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分析成都城市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发展趋势

2016-12-14江雪梅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发展趋势

江雪梅

摘要:随着70年代末的国门大开,现代建筑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而受到中国建筑师的仰慕而引进西方现代建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建筑登上了中国发展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热潮。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演变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城市建筑风格特征的影响,以成都城市建筑为例,分析了成都城市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城市建筑的风格特征;发展趋势

一、后现代主义的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反对现代主义的思潮,是对现代主义的重大反动与挑战,是一种即复杂而又矛盾重重的意识形态。最早在建筑界提出后现代主义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他主张对建筑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反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极限主义风格。在设计上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上折中的处理,打破国际主义多年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装饰主义的阶段。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与演变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诞生与意义

1966年出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后现代主义最早宣言,是建筑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他与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提倡多样性取代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并在书中提出要实现建筑中复杂和矛盾的追求必须通过保持传统和流行的方式有两种艺术风格来实现。1972年山崎实设计的像监狱一样的现代主义建筑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灭亡,后现代主义诞生的转折点。正式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由过去简单满足生活的功能需求发展到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希望设计风格上更加富于变化,不仅仅是功能的完美,更应该具有他们喜欢的装饰内容,以满足心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风格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设计中的衍变

建筑学的现代主义体现在所谓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上,美国在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功能性和扩大建筑现有可用空间为主要理想,对环境、人文环境、审美的考虑只是次要的。在六十年代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共同出现,开始了一些人文思考,对强烈的装饰性(即使在巴洛克风格)的探寻,并有一些深层次的建筑景观空间思考。建筑师极其希望通过建筑景观表达古老的文明、自然和梦想的追求。文丘里强调人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提出和现在主义建筑设计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他放弃了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在建筑行业,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引起的振动和响应。在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被西方建筑杂志大肆宣传,很多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应运而生,例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正是其中最为有名的建筑之一。悉尼歌剧院外观由三组巨大的“贝”形外壳组成,它犹如面向大海张开的巨型贝壳,又如三只从海中鱼跃而起的海豚,与蔚蓝的海景融为一体,设计师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诸多要素融入建筑其中,融合了不同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美国奥伯林学院艾伦博物馆扩建、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特别是国际主义风格建筑而发展起来的。表面上是否定现代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以装饰取代无装饰,以豪华的材料取代朴实无华的现代建筑材料,以式样改变来取代一成不变的现代建筑格局。如果从建筑构造本身来看,他们之间是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是发展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后现代设计运动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架构,不过强调在建筑的外表或者产品的外表加上一层装饰主义的外壳。虽然在70年度来势汹汹,但内容却是脆弱的,这体现在它的思想基础上。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和内容的批判,它关注的是形式内容,而不是复杂的社会、技术、文化发展一脉相承的体系,不是文脉,因此它的思想性是很薄弱的,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取代现代主义设计,到了8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

三、后现代主义对成都城市建筑风格特征的影响

随着70年代末的国门大开,现代建筑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而受到中国建筑师的仰慕而引进西方现代建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建筑登上了中国发展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热潮,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由于建筑师们汲取和借鉴国外建筑思潮的方式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快餐式的推广和应用,没有仔细研究相关的文化理论。“后现代”建筑无可避免的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这些建筑的“后现代”往往只表现在从国外后现代建筑中截取过来的片面形式,它只关注于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计视野的开阔,建筑行业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在引进西方先进理论、技术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和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观念到形式解构西方后现代建筑设计精神,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从以下几个实例探索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情感空间,了解后现代主义对成都城市建筑风格特征的影响。

(一)追求“个性”与“象征”的标志化设计

当代,源于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以及对生活品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成都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为我们留下了数座地标性的建筑。它们正在慢慢的融入成都这座古老而有灵魂的城市,改变着人们对环境、对建筑的认同感。红星路35号园区原来是军区7234印务工厂,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3栋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典型的以解决实用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简单大方的盒子建筑外形,加上周围也是如此雷同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冰冷的城市建筑。2012年在国家、四川省、成都市的支持下,西南地区首家以广告与传媒等上下游产业相融合的产业链式特色聚集园区--成都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挂牌,标志着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肩负着成都广告创意产业发展重任。作为锦江区“创意改变城市”的打造项目之一,红星路35号通过德国MV建筑设计事务所打造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运用"空间折点"的理念进行外观改造,并采用以三角体为延展点整体建筑浑厚不拘一格,完成了传统工业形态与创意设计的相互融合,外形上继承了军印厂硬朗的工业气息,具有时代的“个性”,目前是成都市地标性景观建筑之一。

红星路35号的改造是顺应时代的变迁,根据功能的定位进行完美改造的建筑。设计上完美演绎了现代社会为人设计的建筑理念,经过改造后的不在是冰冷的建筑,也变得富有有生命了,每天都在和我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在它的身上我们能充分的体验到后现代建筑的魅力所在。

(二)地域文脉与时尚的共同运用

成都远洋太古里坐落于成都中心地带位,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艺术、娱乐为一体的人文风尚汇中心,是后现代建筑的集中地,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购物区。北临大慈寺路、西接纱帽街、南靠东大街并与成都地铁2号及3号线的春熙路交汇站直接连通。与历史悠久的大慈寺相邻,接壤人潮涌动的春熙路商业区,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与传统的室内购物中心不同,太古里的建筑设计独具一格,以人为本的“开放里”概念贯穿始终。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2-3层融入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的独栋建筑,格栅、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营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在拥挤的都市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保留一片低密度开阔空间。阳光、雨露、鸟语花香种种体验变得与众不同。

太古里的“里”字意味“街巷”。正是这里纵横交织的里巷使成都远洋太古里别具一格。在太古里的设计中引入“快里”、“慢里”概念。“快里”由三条精彩纷呈的购物街贯通东西两个聚集人潮的广场,众多国际品牌以独栋或复式店铺完整展示他们的旗舰形象,为成都人提供畅“快”淋漓的逛“街”享受。Gucci旗舰店完美整合开放式空间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时尚零售空间。“慢里”则是围绕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里巷以慢调生活为主题。生活的趣味、休闲品味、历史文化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呈现出来。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精致美食,概念哈根达斯店等等都将为成都人带来全新美食消费体验。除了精致美食“慢里”,引入的各类文化生活品牌为繁忙的都市注入美好的生活理念。书店、美学生活、咖啡的方所着汇集世界顶级设计产品、文具、百年茗茶、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慢下脚步邂逅美好的生活。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

太古里“以现代诠释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在遵循古建筑原本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最新的保护复原体系融入更多文化创意以及对建筑保育的新理解,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量身定制,最大限度保留和延续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川西民居质朴素雅而又开敞自由的建筑风格、沿承至今的古老街巷、老成都的市井风貌与人文韵味得以保留重现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中心即将重现活力续写未来更多可能。兼顾国际视野与地域特色,以人、自然、文化为主题这些融合东西方思想的艺术品或以植物的形态或以自然的风光或以生活的元素将美妙瞬间凝固定格在开阔的天空之下沉淀艺术之美让生长于此的都市人感受一份朴质的真情。太古里承载着城市空间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的职责,让人于繁忙都市中心慢享美好时光,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打开了人们心灵情的感天窗,让开放的建筑之间而不存在距离感,摩登而又不失亲和力。历史的古韵、人文的雅致、艺术的光辉和街巷的购物休闲氛围交融碰撞。

太古里是后现代建筑思想的一次集中的体现,它既尊重于地方的文脉肌理,又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是对现代建筑的一种新的演示也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全新的营造。

四、成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高技术的时代,高技术的应用改变人们的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发着人们对高情感的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在不断的前进。信息的快速传播,更是丰富了人们的虚拟情感生活,进一步扩展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高技术时代使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更加丰富,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的,各种文化以及各种语言相互交错、相互融合的时代,各学科、文化之间的距离已经消失,个性化越来越鲜明,情感也越来越丰富。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成都无疑是一座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广泛地吸收国外最先进的建筑设计思潮,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关注着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建造出了很多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保证了城市建筑的生命力,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后现代建筑。除了刚才例举的几个建筑,近几年比较典型的建筑有环球中心,东区音乐公园、成都华润二十四城成都万象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来福士广场、蓝顶艺术区等等。这些建筑引领着成都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社区、俱乐部等等,都成为了人们相互交流的场所;网络信息的应用,更是让人与人的距离变成了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从各种交流中人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人与人的交流更丰富。时代的便利,交通的发达,人们的出行也越加的方便,人们不再是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小圈子里,人们走的更远更广,过程中碰到的见到的建筑也越加的广泛,与建筑的交流也就越频繁丰富。现代建筑更加注重人与建筑的交流。“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空间使用者对使用功能的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现状建筑无疑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二)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无论是人还是建筑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都向往自然无忧无虑的生活,由自然界引发的情感也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在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冷漠建筑后,让我知道更了解到了情感丢失后的烦恼,所以在高技术的今天对自然环境的情感追求也是必然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也就应运而生,它们也就成了高情感在高技术中的平衡体现,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三)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面对国际化的大融合,城市、国家、民族都出现了文化危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失去了传统,失去了以前的记忆。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对情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人与文化环境交流更加丰富。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区域以及文脉的问题。现代建筑的前进趋势就是回归建筑的本源,这也是建筑从统治阶级的建筑走向大众建筑的表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让建筑来体现情感用情感来打破风格的束缚,让人们知道建筑的目的是通过人的体验来实现的,它的本源不仅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功能需求,也是人们对高科技和精神文明的需求。

五、结语

人、建筑、环境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感是它们交流的纽带,建筑是情感的体现。20 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后现代建筑中,心理学、人文学、生态学等等各个学科与建筑密切联系到了一起,确立了“通情才能达理”的设计理念,这是一种对情感的呼唤。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让建筑既体现了科技的力量的一面,也表现出附有人情味的一面。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著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到了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今天的成都城市建筑的发展正是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二版,339-342

[2]娆安海,后现代建筑理论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浙江大学2006级建筑设计其理论硕士学位论文

[3]傅 红 罗 琳,成都当代建筑风格评析,城市风貌与建筑设计,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第Z1期

[4]任绍辉.曹宇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理论研究,2015-11-08

[5]贾莉,刍议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人文高地(2015年01期)

[6]邹洋,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情感化研究,齐鲁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发展趋势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现代语言学探讨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
后现代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
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