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信帝国十年路

2016-12-12谭璐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宜信普惠财富

谭璐

对于宜信创始人、CEO唐宁来说,2015年12月1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宜信旗下的网贷平台“宜人贷”如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被视作“中国互联网金融概念第一股”。

10月下旬,唐宁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宜信发明了中国最早的网贷平台模式,叫做‘个人对个人,当时没有P2P的说法,欧美也没有相似模式,称得上是原汁原味的本土创新。”

经过10年的打磨,宜信旗下各品牌管理的资产规模已高达千亿人民币,其商业模式也已从起初的P2P网贷,延展到普惠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领域。唐宁向《21CBR》记者坦言:“P2P是一个工具,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工具,最终去满足客户什么需求。普惠金融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客户实打实的需求,财富管理也是客户实打实的需求,我们是以需求去构建业务的。”

唐宁浸淫华尔街数年,“宜人贷”开启上市融资之路,是这位资本运作老手建立庞大的金融服务体系的第一步棋。不经意间谈及的未来整体上市计划,更彰显了其打造科技金融集团的野心。

格莱珉的启示

宜信的创立,与唐宁过往的经历和人脉密切相关。

1997年,唐宁正在美国学习经济学,那年暑假,他前往孟加拉考察格莱珉银行如何从事小额信贷。第一天早晨起床后,他前往格莱珉的网点就问:“咱们的客户呢?”网点经理说:“没有现成的客户,咱们一块去找。”于是,他就和网点经理一起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去找客户。

唐宁说,这是当时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不敢想象的,不是客户主动上门,而是机构骑车去找客户,“最小贷、微贷、信用给普惠金融的受众带来巨大变化,这些打开了我的视野,普惠金融的很多逻辑,跟宜信倡导的‘弯下腰来、趴在地上、把手弄脏是一脉相承的”。

在美国毕业后,唐宁就职于投资银行DLJ,一半时间为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操盘上市并购,一半时间为金融机构发债,对于金融机构以及信用评级的操作了然于心。谈起以往在美国投行工作的经历,唐宁曾开玩笑说:“金融、科技的工作一半一半,现在回过头看,这不就是金融科技吗?”

2000年回国后,唐宁出任亚信科技战略投资和兼并收购总监一职。两年后,亚信软件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韩少云创办达内科技,从事IT职业培训,唐宁于2003年成为其天使投资人。

当时由于很多学生交不起昂贵的培训费,产生了“边培训边付款”或者“先培训后付款”的需求,彼时银行不做这样的生意,于是唐宁突发奇想,“个人对个人”的贷款方式横空出世,成为日后宜信模式的雏形。2014年,达内在美国上市,市值高达5亿美元,从投资到退出,唐宁获得超过千倍的回报。这则故事看似“时间是投资人朋友”的谚语在现实中的重现,为宜信财富业务埋下了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的基因,当然这是后话了。

2006年,唐宁在北京创立宜信,其后,获得凯鹏华盈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1年5月,完成3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十年磨一剑,目前在251 个城市(含香港)和93个农村地区建起一个巨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宜信的产品覆盖P2P全线领域,包括定位于城市白领的宜人贷、定位农村普惠金融的宜农贷以及带有消费金融特征的宜学贷、宜车贷、宜房贷等。

其中,依托宜信整体资源基础,成功登陆纽交所的宜人贷,上市一年来业绩大幅增长。业绩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宜人贷的净营收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净利润392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

两条主线

发端于P2P的宜信,却不甘心囿于此。

2016年5月,唐宁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中期目标是2020年“成为中国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旗舰”。专访中,唐宁向《21CBR》记者阐述了业务发展的两条清晰主线——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

关于普惠金融,唐宁认为,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农户、学生等群体对于小额信用资金的需求,本质是一个建立信用、获取资金的逻辑,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将提供支付、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比如,小微企业在eBay平台将“中国制造”输往国际市场,通常,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缺钱,需要融资,另一半时间则是现金充裕,资本闲置。“经济下行,企业更需要精打细算,融资要找到低成本渠道,有钱时要有理财机会,普惠金融受众的金融需求,不只是小额信贷。”唐宁说。

第三步,普惠金融同时要满足受众能力建设的需求,比如,格莱珉会教贫困农村妇女提升生活和生产技能。唐宁自信,宜信为小微商户和农户提供的能力建设服务,至少理念领先。

从商业模式上看,P2P不只是融资方需求在延展,供给方的需求也已不再满足于最初的投资理财模式。小白用户刚进入职场,无太多资产可供打理,但是,拥有一定资产的大众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高净值客户,他们的需求是资产配置,要基于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资产组合去管理自己的资产。

接受专访的前一天,唐宁在香港参加宜信财富“小黑卡”俱乐部的活动,小黑卡会员的门槛是在宜信有千万级的资产配置。第二天唐宁又赶到广州,在宜信财富管理论坛布道,抛出三大投资理念——全球投资、中长期投资、资产配置。

针对不同客群,宜信开展差异化服务:面向大众富裕阶层,用APP和智能投顾等运用先进金融科技方式,解决其“10万美元困境”的问题;对于高净值客户,为其匹配专有的理财规划师,进行跨地域国别和跨资产类别的资产配置,其中包括中长期另类投资,以母基金的方式获得长期复利回报。

2016年4月,宜信开发了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组合,定位于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其组合方式为:1000万中的20%配置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20%为资本市场投资母基金,20%为房地产投资母基金,10%为保险保障类产品,30%则是固定收益及现金类产品。

唐宁坦承,宜信的各项业务均有对标模式和对标企业,“普惠金融业务线,宜信普惠和平安普惠比肩,在中国的普惠金融、消费信贷、消费金融领域被称为双寡头;在财富管理方面,行业中有先行的上市公司,比如诺亚财富,今天的宜信财富在行业中同样处于引领地位。”

扩张信用场景

过去十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瞬息万变,预见风口并非易事。唐宁引述著名管理咨询学者拉姆.查兰的话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变是唯一的不变,一个模式的生命力、竞争力有一定时效性、周期性,每过五年,企业要重塑再造自己一次。”

纵观宜信的商业布局,唐宁下的无疑是一盘大棋。专访中,唐宁不止一次提到,宜信的业务围绕“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逻辑展开,早年,他在美国第一次参加考试时发现没有监考老师的经历,促使他反思“信用”的含义和作用。

2010年10月,唐宁成立北京宜信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民间征信领域。2013年个人征信牌照标准出台,他将公司注册资本提高到5000万元并积极申报,可惜,央行正式公布的8家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民营机构中,宜信不在其列。

唐宁告诉《21CBR》记者,“宜信在进行风控和客户画像生成的过程中,既有自身积累十年的宝贵数据,对于客户信用建立来说,这些违约、欺诈的数据最为宝贵。同时,也会利用其他网购、社交、银行卡、信用卡、电信通话等数据源。基于客户的授权,宜信在获取之后生成精准的客户画像,进行实时风控。”

2011年2月,唐宁成立了付安易达(北京)网络技术公司,业务涉及线下收单、移动支付及互联网支付至资金托管第三方支付长尾核心环节。

同年,宜信进军第三方财富管理领域,当年3月,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为大众富裕阶层提供全方位的理财规划与财富管理服务;2014年11月,好望角出入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向高净值人群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咨询服务,包括定制化的海外教育、投资、置业,以及跨境税收、法律服务等。

此外,唐宁布局了保险和融资租赁业务。2011年8月,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运营人身险、财产险、保险代理等业务;2012年11月,宜信惠琮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从事新能源、食品生产及大型农业机械等行业融资租赁业务。

而在唐宁看来,一切的布局均围绕他眼中的“P2P的两端”——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全方位需求构建业务。专访中他再三强调,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工具,最终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

强调场景,以实现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客户体验为目标的金融科技(Fintech),在宜信众多业务触角中格外显眼。

唐宁不讳言,科技正深刻地改变金融,他谈及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的新定义——“高盛现在是一家科技公司”,后者在2016年10月甚至推出了P2P网贷平台,也引述了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的说辞——“感受到来自硅谷竞争的威胁”。

“我觉得他(杰米.戴蒙)不是危言耸听。”唐宁认真地说。

2013年11月,宜信上线首款专业借款服务手机应用“宜人贷APP”,用户只需下载并提交申请资料,便可轻松拿到所需借款;2016年5月,宜信推出智能理财平台投米RA,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算法,机器人投顾声称,为理财者提供“全球化、多资产类别、个性化、低成本、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的资产组合。

Fintech对宜信的意义,已不只是技术层面的管理通道或业务平台,唐宁正迫不及待地站上风口,打算在全球范围内掠食这个可能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商机。

2016年2月,规模达60亿元(含30亿元人民币和5亿美元,双币种募集与管理)的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今年先后参与投资两家海外金融科技企业:

一家是全球最大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互联平台Tradeshift,其已将业务拓展至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月处理供应链交易额达数十亿美元;另外一家是美国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公司Circle,这是全球第一家获得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颁发数字货币许可证(Bit License)的公司,目标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帮助各国用户以其法币进行全球范围内免费的价值转移。

唐宁表示,他将不遗余力地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无论创新性的支付、P2P网贷、众筹,或是机器人投顾、智能保险、区块链、虚拟货币,都是宜信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创业十年,唐宁说,他变得更加年轻,他想得最多的话题是——宜信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猜你喜欢

宜信普惠财富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宜信财富宣布成立海外财富管理部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P2P网络借贷中债权转让模式的问题分析
新财富500富人榜
宜信携手清华MBA推出“金融创新大讲堂”