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终身教育平台

2016-12-14朱建忠贝念民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镇江终身教育技师

朱建忠+贝念民

变革是当代教育问题的核心,推进终身学习首先是适应变革的需要。为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把发展知识技能和建设教育培训体系作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融合与进步的基础。对职业技能持续不断的培训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保持社会特色与优势的重要策略,其战略就是面向知识社会的终身学习。技工院校与企业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服务社会和企业职工的终身教育平台是技工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加强校企合作,推行终身教育的背景

1.企业转型增加了进一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呈现的“新常态”,企业正进行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企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求在不断地提升。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和时代,掌握不断更新的“四新技术”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能力。我国正在迅速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进行终身学习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迫切需要。

2.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做好技术工人终身学习服务工作

为适应新常态的需要,职业教育正在向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并重的方向发展,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和个人不断学习的内容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3.国家将终身教育体系建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终身教育的目标,便是使社会成员都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构建终身教育平台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的举措。

二、镇江技师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镇江技师学院广泛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在与企业和社会深度合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

1.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一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广泛开展通用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适应企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需求,镇江技师学院主动与企业合作,对企业新招聘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企业存在“用工荒”现象,“技工荒”现象也比较明显。很多企业招收没有技能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镇江技师学院瞄准这一特点,积极与相关企业商谈,利用学校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师资,通过短训班的方式,为企业新招的员工培训基本专业技能和知识,给鉴定合格人员发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使企业的新招员工很快成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工。实现企业“招工”即为学校“招生”。

二是大力开展冠名班培训,为企业“定制”技术工人队伍。笔者学院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新生班是企业冠名班。学校根据一些大型企业的各技术岗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使培养的学生在设备操作、技能针对性上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技能工人,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实现学校“招生”即为企业“招工”。

三是对社会开展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引领企业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笔者学院充分利用江苏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奖励政策,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开办技师班、高级技师班,2015年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28万人。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多人,向这类人员发放奖励津贴20多万元。

2.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利用行业优势打造培训品牌

镇江技师学院充分利用建筑行业的政策扶持、规划指导、资讯共享等优势,做大做强建筑培训,形成江苏省唯一、且具有镇江特色的建筑行业合作培训品牌。

一是借行业优势“五环五化”,塑建筑培训特色品牌。依托笔者学院师资、设施设备和服务等资源,通过“行业指导总体规划、上下联动明确任务、因材施教分类实施、立足行规统筹考核、三位一体跟踪评估”五大环节(即“五环”),实现“培训流程规范化,培训方案个性化,培训模式多元化,考评模式公平化,培训服务增值化”(即“五化”),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建筑培训品牌。

二是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建筑行业三类人员、八大员和建筑特殊工种的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江苏省住建厅的要求,每年将“四新技术”融入建筑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不断提升建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适应社会对建筑行业愈来愈高要求。每年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超过3万。

三是积极做好建筑行业资格认证和上岗证培训。建筑八大员、三类人员和特殊工种是建筑企业工程上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证,在竞标时都必须验证齐全、真实、有效。为确保他们能及时取得上岗证,笔者学院发挥专业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办建筑上岗证培训班,帮助他们系统的掌握各岗位的专业技能。

3.与大学合作,办好开放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镇江技师学院结合建筑、学前教育和商品营销三个中专专业教学特点,利用学校现有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点的牌子,申请这三个专业的本科和大专的办学资质。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开放大学大专、本科阶段学习。同时,也向社会招收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开放教育已具一定规模,目前,开放教育在籍学生达1000多人。

三、经验和启示

1.建立学员个人成长档案,为企业职工搭建快速成长平台

一般情况,一个工人从进企业到成为高级技师一般需要20~30年,而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和培训,一个工人最快10年就能达到高级技师的水平。镇江技师学院对企业新招聘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三到五年企业实践,再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高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实现岗位成才。为做好这一工作,他们对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为参加培训的员工规划成长路径,到期及时提醒他们参加更高一级的技能培训。这为企业职工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2.积极建立教学资源库,为企业员工搭建远程教育平台

笔者学院开发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制作、集成、整合、优化了该专业各类资源。建成了专业园地、课程中心、微课中心、培训中心、素材中心、校企合作等10105条专业教学资源,上线课程有10门专业核心课程、10门培训课程和249门微课,能满足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等四类用户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专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经过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宣传,目前注册使用用户量已超两万,为社会人员提供了网络学习的平台。

3.终身教育导向美好未来,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国民教育体系侧重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国民的基础能力素养。而终身教育则从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出发,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以满足其在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各种学习需求。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之路导向美好未来,一个人不论年龄有多大,都必须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为社会成员搭建终身教育平台是技师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镇江终身教育技师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