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2016-12-13张华波刘凯文

人民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华波++刘凯文

【摘要】依据历史主题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对应的特点和主题分别是革命与斗争、探索与发展、改革与开放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历史回溯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与斗争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主要是为革命斗争服务,并以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为体现。

革命纲领的演进:从文化思想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工具”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的提出。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扫除文盲运动,是其文化纲领在革命早期孕育和生成的重要体现;二是抗战时期,我们党发动和领导的文化统一战线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三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正式提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臻于成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推进。

革命意志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党员干部、工农兵、知识分子群体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信仰。一是重视和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大力培养革命骨干;二是积极推进工农兵的思想文化教育,大力开展扫盲运动,为加速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最广阔的群众基础;三是改造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的知识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于人民大众。

革命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也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广大革命根据地将其思想全方位地运用到革命斗争、生产实践的领域,与革命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学以致用、边学边用,教育、帮助群众,使其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推进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以探索与发展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该时期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探索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是抓住新中国成立时较长时间内国际国内和平的大环境契机,加快生产发展,扩充国家的整个物质力量,应对未知风险,“农村文化事业才能办得又多、又好、又快、又省”。在探索过程中,党在理论上提出了“二为”、“双百”的方针;在实践上指出要重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还是对的”。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前以改革与开放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一是全面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个时期,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实践不断深化。

二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话语体系的确立。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延续深化至“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逐渐拓展、演进升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话语体系逐渐确立。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入人心,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马克思主义阵地得以巩固。其一,通过“五讲四美三热爱”、学模范唱响主旋律活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教育实践活动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二,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其三,是农村文化市场迅速发展规模逐渐壮大,由过去单一福利供给转向经营效益型模式。

新世纪以来的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初见成效阶段,从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开创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区别,充实了二者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二,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新发展阶段,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备;农村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农村文化市场得到较好培育和发展等成就和成果深化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认知和认同,巩固了其在基层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拓宽了其传播的平台和渠道,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夯实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经验启示

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反对本本主义,讲求实事求是,倡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要体现本土化、民族化,要充分考虑其运用的条件与时空,以当时的历史情况为依据,发挥其理论的光辉。

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根本追求。人们对自己关心的事物,总是存在着精神上、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利益需求,而物质利益是人们追求价值目标的首要内在驱动力。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为人民增福利造福祉谋利益的历史。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刻都是我们做好工作必须坚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竭动力。

坚持群众路线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方法。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能够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对群众观点及其路线的正确认识、参悟、把握和运用。唯物史观、党的性质与宗旨、党革命和建设的各种经验决定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组织和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密切联系群众进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就是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而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

做好调查研究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工作。调查研究是摸清和认识中国实际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环节。正是通过探求事物奥秘、判断事物性质、破解事情难题、发现事物真相、找寻事物规律的调查研究,我们党不断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推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地域上有别,但在文明的精神和内核上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些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得以转型和升华;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而实现了大众化。

大力批判错误思想、错误价值观念和错误思潮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强大武器。一定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批判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党坚决同“左倾”主义、修正主义、经验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和思潮进行坚决斗争。论战中既促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又让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风貌得到了改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作者均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6年第8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6页。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基于农民传统文化视角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尊重生命,唤起“善根”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个问题的深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