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选择公益创投机构

2016-12-12王喜张舒

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资助公益机构

王喜+张舒

由于创业投资的高风险特性和消费者选择权的天然缺陷,在创投项目选择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就变得格外重要

公益创投作为一种新的资助方式,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也正在逐渐被公益行业内越来越多的资助单位使用。这种资助方式为解决公益领域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多创新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

公益创投执行机构的基本框架

基金会主导下的公益创投涉及到多方面参与主体,资金支持提供方、非资金支持提供方、基金会项目官员、申请公益创投资助方、外聘评审专家组、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选择一个良好的公益创投对象是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的基础。在商业模式下,企业更注重对定量指标的考察,而在公益领域则更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效果。因此,评选时要同时兼顾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还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选方案,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选择框架(右图),再完善其中的步骤和各个主体。

公益创投项目的评选规则

1.推荐制。其特点是必须有业内公认的权威人士推荐才可参加首轮选择。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推荐人,在向基金会推荐项目时,首先会经过其个人评判和审查,由于推荐者本身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结构、经验及社会阅历,经过其审查之后推荐的项目质量通常比较有保障。然而,在这种方式下,项目的选择范围将会受制于推荐人个人接触社会活动范围的限制。事实上,由于推荐人往往都是和项目官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联系的合作伙伴或熟人,使实际选择范围很有可能被局限于参与基金会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与基金会有联系的个人或机构内部,而有些非常具备潜力、解决社会问题方向正确又有创意的方案却得不到参选资格。

2.公开招募制。这是公益领域普遍使用的评选方式,类似于工程项目招投标,即通过公开发布招募信息——征集项目申请书——根据申请书进行筛选——实地考察——面试答辩——确定合作机构这样的流程来寻找和筛选合适的项目。公开招募制相对来说比较公平,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有潜力的项目,通常在公开招募过程中还能起到宣传作用。不过,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方式在执行操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评选初期会收到大量申请书,评选这些项目书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成本,而基金会人手有限,所以,在评选时很难详细斟酌每一份申请书的内容。

公益创投项目的重点评选维度

公益创投是一项带有较高风险性的公益资助模式,资助方在出资后还要提供相应的非资金支持,对于投资产出也要求较高,要求机构在资助后能够产生一定的盈利能力,满足机构自身或实施项目自身的运转需求。但是,并非所有公益创投项目都能顺利开展,公益创投项目自身带有的风险性要求项目官员能够尽量将风险前置。因此,如何设置一套系统、完善的公益创投评选维度就成为基金会控制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事实上,评选维度的设立不仅应包括机构注册资质或个人基本资料、机构注册年限或个人从事公益行业时间两个最基本的评选维度,还应包括以下七个维度。

1.愿景。它可以体现资助对象的胸怀,对社会问题的责任感及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有胸怀和担当的资助对象往往有着较强的使命感,在工作中的动力会更足,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愿景越清晰的机构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更明确的规划和设想,在日后的合作中也能主动谋求发展,主动发现问题,更积极地同基金会项目官员沟通。在申请者或申请机构的愿景中也能体现出资助对象所关注的社会问题领域,因此,可通过对愿景的考察判断,筛选出符合基金会发展理念和公益创投项目资助理念的资助对象。

2.执行力。在基金会与资助对象的联结中,基金会主要是扮演一个资源提供方、项目进程监督方,在公益创投项目中陪伴成长、协助解决问题的角色,而稳定、成熟的团队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执行,确保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会犯低级错误。公益领域一线的项目官员面对的工作大多比较繁杂、琐碎,交接起来比较繁琐,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需要大量相关实践经验才能够形成系统的解决思路。因此,一个员工流动性较大的组织显然不适合风险较高的公益创投项目。

一个在稳定中不断成长的机构可以判定为处在良性发展阶段,这样的组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能够从执行层面上降低项目夭折的风险。在传统资助方式中,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拿到资金,用于申请的项目,完成项目书上写明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即可。而在公益创投项目中,机构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还要在未来某个阶段内逐步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因此,要求项目执行团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能够设计并执行可行的“自供血”公益创投项目。

3.专业性。基金会是通过资助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执行,并以此来间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选择机构对于基金会来说是重要问题。要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首先机构要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明确社会需求,进而提出专业化的理念和解决方案。专业性是对机构的要求,同时也是限制。一方面,如果一个机构关注的社会问题领域过于庞杂,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其在单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机构在某一社会问题上越是深入研究,也可能越难使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因为深入探究某一社会问题会耗费大量精力,短时间却难有成效。鉴此,就更需要基金会独具眼光,权衡抉择。

4.创新性。大多数基金会都希望自己选择的资助对象的工作具有创新性、纵深性。

5.持续性。在公益创投中还要关注机构的“自造血”能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盈利。在传统资助模式中,机构都是需要找到后续捐赠者才能将申请的项目持续下去,而在公益创投资助方式下,对于下家捐赠者的要求几乎为零,这就要求机构有后续自盈利能力。

持续生存的动力来源

目前,公益创投项目持续生存下去的动力来源主要有4个。一是具备了商业价值,二是构建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具备了规范、完善的服务能力,四是通过开辟部分市场业务获得收入,支撑公益事业的部分运转。这4条出路通常会成为创投项目创立的直接目标。

第一种情况比较理想,但实现难度较大,而且只在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项目和一些准公共产品领域适用,在兼具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并不适用。

第二种情况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风险。当创投项目以构建社会影响力为直接目标,而不是提供合适的公益产品和服务时,就可能偏离公益目标。

第三种情况下,长期依靠政府资金生存的服务项目,将面临官僚化风险,而官僚化通常意味着低效率和缺少创新精神。

第四种情况下,以商业收益养公益事业,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一定问题。盈利与非盈利的边界很难界定,更难以实施监督。当一个公益项目混入了市场经营活动,很难保证它不偏离公益目标。

公益创投项目执行机构的类型

1.资助处于初创期的机构。这一阶段的机构正处于萌芽期,它们在资助额度上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主要需求在组织架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及资源方的引荐等方面。在对此类机构进行资助时,更需要的是规划机构日常的运营模式,让机构正常运转下去,同时引荐新的平台或市场,给机构提供“续航”资源。

2.资助处于成长期的机构。由于机构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在人员开支、硬件设备添置、差旅费方面的支出上升速度较快,因此,在资金支持方面需求额度较大。处于这个阶段的机构都已形成自己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但仍不成熟,机构独有的优劣势也渐渐明显,需要一个专业的外部支持团队帮助机构梳理规划。处于此阶段的机构通常都有较为迫切的传播需求及影响力需求,而影响力的提高不应仅局限于机构的知名度,还应同时推动行业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及公众的重视。

3.资助处于成熟期的机构。它们在基础的组织管理、项目管理方面已无太大问题,得到的社会捐赠也较多,运转资金充足,对资金的需求不再迫切,管理大额资金也较为从容。成熟期机构需要的是深入发掘、理解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提出系统性、结构性的解决方案,形成杠杆效应,撬动行业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对同行起到示范性作用。在此阶段,基金会提供的非资金支持更多应该着眼于可以帮助机构发展的有效资源,同时协助机构进行战略规划,联合第三方共同开展社会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资助公益机构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