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学角度看心理健康观

2016-12-12娜日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适应性

作者简介:娜日(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内蒙古民族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心理学。

摘要: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条件、不同社会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系统与思维方式建构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观。但是,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自动调节的平衡机制的正常运作,是由平衡——不平衡——平衡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本文认为从文化学角度看心理健康观不仅要看到心理健康观的文化多样性、历史时代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层次性,还必须要看到其本质上的相通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观;多元文化;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96-02

文化学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研究人类的智慧和实践在人类活动方式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及其发展规律。其研究对象有不同的构成方面和层次。从构成方面来看,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现实文化、也有横向的不同区域、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从层次来看,有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1]。心理健康观就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观点,包括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测量和心理健康的保持等。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我们常把西方主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测量作为我们自己的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标准。而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文化的人,其心理健康与文化和族群紧密相连。在文化间的交往和融合日益加快的今天,心理健康观的文化普适性和文化相对性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一个广阔的文化学视野对心理健康观进行探讨。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心理健康观,我们可以发现因文化的区域性、时代性等的影响,心理健康观具有随着文化在空间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适应性、随着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异而变化的时代性,以及在多元文化中表现出的多层次多元结构性。

一、心理健康观的文化适应性

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属性。个体心理的社会文化历史性决定了心理健康观的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塑造个体,同时个体也适应和改变着社会文化。心理健康观是动态发展的,具有文化相对性。不同的文化必然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观。个体有适应文化模式的可塑性,人类的大多数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并且这种模塑作用不是个体被动接受为前提,相反,在文化的习得和适应过程中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本民族文化的适应是心理健康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妮迪克特在《文化的模式》中指出,个体的反常并不是由于生理的反常所致,而只是个体的文化选择与社会的文化模式之间存在分歧而已,“任何社会都要选择人类可能的行为这个弧上的某一段,只要这个社会要完成整合,它的种种风俗就倾向于去推进它所选择的某片面的表达,同时又去阻止相反的表达。”[2]。而如果个体的行为与其文化相悖,那么他的行为被视为不正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其实是看它能否被他所处的文化所支持和接受。人们在文化模式允许的范围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文化模式的限度。如在日本人体盛——用少女裸露的身躯作装盛大寿司的盛器被视为饮食文化中视觉美的享受,而在中国被认为是变态的需求[3]。

中国传统这些的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乐天知命,享受生命。乐天知命才能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价值,也因享受生命的意义而健康长寿。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将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价值观正确,客观对待名利。

(4)从客处事,宽客待人。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

(5)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6)天人一体,心身和谐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维护心理健康强调躯体无病痛的同时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协调和谐[4]。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而基于西方哲学中决定论、身心二元论的心理健康观分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精神与肉体,忽略人的精神能量。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随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兴起,西方心理健康观强调个体的价值,注重个人价值系统、自主性、适应性、自我、创造性等因素在强调个体主体性,在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基础上,在个体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意义上考察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观的时代性

文化的变迁不仅发生在空间上,还有时间的变迁。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的存在。文化的时间性不仅表现在现在,还表现为存在或过去,它是一个由存在和历史构成的二维空间。人们对行为的判断也不仅随空间变异而变化,还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有所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个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理论基础[5]。儒家的入世主义、道家的出世主义、佛家的弃世主义以及与它们相应的心理健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观的核心。儒家把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人际关系完善的“君子”为个体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提出“知天命”“乐群贵和”“重义轻利”,追求个体和社会和谐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健康观。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崇尚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乎道之和、内直而外曲的逍遥人生,力图让人们摆脱名利牵绊,对物欲横流、精神沦丧的病态提出了异议[6]。佛家提出了超越性的人生见解,提倡普渡众生、不作恶、奉善行,以出世的态度来超然处世,化解人世矛盾,保持心地清净。儒家的心理健康观注重人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和谐,道家则更关注人与自然适应过程中的和谐,佛家则从超越的高度,看到人的终极价值,提倡灵魂的升华。在西方近百年来随着西方的心理健康观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心理观也受到挑战,人们也看到了它们不承认个体主体性的缺点。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要求个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以个体与外界建立的良性关系为基础,牺牲个性换以关系的和谐。经过了近百年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冲击,到现代社会里逐渐形成了在人与自然分离、人与群体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以个体主体性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观,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个体的适应性。

心理健康观的时间性,不仅表现在过去与现代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活在同一年代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健康观的差异上。何心展的“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也发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的心理健康观在某些方面的有显著差异。

三、多元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多元文化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社会或区域中存在的单一文化而提出的,是指一个群体、社会或区域系统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文化特征的几种文化。多元文化里的文化是广泛意义的文化,指任何社会或群体的全部生活方式。多元文化和多极文化的差别在于多元文化有内聚性,它们不仅承认彼此的差异性,更重要的在于发现了彼此间的共性,即形式上多元,实质上是一体化。从多元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可以把多元文化划分为主导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和文化飞地等形态[8]。中国自古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从文化的历史相继性角度来看,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主导文化,而亚文化包括历代的儒家仕士文化、道家的隐士文化、佛家的弃世文化、楚骚愤世的忠士文化等。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的角度看,有汉文化为主导、各少数民族文化为亚文化的多元文化。从文化发展的阶层性看,因社会各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

文化背景的不同必然导致心理健康观的差异。19世纪末,现代精神医学之父Emil Kraepelin考虑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里,他的精神疾病分类是否正确而去印度尼西亚作研究,发现了一些西方文化里所没有的一些精神疾病,他们称之为“土著精神病”“民俗特异精神病”或者“与文化有关的特殊精神病”,从而发展了一个新学科《文化精神病学》。研究表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有显著差异,且常常将身体健康标准和品德行为标准代替心理健康标准[9]。西北师范大学蒋强等发现汉、回、藏、维大学生对“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人”的认识,在情绪、人际关系和性格方面较一致,而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此项研究中的被试是大学生,所以不能忽略教育的影响。

面临地球村世界来临,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结构的变更引发了文化冲突。2007年世界心理卫生联盟提出了以“变迁世界中的心理健康:文化和多样性的冲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当地原居民、新居民、留学生等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界定的时候也应考虑文化适应、文化冲击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跨文化精神病学》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些理论和思想提示我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各方面必须要考虑文化上的敏感、文化上的知识、文化上的体会(即文化上的同感)、文化上的指导。对不同亚文化群体的个体必须考虑他们文化上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景观。

四、心理健康观的文化普遍性

因文化的无限广泛性、复杂性,古今内外对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文化”这个概念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和强调了人类生活、心理、行为等个方面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通过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性,达到全人类心理、行为等诸方面的相通性的可能。各种文化背后的本质相通,所以各种文化在拥有诸多不同的同时,还有诸多相通相同之处。各文化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性和相通性是矛盾双方,也辩证统一。心理健康观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同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有文化相通性。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差异和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文化群体中个体间差异。

孔子和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都视中庸之道为美德,强调中庸之道的适度和因人而异[10]。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心理机能健全者有如下五个特征:对经验的开放性;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与他人和睦相处。与我国传统医学著作《内经》所提倡的心理整体观、和谐观大同小异[11]。

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健康观不仅存在差异,更有相通之处[12-14]。任何个体的心理解释都要应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入手。

(作者单位:1.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内蒙民族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

基金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MDYB15033)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的模式[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3]马驿.丑陋的日本人[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王庆其.中医心理健康观刍议[J].中医文献杂志,2006.03.

[5]金勇,郭力平.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J].心理科学,1998,21(5).

[6]王晓燕.庄子心理健康关对现代人的启迪[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2).

[7][9][12]何心展.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2).

[8]岱牟.多元文化概论[M].社会科学辑刊,1996.

[10]欧顺军.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比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12.

[11]张伯华.《内经》中的心理健康观[O].中医心理学在线.

[13]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态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

[14]夏文玲.中学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学生心理健康观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