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和谐管理理念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6-12-14汪林潭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

汪林潭

摘要: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成才,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和谐管理理念的产生及基本框架入手,从和谐主题,和则以及谐则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和谐管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和谐管理;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基本框架

东方古代自然哲学的非理性文化模式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与促进是万物产生的前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东方文化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西方早期管理模式崇尚理性,19 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出版了《和谐经济论》,把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强调关注组织和人的和谐问题。波兰管理学者阿达米斯基在他的《劳动和谐论》中用“和谐理论”雏形来解释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他制定的把若干复杂的作用同时用图表示出来的“和谐图”,保证了大量作业和谐有序地进行。

和谐管理理论强调“和谐主题”、“和”与“和则”、“谐” 与“谐则”以及和谐的耦合。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通过引入双规则,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在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纯依赖科学设计的观点,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双规则的引入和运用中,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也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和”的强调上,并认为经过传统积累和环境诱导下的行为协调形成的“和则”体系,对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席酉民教授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复杂系统理论相结合,在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以“理性设计和优化设计”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双规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的系统管理思路与方法。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社区,高校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具有高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辐射的功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呈缺乏主体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扩张过程中,多校区管理模式多元化,使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剧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造成高校主体校园文化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矛盾加剧,校园主流文化脱离学生生活。教授、博士积极竟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看重职称评定,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学校管理重心向教职员工倾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甚远,忽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引方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高校科研基础薄弱。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校园文化的宝贵经验,使之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

三、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指的是组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阶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全局指导意义的核心任务与核心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结构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逐步建立、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和谐管理强调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因此,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是学校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的,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地奉献。优秀学生的培养,更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高等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教学的观念,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实现共同进步。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管理强调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具体可理解为活动安排(规则)与资源配置(资源)的规范化与结构化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

4、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和谐管理强调着眼于相对确定性下的科学设计和优化。随着国际接触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密切,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正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传入我国,渗透到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我国高校应该选择性的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校园文化,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积极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一方面要扩大我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队伍,一方面要扩大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晓艺;党辉 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经济师 2008-11-05 期刊

[3] 赵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07-15 期刊

[4] 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

[5] 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

[6] 薛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

[7] 赵颖.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