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洞大开

2016-12-13赵巾慈

中国服饰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服装

赵巾慈

一场智能风暴,正在改变产业基因。

当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等不断发展,当产业层面的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3D打印等实现群体性突破......这些新一代信息经济,将带给行业怎样的改变?

9月9日,一场涵盖科技、文化、商业构筑的脑洞盛宴——2016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在杭州浙商开元名都酒店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时代,新时尚”为主题,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智能挑战

“人类社会、信息世界、物理世界的三元融合,使信息服务进入到普惠计算和网络时代,正在引发一种新的革命。”在此次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深刻剖析了时尚产业正迎来一个科技进步、模式变革、文化自觉的新时代。

他谈到,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所有的战略重心全部围绕着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而中国服装行业是连接创意、制造和消费的智慧产业,它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智能化,智能化作为手段和工具并不仅仅限于制造端,也在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物流与供应链、营销、零售、消费体验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机遇和潜力。

而对于中国服装业而言,“工业4.0”需要把大规模生产与定制生产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王喜文分析道,既实现生产过程的成本低、效率高,又保证产品交货快。这是服装业未来转型的一个方向。

在中国服装智能制造创新技术联盟专家组组长、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看来,“服装企业想要达到智能制造,需要抓住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定制化技术的延伸。”

在互联网时代,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使得逻辑秩序产生变化。“互联网可以是你想象的一切,但是都必须包含认知的重启的概念。”互联网思想家、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解读说,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其原因就在于在商业领域里面让人们重新审视眼球经济,并走向意愿经济,去主动了解消费者的内心。

创新动能

新时代下,当体验、链接、数据、社群成为新坐标系,品牌如何挖掘新动能?

纵观近年来中国服装业的发展,技术、产品、商业都在发生着“质”的飞跃。这种“质变”的基础来源于科技的创新带动,产品的创意优化以及模式的创造变革。

“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望越来越激烈。人与自然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激发出来的新的想象需要设计才突破一成不变的思维,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更新的创作、更新的产品。”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说。

而对于设计创造的传统与创新问题,美籍华人新锐艺术家、策展人赵硕表示:“二者并不抵触,传统要保护,也要发展,创造是在经典基础上的创造,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要突出文化辨识度,表现东方特色的东西,拒绝抄袭;形成品牌理念,要不惜工本把品牌做好,好东西才能出来。”

对于服装设计师而言,生产好的产品不仅需要创造力,还需要挖掘新内容。DVF艺术总监、前Bally女装创意总监迈克尔·赫茨说:“设计师的梦想应该是你所渴望的、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你很想要的东西。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创造所需,应该问自己:什么才是新?创新其实是处于危险之中。”

预见未来

从3D打印、人工智能到虚拟现实,新技术、新应用、新内容和新生产方式等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变革的新浪潮,对时尚行业亦产生重大影响。

“我可以预测,未来服装也会变成像手机一样有显示屏,不仅通过装置来矫正人的姿势,还能收集人体的信息。”作为世界互联网教父、科技商业预言家,凯文‘凯利在采访中说道。而他在闭幕环节的演讲不仅权威解读了科技发展与互联网变革对人类当下的影响,还对未来的商业环境展开预测。

与此同时,时尚和奢侈品品牌管理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卢晓,IDG资本合伙人闫怡腾,如涵控殷董事长冯敏还就互联网时代时尚品牌的价值创造、消费升级孕育的消费痛点、网红电商孵化器背后的商业逻辑展开阐述。

卢晓认为,建设品牌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价值创造,同时,其还需要强大的品牌理念和完整的品牌体系。而互联网时代,时尚品牌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是有清晰的品牌战略。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消费需求在。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基础在,可为什么依旧缺少具有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品牌?闫怡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品牌未来发展机遇给出建议。她说道:“高度同质化,高渠道成本与低性价比是当前困扰行业的问题。机会在哪?一是奢侈品,但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二是大众化渠道品牌,包括快时尚、宜家、MUJI等;三是设计师小众品牌、轻奢品牌。”

而对于互联网时代中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冯敏则表示,“服装产业供应链的盲点是纺织服装行业的产能现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痛点是没有统一的t度量衡。中国不缺优秀的服装产业供应链,欠缺的是优秀的供应链和消费需求之间的关联,如涵愿意和行业一起探索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服装
智海急流(一)
少数民族的服装
跟踪导练(四)
道具服装
迁徙
2018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8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服装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