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探析

2016-12-14牛皇丁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方鸿渐围城钱钟书

牛皇丁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历经两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小说中,钱钟书先生以讽刺等手法塑造了一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方鸿渐,并以方鸿渐的“围城人生”,对当时社会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入剖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本文就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进行了思索探析。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方鸿渐;“围城人生”

前言: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创作的小说《围城》,是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形象的塑造,更是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的缩影。整部小说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压力下,整个旧时代生活中人们“围城”般的人生和精神上的危机,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形象的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一 鸿渐流离

方鸿渐是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的经典主人公形象。其名字由来于《易经》[1]。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也对“鸿渐”一词作了解释,即不断飞翔却始终无落脚之地的鸟。而《围城》中的方鸿渐,便是这样一只飞不出围城的鸟,用钱钟书先生的话,也可以形容为“无毛两足动物”,代表着一类急迫想要冲出“围城”,却又不断冲入到另一个“围城”的精神流浪汉。

方鸿渐的一生完全可以用“流离”一词概括。其既善良又软弱、既聪明又无能、既老实又不切实际、既博闻又无主见,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精神的依附,然而,却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围城”中颠沛流离。

二 围困于城的人生

(一)围困于城的求学历程

方鸿渐的求学经历可以说是他迈入围城的第一步。其求学过程,辗转了伦敦、巴黎、柏林三座城市,换了三所大学。然而也仅仅是“随便听几门功课”,“心得全无”[2]。虽然他本人认为文凭和头衔都是虚无的表象,但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中国传统教育中“轻过程,重结果”的思想观念,在收到周经理和方老先生的信件后,忽然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从而用金钱从爱尔兰人那里换取了一张假文凭。这张文凭虽假,却实实在在的给方鸿渐带来了不少好处,不仅给了他上报纸的机会,也使他成为了当地的名人,算是达到了光宗耀祖的目的。而作者通过这一情节,也展现出了当时年代特有的严重崇洋媚外的风气。

小说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围城》也是如此。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一时间崇洋媚外的风气兴起,方鸿渐的求学历程,便是在这样一种风气的推动下和“光宗耀祖”等封建观念的制约下而完成的。其精神被围困在中西文化思想夹击下的围城中,终是过了一段矛盾、困惑的人生,而在当时社会,拥有同样经历的远不止方鸿渐一人。

(二)围困于城的情感经历

与鲍小姐,方鸿渐经历了一段游船上的“匆匆情缘”,仅是船上共度一夜,虽然方鸿渐自觉不吃亏并占了便宜,但是对包小姐完全不在乎、独自一人坦然离开的表现,内心仍有一种受骗和被伤害的感觉。

与苏文纨,方鸿渐不算经历了真正的恋爱,他对苏文纨根本没有感情,而苏文纨也只是为了激起三个男人的嫉妒之心并选取一个容易掌控的丈夫,但是方鸿渐过于优柔寡断,因“不好驳人面子”而与苏文纨约会,明明不愿爱上对方,却依旧吻了她,以至于苏文纨误以为方鸿渐已经爱上自己,也导致苏文纨在后来知道真相后,直接成为了方鸿渐与唐小姐情变的主要因素。

与唐晓芙,方鸿渐有了一段两心相悦的感情经历。虽然唐晓芙最初并不认为自己会爱上方鸿渐,但是在不断的接触中,两人终是一同坠入爱河。可即使是两心相悦,在重重的误会中,这对有情人的情感纠葛也只能以分手告终。而方鸿渐也在这段情感经历中肝肠寸断,理想的爱情最终成为泡影。

方鸿渐的情感经历,可谓是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命运同人生的差错[3]。在情感的围城中,想要在落后社会中追求理想的方鸿渐,最终还是没能突破“围城”的围困,求而不得,与其他人决裂,各奔一方。

(三)围困于城的事业历程

方鸿渐本自命不凡,但是在丈人的点金银行,却成了游手好闲的教书先生,为了圆自己的“教授梦”到了三闾大学,却也最终因无法适应勾心斗角的生活,转而进入了华美新闻社,没想到途遭变故,华美新闻社被敌伪军收买,方鸿渐便主动请辞去了重庆。

心高气傲却又没有真才实学的方鸿渐,根本无法再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因此只能被困在事业的围城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徒增对人生的困惑。

(四)围困于城的婚姻经历

方鸿渐想从围城中逃脱出来,却不想又进入了另一座婚姻的围城。初见孙柔嘉,是一位极其柔弱、需要人保护的女孩,方鸿渐认为从她身上才能够真正找回之前感情经历中失去的自尊,因此与孙柔嘉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没想到,婚后却发现孙柔嘉其实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中超人”,在无数次争吵后,最终选择再次逃脱婚姻这个“围城”,而他的逃脱,也仅仅是从这个围城再奔向另一个围城的过程。

结论:

方鸿渐的围城人生,揭示了腐朽文化和崇洋媚外风气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以及社会中的各类争斗和矛盾,告知人们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而方鸿渐这一类的人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既清醒又迷茫,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围城中流离徘徊。

参考文献:

[1]张伟楠.剖析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的心理挫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9(9):35-36

[2]曲文亮.精神流浪汉——浅谈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J].黑河教育,2015,10(10):23-24

[3]周晓晨.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浅析《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意蕴[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24-25

猜你喜欢

方鸿渐围城钱钟书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年少莫学方鸿渐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围城”内外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围城”之战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