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方法指导

2016-12-14陈章建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指导阅读小学生

陈章建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当你走进校园,很少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方法欠佳是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朗读与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其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目前我们一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忧。校园里整天很少听到甚至听不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语文教学中为何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一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三多一少”现象:一是空洞的分析多、讲解多。教师往往把一篇原本好好的文章,搞得神秘兮兮、支离破碎的;二是教师提问多。教师提出很多问题,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师生的无为的问答上,其实其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多少价值,学生所获甚少。三是作用不大的板书多。有些老师在上阅读教学时,板书密密麻麻写了一大黑板,学生忙于作笔记,老师讲的几乎听不进去,更不用说内化。四是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少。按照现在的课时安排,语文课的时间并不宽裕,用于阅读教学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之农村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想要学生回家多阅读,确实不太现实,由此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更不用说能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很难提高。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我的教学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自读自悟。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是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因此,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不仅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欣赏课文中的优美字词、语言,体味文章的情感,吸取文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初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学会字词,通过全文,对作者的写作目的、语言及其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学生要想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与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就必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理清句段之间的关系,做到读懂内容、弄清思路,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认真思考、解惑释疑。同时,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优美佳句进行揣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悟读。学生要想从文章里悟出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不能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感受上,要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只凭故事的内容是不够的,必须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

4.熟读。如果学生要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以后的写作中模仿,就必须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多读——尤其是对那些优美词句、段落。文质兼优的简短课文,最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甚至能全文背诵。

二、阅读指导。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可以以读代讲的,关键词句或段落读得不好就会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同教师一起进入角色。同时,教师在范读时也要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思考,要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速度和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范读,能将学生巧妙地带入意境。如《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非常浓厚的课文,如果教师范读时读得平淡无味或不熟练,学生就很难体会到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难舍的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出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如果教师不用悲痛的心情和缓慢的节奏与低沉的语调读,那就根本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和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思念总理的无限深情。

2.理清思路,引导阅读。

阅读,最基本的是朗读。农村小学生见识少,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一定要根据教材,依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加强朗读指导。朗读是要讲究方法的。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多读,再让他们自己欣赏、品味。在训练学生语感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感情去朗读课文。

如果教师在中低年级就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得较好,那么到了高年级,教师就一定要在结合篇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朗读《林海》《草原》这类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在教《草原》第一段的前半部分时,教师应当想到农村的孩子有多少人见过草原?至于谈感受,那更是无从说起。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这部分朗读时,一要正确地停顿;二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教师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自然就会体会到草原天空是那么开阔,见到草原的人是多么愉快。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意境,自然就能读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小学课本有许多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根据文体的不同,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指导朗读。如课文《桂林山水》,就应采取节奏鲜明、语调抑扬、一气呵成的语势来完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桂林山水风光秀丽,作者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又如指导《激光》这样的说明文,就应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3.重点段落,反复朗读。

小学语文中有些文章难度较大,特别是与历史背景有关的文章,农村学生对这类文章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重点段中,有些词语用得很准确,句子含义深刻,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例如《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都……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握住……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学生要想理解这些重点语句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就必须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反复诵读,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谁见到这种情景眼睛都会湿润,也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再如《第一场雪》中描写雪景的部分,教师要指导好文中的儿化韵,让学生反复读,从中体会到雪景的绚丽多姿,雪后迷人的自然美,以及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如果能做到了这样的指导,学生一般就能对重点词语、句子、段落予以理解,同时,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夯实了基础。

4.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教师们都知道,讲解是死的,只能让人知道;朗读是活的,能让人理解。教师如果在综合实践中及时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那更能使人感受文章的思想与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教师不但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而且要有意识地设疑,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让闰土那勤劳质朴、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逐渐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又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教师有目的地找出廉颇不服气的原因的语句,用高声调、重语气来反复读,从而让学生悟出廉颇虽然功劳大,但却是一个不顾国家利益、注重个人地位的人。而在指导朗读蔺相如回避廉颇的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悟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名利,处处为国家着想的博大胸怀,是多么令人佩服啊!

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导,教师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指导,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更能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共鸣,阅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指导阅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