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思考

2016-12-14胡传荣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研研究教育

胡传荣

摘要: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内涵发展已成为区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新课改”背景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 现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教育科研与教育工作是不同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教育科研是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进行,根据工作需要来研究,为教育工作服务。教育工作为教育科研提供研究的因素和条件。区别:一是目的不同,教育科研是为了探索规律,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而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制订的是计划,而无实施方案;二是依据不同,教育科研是以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而教育工作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三是过程不同:教育科研探索的过程是从未知到知,而教育工作则是从已知到落实;四是结果不同:教育科研需要检测评价,需要进行归因分析,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成果;而教育工作是实践后的总结,无检测评价。此外,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具有新颖性和开拓性。它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教育现象,探索别人没有实践过的富有新意的教育内容、方法、制度、经验等。如果把大家都知道的抬出来,那只是重复别人的教育方法,这不能称为教育科研。

二、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研

一是教育科研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动力。教育科研能够刺激教师的心理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能够合理满足和正确调节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一旦发表科研论文,取得了获奖证书,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认同和成功,感觉自己小有名气,为成为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而自豪!这种内动力催生教师改变教育现状的激情,拓展职业生活的空间,丰富对教育活动的体验,活化对教育意义的理解,推动和演绎教育的幸福与生命的精彩。精彩的生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也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幸福体验,才可能促使教育生命持续精彩;二是教育科研能够调动教师的聚合力。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大多是选择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往往牵动着中小学校长、教师们的心,影响着教师们的教育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的教育科研的普及,教师开始以课题项目构建学习共同体,教育科研再也不能是少数人的专利,教育科研再也不能关在书斋里,教育科研必将并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教育科研好比一块磁石,它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事业心凝聚起来,把各学科各部门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凝聚起来,把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教育协作力凝聚起来。当一个集体,为某种理想的东西所召唤并为此而凝聚起来的时候,这个集体的力量将是无比强大的。

三、中小学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

(一)在学习中提高科研能力

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化、信息化、人文化。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曾向白宫提交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报告,其中,呼吁教育质量堪忧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素质的下降,并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和“明天的教师”等研究报告为基本方案。随之而来,英国众议院提出了“提高师资质量”的白皮书。日本提出了题为“关于提高教员素质能力的措施”的报告,如今,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不少超前的观念,如果我们的教师抱残守缺,孤陋寡闻,就后落伍。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让教研、科研与教学同步,让教师结合工作与生活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在实践中学。如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加以运用。

(二)在研究中提高科研能力

开展教育科研,选好课题十分重要。只有选好了课题后,才能制定出一份有研究价值的实验方案,才能保证实验有正确的导向,使参与者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首先,选题面要窄,重心降低。选择的课题要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要将教学、教研与科研同步,怎样教育科研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第一,研究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其目的是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最终目的。这样教研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培训。教研与教学相结合,着重在措施、方法、手段上的研究,年级组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第二,研究教案,把教案变为学案。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案根本无法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按照新的课改精神,必须增强教案的“弹性”和“张力”,提高它的可适应度和灵活度。因此,教师们要共同合作、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案,学案抓住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探究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结合点而留下空白,有利于适应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特点。第三,围绕新的课程改革开展群众性的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让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提高科研能力。

(三)在反思中提高科研能力

教师们初步具备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课改深入推进一个阶段后,为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各年级组要开展“以案例展示理念,以理念回归课堂”为主题的反思活动,把案例研究作为自我反思的重要方式。在反思交流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变成了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变成了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变成了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变成了教育艺术的探索者。

(四)在总结中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活动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总结阶段。在实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如何使之理性化,从而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规律,这种总结与归纳科研经验的能力是科研活动圆满完成的一种保证。首先,利用科研现场会聘请专家学者讲学、咨询、辅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次,请科研成果卓著的教师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以此指导推动教师进行实践总结;再次,让每一位课题组教师一季度一篇小论文,以课改为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叙述一个或几个新课程教案设计,经过分析推理阐述其运用价值,这样,慢慢的教师就会由不会写,学着写,到熟练写。同时,教师要积极将自己论文,向有关教育刊物投稿,争取发表,并且积极参加上级部门评奖活动,争取获奖,使广大教师获得成功感和喜悦感,增强科研工作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源:文博教育资讯网,发表时间:2010-03-02 www.wbbook.cn

[2]《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任长松,[M]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10】2003-07

[3]苏昌凤;关于优化中小学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02期

猜你喜欢

教研研究教育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