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中职学校的新运用

2016-12-14刘淑珍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课中职模块

刘淑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总和。中职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大框架下,以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牵引、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为目标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可见,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承担着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较高综合职业素养的职责。

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尽人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语文综合活动准备的时间长、活动操作有难度;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手段,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充分;课时安排较少,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开展。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近年来结合校情和学情,开展了借助活动课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实践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大胆剪裁与整合教材

目前,根据《新大纲》要求编写的教材有高教版与人教版两种版本。每个版本都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构成,其中基础模块分上下册,职业模块分文科类与工科类两册。每册都安排六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由于受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思想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课时每周只有2至4节。笔者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到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其专业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语文能力,将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剪裁与整合,各学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侧重点与项目详见表1。

由于课时少,且大部分中职生高二时4~6月考证任务完成后选择顶岗实习,相对来说,第三学期上课时间较长,课题组将拓展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放在第三学期,职业模块的放在第四学期,这样安排也更符合职业情境。

各学期重点开展的两项综合实践活动适合各专业,辅之开展的活动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且各专业所选择的项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突出了整合教材的针对性。

二、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情况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专业特点、职业生活相对接,体现职教特色。比如高教版基础模块(上)第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较适合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会计、文秘、旅游、幼师、服装、电子、机械、数控等专业,专业特色明显。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施教对象所学的专业设计活动内容,以实现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所教的是文秘专业的学生,活动的内容就涉及文秘行业相关情况,如文秘行业的特点、需求量、岗位要求、待遇,本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由于这些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这些问题进行调查、采访和材料的收集,并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活动,学生对专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其学习信心。

三、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结合

在具体实践探索过程中,可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成课外活动式、课内活动式和课内课外兼顾式三大类。在课型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比赛型:利用中职生争强好胜心理,运用比赛的形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像古典诗词诵读一类、演讲类、辩论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主持型:模拟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形式,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活动的策划、主持都由学生担任,其他学生在其主持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各环节的活动,不但提升了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而且提高了其他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与集体意识。如文学常识巩固、知识抢答、演讲会、辩论会等都常采用这种形式。

表演型:利用中职生爱表现的心理,将课文、剧本、小说等以表演形式开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既习得了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表演才能。

社会实践型: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增强学生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爱老人的意识。基础模块上下册在这方面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成果展示型:学生写作应用成果、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侧重提高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

职业场景再现型:职业模块中热心接待、诚心合作、精心宣传、耐心帮助四个项目非常贴近职业生活。另外,职业模块中表达与写作如“产品推介会”“应聘”等也适合这种课型。

四、实践探索的成效

1.突出了语文为专业服务的思想

一是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活动项目,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和爱好是形成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契机。由于中职生有着一定的专业取向,因此,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课,或者结合专业拓展相关职业内容的活动课,都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为中职生体验成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心理学家说: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望,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潜能;反复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反复失利的孩子会越来越差。而多数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特别需要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因此,笔者采用合理分组的方式,以4~6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下设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等,让每个学生有事做,使各有特长的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

三是创设职业情境,增强了中职生的职业体验。中职教育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除多媒体设备之外,专业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都为职业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整合各种专业教学资源,创设职业情境,以增进学生的职业体验,这有利于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笔者在高教版职业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表达与写作中选取的项目,就为学生创设了“热心接待”“洽谈”“产品推介会”等各种职业情境,让学生过了把职业模拟的瘾。

2.提升了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放开手脚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表2是实验班与对比班在情感、态度、能力方面的比较。

由表2可见,实验班在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总体都比对比班强,这也充分证明了中职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能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提高职业素养,这就为他们今后的顶岗实习或职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活动课中职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