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16-12-14陈莹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校

陈莹

翻转课堂是以课堂面授为基础,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流程重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信息化社会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推进的。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但现在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发现学生排斥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传播知识的途径。

如今,中职教师本身就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走上教师岗位的,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仍沿用传统授课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教师卖力表演,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效果不甚理想。

如今的中职学生大多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本身在行为习惯、学习意志力和学习动力等方面就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在初中反复的“逼迫”和“失败”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认为在中职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而语文显然不能为他们找工作增加多少实际的砝码,自然就受到轻视。

笔者对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1505(32人)、1506(42人)、1507(39人)、1510(29人)、1511(31人)5个班共173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61%是想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找一份好工作;25%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14%是父母安排上的中职。

是否喜欢语文课:28%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6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喜欢”;另有9%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

对待语文课前预习:能做到课前主动认真预习的只有15%;临时翻阅的有39%;根本不看的占46%。

关于语文课堂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思考中的仅有18%;63%的学生只是“盲目”听老师讲解;另19%的学生上课处于睡觉或者开小差的状态。

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讲究科学学习方法的仅有7%;“比较讲究”学习方法的占36%;另有57%的学生根本不讲究学习方法,老师怎么说,自己怎么做。

针对语文课后复习:每天花半小时以上用于复习的仅有5%;半小时以下用于复习的有40%,还有55%的学生仅仅是完成语文作业,基本不进行复习。

关于课外阅读: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有24%;“有时”进行课外阅读的占55%;而21%的学生从来不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读物的选择上:经典名著、历史军事占6%;报刊杂志占38%、玄幻小说、漫画类占56%。

中职学生成功体验调查:仅有15%的学生经常有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66%的学生偶尔有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而19%的学生从来没有过成功体验。

二、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伊万·伊里奇在《非社会化学校》一文中曾提出:“良好的教育制度有三重目的:第一,任何时候给任何想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第二,赋予那些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与他人共享技能的权利;第三,给那些想与公众交流的人提供机会。”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应用价值。

1.翻转课堂实施的保证——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终身学习的不断推进

翻转课堂必须要有配套的信息化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教师是学习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需收集并制作各类学习资源(PPT课件、微课、电子任务书等),将各个知识模块通过内在联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知识地图,供学生自学下载。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跟踪监测功能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通过交流互动功能实现与学生的实时沟通,答疑解惑。为了增加平台内学习成员间的互动,可以设置加分机制和闯关机制,如哪位学生帮助同学正确解答疑惑,则系统设置自动为其增加积分或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闯关,甚至可以奖励一定的游戏时间。在课后拓展模块,教师须对学生上传的课外知识进行审核发布。

早在2003年,中职学校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证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观念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教师队伍无论在教育技术还是信息手段的应用上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为例,经问卷调查得出:100%的教师参加过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或讲座;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证;78%的教师参加过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也对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2.翻转课堂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萨尔曼·可汗认为:“在10年前或15年前,没有人能够预见人类今日的发展。既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现在的学生在10年或2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那么比起现在教给他们的知识内容,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无疑更重要。”

翻转课堂其实是把传统的现实课堂的知识获取翻转为虚拟课堂的自主学习方式,把现实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翻转课堂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相结合,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前教师通过账号,将微课、数字故事、任务书等学习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账号登陆,自主进行学习,完成知识建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类型、原有的知识储备,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来进行自主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重复播放、反复学习。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模块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在指导和研讨中,完成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课中教师根据跟踪监测模块,实时了解到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在现实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讨论,突破知识难点,实现知识的第二次内化。同时,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后教师将学生学习成果和一些课外拓展资料上传拓展学习模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巩固课程知识,拓展课外知识。

3.翻转课堂的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养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大大缩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差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观众”,而成为思维活跃的积极参与者。较之传统课堂上盲目又茫然的“局外人”,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更有方向性,更愿意积极地讨论、交流与展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施过程,在愉悦中学习,在思维碰撞中前进,大大提升了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活跃的语文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处理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追求快乐的语文教学,享受愉悦的语文学习,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翻转课堂的风靡和推广让一线语文教师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现实和虚拟教室,多渠道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兴趣,收获成功体验。 (作者单位: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学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学校推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