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设的民生维度探析

2016-12-13华建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生态文明

【摘 要】 文章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是区域特色竞争力所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把生态建设摆在民生改善核心诉求的战略地位,将生态文明与民生改善有效衔接,探索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提高协同发展之路,形成生态文明与民生福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资源;民生福祉;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总书记的讲话从民生视角论述了良好生态环境的观点,对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提高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强调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就是把生态置于人民利益的核心范畴,从根本上摒弃将生态与民生对立起来的狭隘民生观,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一、良好生态环境: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生态环境与可界定为产权的物品不同,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就是地区全体居民之福;相反,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糟糕,则是全体居民之灾。因为,像空气污染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体居民面临的共性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是最具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在英国工业革命驱动下,伦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但也因严重污染成为全球知名的“雾都”。虽然,此时的伦敦以其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然而恶劣环境却让当地居民怨声载道。最后,经过艰苦治理,伦敦重见碧水蓝天,整个城市也从昔日煤炭污染严重的工业重镇变为以金融、科技服务见长的现代都市,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当地居民引以为傲的资产。

近年来,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受“邻避效应”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群众反对可能污染工程上马的环境事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群众维护良好生态的自觉。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破坏生态环境将产生负外部性,由此带来的“负资产”需要由破坏生态环境的主体支付成本,也就是要将环境保护成本内化为生产成本。同样,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在区域共同体内的居民将获得可以共享的收益。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每个身处特定环境中的个体都是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保护生态的责任,也有享受生态福利的权利。

二、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低下,整体社会面临极为紧迫的经济增长任务,实现温饱成为中国人几千年存而未得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上很快越过了温饱线,但仍面临繁重的经济追赶任务,经济增长被赋予远远超出经济本身的价值内涵。在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中,生态环境往往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被忽略。环境污染作为负外部性并未被纳入到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当中,由此助长了各种形式的掠夺性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更有甚者,在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破坏酿成不可逆的生态灾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也是事关民生的重要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保护环境不仅不再成为经济主体的负担,而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出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财富效应。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服务的需求持续加大,生态产品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特别是那些拥有山水城林、江河湖海等良好生态景观的区域,生态产品的稀缺性及价值性越发增加。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哪个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就越能集聚人口、财富和生产要素集聚,该地区居民的幸福感就会越强。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也为每个人关切、需所有人珍惜。

三、良好生态环境: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流派。不同流派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和观察向度呈现显著差异,有的主张“敬畏自然”,有的主张“人定胜天”;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崇尚科学主义,有的崇尚回归自然;有的强调人的主体性,有的强调自然的本体性;各种观点,不一而足。我们认为,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既离不开客观存在的大自然,更离不开生活在大自然当中人类自身;既要尊重自然演进规律,也要体现人类利益诉求,当然,人与自然既存在冲突,更有着和谐相处的本质要求,因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处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必须充分考虑民众诉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位置加以思考,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生态观。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具有双重意蕴:一个是人的自然,即作为自然界一个子系统存在的人类及其社会;另一个是外部自然,它是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生态客体而存在的。在马克思看来,把这种人的自然与外部自然相联系起来的活动,即人类社会劳动实践。因此,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自身生存所需,也是发展所需,是关系人类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态环境遭受到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活动和城市化的严重影响,民众对生态环境更加重视,成为民生重要期盼,这一现象表面上看是说明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深层次上反映的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自觉关照、对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真诚回答。

四、良好生态环境:区域特色竞争力所在

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竞争力是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改革之初,由于缺乏以“大推进”方式启动经济起飞所必需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等要素支撑,我国推行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纳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正在告别传统增长模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得到根本改观,而长期被忽视的生态要素变得格外重要起来,过去那种忽略环境保护以及各种形式的环境破坏、生态透支的情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

当前,全国各地都需要高度重要生态在塑造本地竞争力方面的独特功能,结合本地生态特色优势,塑造特色化竞争优势。例如,东部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多年治理,特别是发达地区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已呈现加速释放之势。例如,一些拥有良好生态以及独特景观的生态小镇、生态村庄旅游业如火如荼,还有一些生态园区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无烟产业”,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良好生态加之完善的城市功能、便捷交通,使苏南地区正成为集聚外来人口以及全球高级要素的重要优势所在。在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的大趋势下,良好生态环境在塑造区域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将会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 曹荣湘.生态治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 深满洪.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与出路[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华建玲(1980-)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政治学院基础部讲师.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