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2016-12-14郑发泰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

郑发泰

摘要:文章从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内涵探讨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念,是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机制的依据。通过《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一体化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升了课程内涵建设,加大改革力度,使学生不仅能够胜任岗位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前,课程建设均在打破传统的教学窠臼,积极推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1、一体化课程教学已成为国际国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殊规律。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而使这根坚硬不朽的支柱能够矗立在社会经济中,靠的就是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可以说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事业的精髓和枢纽。

2、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快速培养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职业院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必须采取一体化课程教学。

3、一体化课程教学是职业院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受传统普通教育的影响颇深,其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和“学”两方面都与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征要求相去甚远,从而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职业院校不可能抛开一体化课程教学而能够向前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牢牢地依靠一体化课程教学,才能打造品牌,使自己永远立足于绵延发展的经济社会中。

二、《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一)、课程改革目标

《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将以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增强课程内涵建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学生不仅能够胜任岗位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与企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教育领域中,基于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基地建成实现学生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场所,使学生在具有工作情境的学习中掌握职业岗位能力。

(二)、建设内容

1、课程网络的建设

整个课程网络的建设分成主菜单栏、教学平台和服务平台,其中主菜单栏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教学平台有:课程标准、方案设计、学习情境、教学措施、教学录像、案例分析、校企合作、在线交流以及服务平台的建设。

(1)、教学录像资源的建设。录像分课程理论教学录像和生产实践录像。其中实践录像将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录像,在企业完成,或购买现成的教学录像。比如,电视机生产线的教学录像、电冰箱生产线的教学录像、收音机生产线的教学录像,使学生在观看录像过程中逐步提高岗位意识,产品工艺流程意识以及员工相互之间的工位配合。

(2)、案例分析资源的建设。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开研讨会、教师走访企业、向毕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企业在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过程的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使用,以图片、文字、录像、动画等形式加以表示。

(3)、服务平台资源的建设。由于本门课实践性较强,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与企业的设备、流水线上的工位设置、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要保质保量地组织好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不仅需要良好的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工作和实战经历,要在较短的时间达到岗位要求、胜任岗位工作,在校接受项目化课程教育是有必要的,但还是不够的(企业的设备更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超前于学校教学),与多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探讨,如何搞好本门课程的建设,都认识到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必要加强服务意识,把地方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的岗位特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应用融进课程建设构造一个服务平台,为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学生,提供帮助,在本课程的建设中也尝试地构建一个服务平台,其资源主要包括:工艺文件、产品展示、标准规范、生产设备、规章制度、企业名录。

2、教学手段

(1)、打破过去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室实验,期末进行笔试等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进行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大力度教学改革。课程依据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综合素质能力目标,将学习领域划分成各自相对独立的5项学习情境,并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普遍性工作方法,比较科学地分阶段地使用示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2)、充分利用通孔插装生产性区、贴片组装生产性区、产品测试区、这些工作区依据企业生产过程而设计,不但能够完成上述学习性工作任务,而且还可以完成用于课外学生训练的实训项目,大大增强了工作过程的真实性,营造出工厂生产车间职业环境,保障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3、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中心,结合情境模拟、课堂教学与观摩企业、企业咨询、岗位服务等教学模式,实现学习场所、体会职业场所的教学模式。

(1)、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按照职业成长与认知学习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践课程划分为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五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认识与使用材料、工具及设备,编制产品技术文件与工艺文件,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

(2)、学习过程的实施。学习过程的教学组织按照“任务资讯、任务计划、任务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估”六步实施,其中,任务资讯、任务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辅助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的指导。在任务决策、任务评估中,老师必须参与到每一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做出公正的评价。

4、考核评价体制的完善

把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单元制作成绩融自评、互评、产品生产工艺、完成情况、实验报告、期末实践考核、答辩全部加以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黄磊.对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5(2).

[2]蔡立娟;张瑜;姜淑荣.“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3]林伟雄.PLC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6).

[4]李明.单片机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3).

[5]颜绮虹.浅谈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5(21).

[6]宁加豪.一体化教学分层思维的合理运用[J].教育界,2015(16).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一体化课程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院校《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