这两本书中有关修志和修谱的主要思想观点,已载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新中国首轮修志理论成果之大成的《新方志理论著述提要》中。这两本书也已被国家图书馆、国家方志馆等收藏。

重修家谱多方面创新

当今修谱,核心问题是创新,在重修家谱中,殷老从四个主要方面创新:一是对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创新。摒弃过去旧家谱中的忠君、贞妇等内容,着重记述在社会变化和发展中,个人的经历和成长,家庭的演变和发展,个人、家庭以至家族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女子入谱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家谱只记男子不记女子,歧视女性的传统和惯例,坚持男女平等。女子(包括女婿)同男子一样立传,女子及其子女同男子及其子女一样列入世系表。三是对照片入谱的创新。过去的家谱,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大都没有照片,少数有画像。《殷氏家记》和《殷氏家记增补本》充分采用照片,形成“形象家谱”,做到图文并茂。四是对家谱体例结构规范的创新。过去家谱的体例结构,有的项目繁多,甚至达二十几项,有的又过于简单,只记世系名字。殷老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家谱的基本体例结构大致分5种,即:史(家史)、表(世系表)、传(传记)、录(附录)、照(照片)。

《殷氏家记》的创新,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评价很高。江西庐山风景区管理局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光沛1994年来信说:该书“为著作家史提供了新的编纂方案,是一部难得的家史教材,更不愧是一部很好的范文”。黑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赵世良发表文章说:该书“体例新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装帧精良,堪称佳品”。这本家谱2005年获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编委会等授予的金奖,被国家图书馆、国家方志馆,以及一些省市图书馆和地方志办公室收藏,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也收藏了《殷氏家记》。这本《殷氏家记》还载入2009年出版的《中国家谱总目》。该书是集古今中外公藏和私藏中国家谱目录之大成的巨著,是中国谱牒存书目录的集萃,是中国谱牒历史文化创作新的经典,有极高的价值和权威性。在该书“殷”姓中,编号为北京“000 1”,而且北京的殷氏家谱仅此一本,没有第二本。

《殷氏家记增补本》出版后反响很大,多家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一位家谱文化研究人员采访殷老时提出,当今出版家谱成千上万,为什么一本殷氏家谱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殷老认为,思想文化内涵是一部家谱的精髓,殷氏家谱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恰恰是这部家谱所蕴含和表达的思想与当今社会思潮高度契合,因而发生思想共鸣和同频共振。在改革开放时代,家庭的注意力、家庭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到对人的培养教育上。而殷氏家谱思想内涵的核心和家风就是:书香传家,勤奋育人。

殷氏家族按“士言有章,蔚为国光,家修廷献,永保繁昌”16字排序。《殷氏家记》展示了一个半世纪多、四代四位代表人物所走过的四种成才之路:

“言”字辈代表人物,他的曾祖父殷谦,走的是科举赶考之路。清同治初年,家中被盗,财物皆空,却坚定不移,步行五千里从贵阳赴京赶考,中途数次停留,设馆教学,筹集旅费,历时3年才到北京。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戊辰科进士。先后担任刑部主事,多任知县,官至知州。

“有”字辈代表人物,他的祖父殷有济,走的是科举之路,为子女开创的是新学之路。本人是清末知县,在清末民初科举废除时,把五个儿子三个女儿陆续送入新学学习,后来,其中出了一位院士,一位副研究员,一位高级工程师。

“章”字辈代表人物是殷老的伯父殷宏章,走的是现代学校留学之路,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任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教授。他是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1948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教授李约瑟的邀请,担任设在印度的南亚科学馆科学官员。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首批院士(时称学部委员),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蔚”字辈代表人物殷蔚然走的是自学成才之路。原来学历只有初中二年,参加工作后,坚持自学40年,1985年51岁的他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1991年57岁时获“全国自学成才”荣誉称号。在职时,曾担任沈阳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在采访时记者感叹道:殷氏家族在北京、上海及国外有那么多人,其中不乏博士、硕士、教授、研究员等,可偏偏是居于沈阳这支,一个自学成才者,完成了家谱编修的创新之著。

回忆录“非常亲切,很受感动”

现在写回忆录的人不少,殷老对回忆录有自己的理念和视角,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他认为,回忆录是一种文化,是折射岁月痕迹的文化。

他写回忆录是从2004年初动笔的,到2008年末付印出版,整整5年,全书14章,177节,45万字,照片341幅。他深刻总结自己写回忆录的体会说:“实际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书,通过写回忆录,把这些经历变成文字,既是一种自我倾诉,也可以相互交流,既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赠给朋友,留给后人,形成一种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财富。话对知心者说,书为识书者读,回忆录可以成为知心朋友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份厚重的礼物,还是一种高雅的纪念品。”

如何写好回忆录?他认为,回忆录不能写成人生旅途的流水账、履历表或记录册,那样既乏味,又没有意义。写回忆录,要写故事,写自己的故事,自己家庭的故事,自己身边的故事,自己亲历的故事,选择自己记忆最深、最受感动、最有情趣的那些故事。写好回忆录,讲好故事,要把自己的小故事同社会的大背景大环境结合起来写,要把实际行动与思想活动融合在一起写,要袒露内心世界,汇集思想精华,要写真人真事,实话实说,要以时为序,兼顾本末,要精选照片,与文匹配。可以说,这些就是写好回忆录的秘诀和要领。

殷老把握这些秘诀和要领写出的回忆录,受到多方点赞和好评。一位局级离休干部称赞说:“你写的回忆录是很好的历史回顾,是我看过的回忆录中非常好的一本,资料丰富翔实,有根据,有出处,很精细,如实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非常亲切,很受感动。”

《编著手记》集萃编写新型家谱的精华

殷老2012年出版的第六本书,全名是《家谱回忆录城市志论文集编著手记》。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写书的书。他编写的这本书,别具一格,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这本书,不是讲一般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而是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怎样编写好家谱,怎样写好回忆录,怎样编写城市志,怎样写好论文。他把这四类书的著作和编写经验、体会,提炼成文,集萃精华,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实在、实际、实用。

“家谱编修”是该书的重点,篇幅最大,16万字,占全书的2/3。其中包括家谱的序、前言、凡例、家史简记、世系表(两种)、传记(5代5人实例)、传记附录(5例)、后记,还有主编家谱的思考和体会等,看了这本书,对如何写好家谱一目了然,获得要领。

沈阳一位退休工程师,年近八旬,看到《编著手记》大加点赞。他15年前到辽宁省图书馆查阅十几种家谱,唯一选中《殷氏家记》作为范本,编写出《印氏家记》,受到好评。他苦苦搜寻十多年,没有查到一本关于如何编修新型家谱的书,不久前看到殷老赠阅的《编著手记》,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他说:“洋洋十几万字,对编修家谱,写得如此详实具体,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真知灼见,实在难得。如果当年我看到这本书,编修《印氏家记》会更上一层楼。”

采访后记

采访结束,宁静沉思,感触多多。一个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还要继续人生旅程,时间长达二三十年。如何使这段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值得认真思考并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大课题。殷蔚然的老年人生,是充实的人生,阳光的人生,发挥正能量的人生,值得点赞,值得学习,值得发扬。老年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文字写成的人生史诗,都是有价值的文化。祝愿所有老年人健康长寿,人生美好,传承文化,绚丽多彩,成果丰硕!

猜你喜欢

家谱回忆录人生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大灭绝回忆录
蜜獾回忆录
毒虫回忆录
人生中的某一天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求‘材’若渴”等8则
独一无二的你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