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青年领袖的培养途径

2016-12-12王艺玲朱怡

科教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大众化培养途径高等教育

王艺玲+朱怡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中国各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人数急剧攀升,但整个社会却呈现出“青年领袖”人才匮乏的局面。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青年领袖”培养的现状,并综合国际国内研究结果和自身研究成果,分别从国家、高校、个人的角度,提出青年领袖的培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高校培养机制、方式、方向的明确和完善以及青年个人素养全方面的提高等策略,来建构和完善青年领袖培养项目这样一项极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青年领袖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01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has risen sharply, but the whole society has shown a lack of "youth leaders". Th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ag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th leader"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ir research results,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gle of universities,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put forward youth leadership training needs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mechanism, ways and direction of clear and perfect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of youth is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youth leadership training project such a very system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young leaders; training approach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亟需一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优秀青年带头人,青年领袖无疑将在其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培养青年领袖,既是一个关于领导理论当中研究的重点,同样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就理论研究而言,当前关于青年领袖理论的研究并不活跃,且在研究过程当中一部分学者注重对领袖中的领导力的研究,另一部分研究者则侧重于对领袖中的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而系统的论述和整合领袖中的领导力和专业素养的理论则少之又少。就现实层面来说,据统计,到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以上,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如何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及社会进步都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青年领袖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培养青年领袖的途径:

1 国家的重视

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是做好青年领袖培养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青年领袖培养机制是青年领袖培养的重中之重。就目前国内与国际来看,青年领袖培养方案的实施主要停留在学校和某些企业内部,并且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和社会对于青年领袖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激励机制。青年领袖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创造者,建立健全青年领袖培养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优势,才更有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①

在培养青年领袖的问题上虽说需要国家的重视或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但我们首先要明确,行政手段干预对培养青年领袖是弊大于利的,特别是通过指定或任命等手段任命某些领域和行业的领导干部。在选择青年领袖时,要注重考察青年身上的“青年领袖”的潜质,其主要包括专业成绩、发展后劲、在青年群体中的实际地位、人际关系能力及现状、思维的深度及广度等等。从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上看,要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使青年领袖挂职锻炼,让青年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磨练和成长。有针对性地选派青年领袖到由国家牵头支持的相关培训学校或基地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水平。

2 高校的实施

2.1 多元化和层次化的青年领袖人才培养体制

在培养青年领袖人才的总体目标下,高校的青年领袖培养项目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层次化,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大力支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优先向学生推荐领导学和领导艺术类课程并对有潜质成为领袖的学生给予培养和资助。要非常重视学生多元文化的体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所侧重。在本科教育上,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领袖意识和领袖素质的培养;而在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方面则要更重视领袖能力、社会贡献和影响力的培养。此外,要重视各类领袖人才培养,在青年领袖培养的方向上,避免强调政治、学术、商业、艺术等某一个方面,而是兼顾培养在各个领域的各类领袖人才。②

首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领袖意识,善于发掘学生的领袖潜质,努力提高学生的领袖素质。要加强学生领袖理论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公共政策和政策开发的能力,鼓励其打破惯例的,切实提供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树立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又不失共生意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类等选修课程。

2.2 参与体验式的青年领袖培养方式

高校应鼓励学生领袖积极投入社会实践,重视实践和体验,通过面向社会、社区或他人的公益服务来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深刻体会领导特性、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的内涵,提高对个体需求的敏感能力,其核心是对自身领导风格和经验的认识,提高参与性。

另外,可以通过学校团委组织、校院学生会、社团机构、课外活动小组等多种途径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团委组织和学生会注重组织能力、公共事务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社团机构注重培养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谈判能力和合作能力,各式各样的社团可以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多少个社团就有多少个小领袖,有小领袖就会产生大领袖;课外活动小组活跃在校园中,重视创新精神,单项目、单目标培养各个领域的学生领袖。

2.3 开放式及全球化的领袖胸怀和视野

把“胸怀天下”作为青年领袖人才的培养理念,这一理念的贯彻和执行至少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大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力度以及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以面向全社会和全球化的开放的视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青年领袖人才。通过突出高水平的大学人才培养机制要兼顾个人发展,国家责任,世界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等方面因素,使青年领袖能够具备开放式和全球化的青年领袖胸怀和视野。③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青年领袖培养计划或项目。

就国内名校而言,以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和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为例,此两者属于国内“青年领袖”培养项目的先驱。元培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行低年级不分专业,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实行严格的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各个院系的各个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这种利用其跨院系的自由选课机制,开展灵活、个性化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方面的探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教育机会。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则侧重于实施哲学思想教育、数理能力训练等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培养战略性科学家、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高科技创业人才及各界领袖人物打好坚实基础。

青年领袖的培养还要积极引进港澳台以及国际青年领袖培养的案例,顺应世界潮流,具备世界眼光。如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IYLP(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CUCEA(常春藤领袖峰会)等,其共同的特色之处在于全面提升参与者的个人领袖素质、人际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等,采取多方位思考和互动学习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开展实践活动,实现跨区域跨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培养青年领袖的全球视野和创造思维。

3 个人的奋斗

3.1 发展自己,发展他人

在团队中发展是培养青年领袖的起点,在不同技能、态度、类型的人之间,建立高度信任和有效的协作机制是考验青年领袖的重要实践之一。成为青年领袖,首先要使团队成员感受自身价值,帮助他们将个人目标和成就与组织目标和成就相联系。其次,要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每一个成员的角色在团队中发挥作用,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个体的差异中使团队取得最优的成果。

3.2 全球化视野和创造思维

全球化视野即在多元文化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相互依存、交流合作,寻求现代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面对这种世界性的大趋势,青年领袖的思维要克服封闭僵化,善于把本国的具体问题置于全球化和时代的大背景下来思考,以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本国的长远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在国际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要在国际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国家的创新能力、创新速度和创新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充足的创新人力资源,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青年领袖需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并带领身边人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④

3.3 遵循青年领袖的成长规律

修学储能是青年领袖成长的基本前提。修学储能需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从书本上学习的间接经验,二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最终形成一个从学习到实践,从再学习到再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追求真理的过程。此外,青年领袖自我修养的能力是其成长的重要保证,包括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调节、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样即使是青年领袖在成长中遇到挫折,也能及时发挥“补偿”的心理功能,努力在逆境中实现自我的突破。⑤

培养训练是青年领袖培养的另一有效手段。青年领袖很少有自发形成的,大多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培训和训练。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以“六艺”来对学生进行领袖教育。在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提出了领袖人才培养的设想。从而从历史角度证明了青年领袖的培养需要接受系统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通过集中训练了解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掌握青年领袖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青年领袖的培养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和控制各方面的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一起为培养适应社会客观要求和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青年领袖人才而努力。

注释

① 陈永弟.新世纪青年领袖的培养(摘要)[J].当代青年研究,1999(2):23.

②③于天罡,孙曙光.耶鲁大学领袖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2):23-25.

④ 希杰英.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23.

⑤ 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276.

猜你喜欢

大众化培养途径高等教育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